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也是知道铺子中香皂的价格的。
一听柳柊的报价,立刻就掏钱将所有的香皂买了下来。
省下的三分之一,可就归他了啊。
柳柊将钱袋装好,钻进人群中,很快便失去了踪影。
不过现在他刚开始做生意,还没有引起人注意,现在还是比较安全的。
回到家中,柳柊将钱袋里面的钱倒出来,足足有二十多两。
这足够柳柊好几个月的生活了,还是能每天吃肉那种奢侈生活。
要知道,柳母活着的时候,手头中也没有这么多钱。
柳柊十分开心,决定奖励自己。
他洗掉脸上妆容,换了一身衣服,去外面寻找吃食了。
酒楼还是不要进去了,里面的菜都太贵了。
柳柊进入一家小食铺。
小食铺不大,里面只有四张桌子。
如今不是饭点,小食铺中只有老板夫妻,没有其他人。
两夫妻大约三十多岁的年纪,他们跟柳柊也算认识。
柳母没有生病的时候,偶尔会带柳柊来小食铺吃一顿,补充一下油水。
“阿柊,是你啊?”张婶子看到柳柊,眼中闪过一道怜惜,“今天的饭免费,想吃什么尽管说。”
他们知道柳母去世了的消息,想到小小少年自此后一个人养活自己,就不由叹气。
只不过,这样的事情太多了。
还有好些孩子在没有父母后沦为乞丐呢。
柳柊这样有房子又活计的已经很好了。
柳柊忙道:“不用,我有钱,今天我赚了钱。”
柳柊拒绝了张婶子的免费,坚持给钱。
柳柊:“给我一碟素酿豆腐,一碗蒸蛋和一碗米饭吧。”
虽然很想吃肉,但柳母刚过世不久,他得守孝,是要吃素的。
张老实立刻去厨房忙活,不久,张婶子端出饭菜。
不给柳柊免费,张婶子便多送了柳柊一份菜。
是腌制的小菜,不值几个钱,柳柊便收下了。
柳柊拿起筷子,慢条斯理地吃着食物。
三个男人走进了小食铺。
张婶子连忙上前招呼三人。
三人叫了几个肉菜,又叫了一壶酒。
一边喝酒吃肉,一边聊天。
小食铺很小,他们的谈话声音又不小,柳柊很清楚地听到他们的谈话内容。
话中某个熟悉的姓氏让柳柊拿着筷子的手顿了顿。
路人甲:“城东那个陈家你们知道吧?”
路人乙:“知道啊,咱们A城最富有的人家之一,掌控了南北货运行。怎么,他们家又有事情发生了?”
路人甲:“对啊,前两天,有人带着孩子找上陈家,说孩子是陈家货真价实的少爷,要陈家必须收留。”
路人丙:“呵呵,就陈夫人那性子,会收留才怪。他一年前才将陈老爷的外室和外室子赶出家门,现在又怎么可能收留另一个孩子呢?”
路人乙:“这陈老爷怎么有那么多外室子啊?”
路人丙:“家有悍妇嘛!那陈老爷年轻的时候就是一个风流的浪子,结果娶了陈夫人这么个悍妇。陈夫人不准陈老爷纳妾,陈老爷只能在外面找女人了。这不就在外面留下血脉了吗?”
路人甲:“那陈夫人真的太过分了。外面的女人生下了陈老爷的孩子,她也不让人家进门,跟不准孩子记入族谱。陈老爷一死。她就将那外室和外室子赶出陈家。唉,一个女人带着一个孩子,要如何活哦。”
另外两人闻言也摇头叹息,可怜路人甲口中的母子。
柳柊继续吃菜。
他一点儿也不需要同情。
只是,那陈夫人,他迟早有一天会给其一个教训的。
有着前世的记忆,柳柊能够理解陈夫人。
但没有办法,谁叫他就是那个外室子呢?
而他这一世的亲娘的死跟陈夫人有着关系。
路人乙问:“那找上门的女人和孩子,只怕下场不比之前那一对母子好吧?”
路人甲摇头“这对母子的运气好,他们遇到了回乡的陈家二老爷。”
路人丙:“诶?陈家二老爷回乡了?这算是荣归故里衣锦还乡?”
路人乙:“陈家二老爷是什么人啊?”
路人丙:“陈家二老爷是陈家的庶子,跟陈老爷的关系虽然不好,但也算将就。坏就坏在陈老爷娶了陈夫人。陈夫人十分瞧不起庶子,对陈二老爷各种为难。陈二老爷一气之下离开陈家,去了外地发展。后来传来消息,陈二老爷去了京城,并且认识了贵人,谋得了官位。据说,陈二老爷是老佛爷的人。”
路人乙抽了口气:“那这位陈二老爷可了不得了。那陈夫人不会后悔死了吧?”
路人甲:“肯定的,要知道陈二老爷如今的权势,只要一句话,不说陈夫人,就是陈夫人依靠的娘家也要倒霉。”
路人丙:“陈夫人这些人一直往京中送礼物,想要缓和跟陈二老爷的关系。”
路人甲嗤笑:“关系别想缓和了,陈二老爷没有开口代陈老爷休了陈夫人就不错了。也是那对母子运气好,被赶出来的时候正好陈二老爷回陈家。陈二老爷十分生气,找了陈家的族人,强硬地将那对母子的名字添到了族谱上,并且让陈夫人分了部分财产给那对母子。陈夫人气得都病了。”
路人甲:“陈二老爷让人寻找的当初被赶出陈家的那对母子,不知道能不能找到。”
柳柊放下筷子,掏出钱放到桌子上,跟张婶子说了一声便离开了小食铺。
他回到家中,将柳母的名字和生辰八字写在纸上,装进信封。
他找到一个乞丐,给了乞丐前,让乞丐将信送到陈二老爷的住处。
柳柊看到信送进陈二老爷的住处,转身离开了。
柳母一心想要上陈家的族谱,这下子应该能够了吧?!
只是,他可没有回陈家的打算。
回了陈家,只要陈二老爷回京,陈夫人便能够以嫡母的名义为难他。
他在信中说明了自己的顾虑,并且说明他现在的生活还不错,不需要陈家的家产。
陈二老爷看过信,轻笑:“倒是一个聪明又有志气的孩子。如此,就照他说的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