VIP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皇帝也是人,

圣如李世民,也有人之常情,他既想李唐社稷长久,更希望子孙能够优享尊荣,所以武怀玉跟李世民书信往来那么久,不断的给皇帝分析、劝谏,

可最终李世民还是舍不得采用怀玉的诸王封建边疆法,最后是采取了萧的分封制。

舍不得子弟们吃苦啊,特别是玄武门的阴影一直在,让他心中存有愧疚,就想弥补。

“怀玉心里是有点小怨气的,”李世民叹声,武怀玉劝谏不成,自己请换封到海外荒岛。

既然这般想,李世民肯定不同意他的换封,要是答应了,岂不是更愧对武怀玉,而且这也开了个不好的头。

做事得有始有终,不能朝令夕改。

要是武怀玉换封到了夷洲,以后拿这说事,再来要求把其它功臣或是诸王也这样换封,那不好办呀。

皇帝传口谕给长安太子,让监国太子处理此事。

具体怎么处理,皇帝没说,太子看着办。

长安。

接到圣谕的监国太子承乾,立马在朝会后留宰相们奏对。

“诸位相公怎么看?”

中书令温彦博先开口,“武青阳请以夷洲换江州,朝廷答应他好了,区区一个海外夷洲,武青阳看上了,就答应他,如此一来也是对这位勋臣的奖赏,另外也还可以借他之手,为朝廷开疆拓土,

我听说夷洲很大,跟珠崖洲相当,还是很有发展潜力的。武青阳之前不是一直请求封建,还主张封建边疆蛮荒,为国屏障吗,那现在就让他去夷洲,也算是按他的法子试一试了。”

大家都知道温彦博跟武怀玉政见向来不和,

今天这位温令公率先开口,这么支持武怀玉换封夷洲,大家可不觉得他是变了性子,反而都认定这是落井下石,

武怀玉或许是脑子抽了,提出这么离谱的请求,也许武青阳只是借机发发牢骚,可温彦博却是要借机真把江州收了,把怀玉封地换到夷洲去。

承乾本来想反驳,

但最近他天天读通鉴,尤其是从老师的史评中,还真学到了不少东西。

此时他便压住冲动,并不急着开口。

高士廉接话,“我觉得世封之制,乃是陛下钦定,刚颁诏不久,现在臣子说要换封,若朝廷真就答应,那此例一开,以后呢?

今天武怀玉要江州换夷洲,明天荆王说要荆州换洛州?后天汉王说梁州换凉州,大后天吴王说安州换广州,换不换?”

殿上八位宰相,

世封的也好几位,如房玄龄李靖高士廉张亮萧武士六人都有实封和世封,

而中书令温彦博和侍中魏征,虽一个虞国公一个巨鹿郡公,可两人都没有实封,自然也不在世封刺史之列。

温、魏两相,那是始终反对分封的,更反对功臣世封刺史。

至于其余六位有实封世封的宰相,李靖张亮武士心里是愿意世封的,李靖嘛是想未来安稳,张亮武士是出身低,真想要这个世封,这样子孙世代都是刺史。

高士廉是跟外甥长孙无忌一样,心里也反对世封,因为他们既是外戚,也是勋臣,本身也是豪门,这种顶级豪门并不愿意离开长安这样的政治中心。

你离开了就容易被边缘化。

这就好比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马虎不得。

房玄龄这人嘛,一切跟着皇帝走,自己什么想法不重要。

剩下也就是萧,那是分封制的带头人,虽然功臣世封刺史不是出自他手,但他也是表示支持的。

宰相们各怀心思,各自发表意见,

最后居然除了温彦博和李靖表示朝廷当支持武怀玉的换封请求外,其余六个宰相都觉得不能同意换封这事。

主要原因还是不能朝令夕改,

这诏封世袭刺史是皇帝定的,太子监国更不能改父亲的诏令啊。

承乾有些好奇的看着李靖,

温彦博支持换封,那是憋着坏,但李靖为何,他是怀玉的老师啊,江州一万七千多户人口,何况又守着长江赣江两重要水道商路,卫国公为何要同意换去海外荒岛夷洲?

承乾好奇,但他没问。

“殿下。”

李靖倒是站了出来,

“既然诸公都认为换封不妥,那可以驳回武青阳的这请求。不过,”

承乾笑道,“卫公请说。”

“臣以为,武青阳既然有意开拓流求,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可以给他一道旨意,许他在能力之内,经略流求,便宜行事,

但朝廷不会拨给他一兵一卒,也不会给一条船,一石粮。

让他自己看着办。”

没有舰队,没有万人大军,甚至没有钱粮器械后勤支持。

你武怀玉看上夷洲你自己上,

若真能击败岛夷,占领土地,到时置州设县,那也是朝廷的地盘,不过好处肯定也要给的,

比如可以颁给武怀玉开拓令,

他们占领开拓的土地,可以确权给契,甚至税赋上可以给予足够的优惠,再比如捕捉到的岛夷,可以变卖为奴,在岛上发现的矿产资源,有优先开采权等等。

还可以给予初期的税赋减免特权,

总之,好处是要给的,但这些好处,仅限政策上的一些优惠,不会有真金白银的东西。

这个流求岛,可以划到岭南道内,这样武怀玉经略起来也就更名正言顺了。

虽然,流求岛是在江南东道的福、漳、泉三州海岸东面,仅相距几百里,离岭南更远些,但这都不重要。

李靖的话刚落,

还没等其它宰相们发声,承乾已经立即笑道,“很好,就按右仆射说的办吧,武公有此热诚,朝廷也得表示支持。”

太子已经开了口,

宰相们倒也没人再跳出来反对,本来也不算什么大事。

甚至如温彦博还在想,若是武怀玉真要大动干戈,跟东吴、前朝一样调动万人舰队跨海远征,那时还可以弹劾武怀玉,

要是他再失点利,伤亡些兵马,就更有理由攻击了。

“温相,就由中书立即下文,政事堂上议过后,呈给孤朱批,然后抓紧送去岭南吧。”

议事结束,

承乾离开,心头还挺高兴。

其实他心里也不愿意老师换封到夷洲去,江州怎么也比海外好啊。老师定是因为陛下的分封制而心里有些疙瘩,但真换封就划不来了。

他觉得老师反对陛下的分封策,还是为他着想,那些皇叔皇弟们,甚至功勋元老们,一个个分封到中原腹心要地,占据这些紧要州府,将来无疑是对他的一种威胁。

老师还是非常关心他,为他着想的。

可惜父皇现在一意孤行,非要这般他也无可奈何啊。

不仅诸位皇叔皇弟们出镇都督,甚至李泰还破例不出京之国呢。

魏王、相州都督、刺史,使持节都督相魏七州,现在还加雍州牧兼左武侯大将军,

相比起不之国的相州都督、刺史,他其实更忌惮的是雍州牧和左武侯大将军,皇帝是要让李泰实任雍州牧,主持京畿事务,而不只是遥领。

那个左武侯大将军也很重要,那是掌握京师治安警卫的。

自己得派个亲信去趟岭南当面传个话,老师不要再总想着什么海外夷洲荒岛了,还是帮自己想想如何对付自己的胖弟弟吧。

回到崇教殿,承乾马上就召来李义府,跟他当面交待一番,让他安排人去趟广州。

等李义府走后,承乾拿起通鉴阅读,可今天却看不进去了。

放下书,脑子里却突然闪过那个可爱少女,

也许自己应当去见下武二娘,这个少女或许能够给自己一些有用的意见,跟她接触越多,对她也越发赞赏,甚至是信任了。

在她身上,承乾甚至能看到几分老师武青阳的影子。

VIP小说推荐阅读:公牛传人长生界这个县令有点良心,但不多!重生窈窕庶女捡到一本三国志英雄恨之帝王雄心贞观俗人邪王追妻,废材小姐战天下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太子收手吧!留点敌国给老爹打打大唐第一少毒妃在上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一天一袋大米,灾年收留千万美人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重生国民千金重生之鉴宝大师拿着AK47,参加夺门之变冥帝臣服,逆天狂妃天唐锦绣我的三国有点猛诸天之从国漫开始在漫威当超级英雄的那些年世城战国之军师崛起崇祯十六年重生于康熙末年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孕妇也穿越:误撞轩王心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嬴政偷听心声:我的大秦有亿点强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国破山河在大明日不落抗战:我原始股开局,老总震惊!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我有枪炮满库,女帝跪求招夫无敌天下三国:我是帝师王越之子三国大教皇红楼:贾琮崛起开局官府送老婆,我娘子竟是女帝马超重生大宋朝我要做门阀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重生之老子是皇帝三国之大汉再起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万历小捕快修罗武神
VIP小说搜藏榜:阿斗权倾天下:我被皇帝偷听心声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史上最强太子爷天皇大帝之老婆是武瞾水浒:狗官,你还说你不会武功?体验人生角色之系统:放开一点庶门医香,邪医世子妃隋唐君子演义落榜当天,娶了个首富千金小娇妻三国最强短命鬼大唐广播站2我在大唐种土豆重生:回到1937大唐放歌盛宠“病弱”妃大唐好先生精灵:开局捡到重生伊布崇祯太子寒门书生,开局忽悠个便宜小娇妻光武风云之双鱼玉佩血药世家震惊!大婚当日,你给我送个孩子?超神特种兵王我在古代皇宫混大唐小闲王或许是美好世界1895淘金国度试练东汉后手星河霸主穿越古代当东家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乱世边城一小兵世子好凶后汉英雄志护国骁骑汉末豪杰这太子妃不当也罢寒门科举小懒娃都市之超品战神纨绔小妖后我代阿斗立蜀汉不灭阳帝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刚穿越,就在敌国公主床上汉末之王道天下战国之平手物语血雨腥风逆天行从原始部落到清末
VIP小说最新小说: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原始时代的崛起之路千年一瞬白发如月汉阙惊澜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从死囚到统帅大楚风云传悍卒!从壮丁开始逐鹿中原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中年废材的一百零八条穿越人生路科举:染布郎之子的状元之路这个逍遥侯明明超强却过分咸鱼大明熥仔古今倒卖爆赚万亿,缔造黄金帝国汉末许褚:开局坐断东南风起荆南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三国:我截胡刘备成大哥大秦:九皇子生崽成瘾,赵姬乐了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这些列强,欺朕太甚长安新火穿越大明,让大明屹立山巅无限兵源:古代战场的绝对掌控者历史奇人传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一品悍臣轮回井:渣男劫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三国之青龙镇世未知天命身陷天牢:我的弟弟们是千古一帝再续蜀汉的浪漫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乱匪开局,看我如何倒反天罡!沈少卿探案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