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宝勇哈哈笑道:“这几天我请不少人喝了这酒,就你们两个能喝出来这是45度二锅头。其他人一看这包装就觉得不凡,都以为是新酒。”
顾富强笑着插话:“这就叫人靠衣装,酒靠包装。换层皮立马就不一样了。”
铁保卫皱着眉头:“新瓶装老酒?这不是骗人吗?”
刘宝勇急忙解释:“是这么回事。红星酒厂想在我们厂订购一批机械但是没钱,就商量能不能用酒来抵债。
我当时想厂里每年接待用酒也不少,能帮兄弟单位一把还能减少接待支出,倒不是不行。开了个会大家却说档次有点低,一般接待还行,来了领导首长再用这个接待不合适。后来向北给我出了个主意,重新调试一批新酒,把度数稍微调高或者调低,换个包装提高档次,也就是这个。”
刘宝勇指了指桌上的酒盒笑着说道:“包装什么都是向北在他办公室随手帮我画的,现在桌上这两瓶是红星厂给我们的样品,给了一千瓶。只是红星厂那边的新酒还没调试出来,暂时就装了老酒。等过段时间新酒出来了,再请大家品尝。”
听完刘宝勇解释,铁保卫和梅长宁点点头,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
“那这个专供的意思就是新酒只给你们机械厂提供?”
梅长宁若有所思问道。
刘宝勇坦然点头:“就是这意思,特供我们也不敢用,只能用专供。”
梅长宁道:“放在以前不行,现在都改开了,放心大胆的用,你们自己喝而已没有挑毛病。就这包装,我估计价格翻一倍都有人抢着买。”
刘宝勇摇头:“红星二锅头一瓶六块钱,翻一倍就是十二块。卖是不可能卖的,我们用来作为接待酒,档次也算高的了。”
众人齐笑,郭向北给大家都倒上酒,“菜都凉了,咱们还是一边吃一边聊。”
在座的就没有量小的,两瓶酒没半个小时就喝完了,刘宝勇让食堂主任再拿两瓶来,铁保卫摆手说不能多喝,晚上还有工作,这才作罢。
散场的时候,梅长宁开口要了两瓶说是回去哄哄人,刘宝勇干脆给他和铁保卫一人搬了一箱。
众人谁也没想到,就因为这两箱酒,红星酒厂电话差点被打爆了,全是各机关单位下订单要买金盖专供的。
以至于红星酒厂最后不得不求到上级领导跟前,想和机械厂协商使用专供包装,为此不惜以成本价格提供一批新酒......
。。。。。。。。。。
“大海叔来了。”
回到家郭向北看到赵大海有些拘谨的坐在客厅,李卫红正陪着他说话。
“向北,我来麻烦你了,能不能帮我买个火车票?”
“明天就是除夕了,大海叔你就是现在走等回去都过完年了。好不容易来一趟,我都没好好陪你出去逛逛,要不等过完年再回去?”
赵大海对郭向北母子一直都很照顾,好不容易来一趟四九城,郭向北确实不想他这么早就回去,真心挽留。
“不了不了,村里家里一大堆事等着呢,看着你大姥爷手术也做了,我也就放心了。你们的心意我知道,等翻过年有空我再来就行。”
郭向北见他执意要走,再想明天就是除夕夜,赵大海既然想回去,那就尽量让他在家过个除夕。
想了想道:“我先打个电话问问。”
他直接给刘宝勇打了过去,将情况一说,刘宝勇没有推辞,电话都没挂,拿起另一部电话开始询问。
“今天晚上十点有架飞甘省送物资的,正好要在延河市降落。就在你上次去的那个机场,你自己送过去。”
“行,我知道了,谢谢你刘叔。”
郭向北感觉刘宝勇的影响力是越来越大了,直接让军方一架运输机改变任务航线,这可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大海叔,今天晚上十点我送你坐飞机走,直接在延河市机场降落,明天早上就能到。到时候你坐班车回县里,赶晚上到村里应该没问题。”
郭向北这一说,直接把赵大海给震惊的瞪大眼睛:
“坐飞机?”
“对,坐飞机回去。”
郭向北笑着让李卫红去准备些东西,一会给赵大海带上。
“向北,要不我还是坐火车吧?坐飞机我感觉不踏实,万一我从飞机上掉下来可咋办?”
郭向北哭笑不得,给他科普了一遍飞机的安全性,并且强调是部队里的飞机,安全性非常高后,赵大海才忐忑的答应下来。
这年代的出门坐汽车,坐火车都是了不得的经历,回到村里能吹半年。
至于坐飞机,想都不敢想!
很快李卫红收拾了一大堆东西,老宅子那边赵冬梅同样也准备了一大堆,郭向北大手一挥直接全部装车上。
赵大海现在还处于即将坐飞机的忐忑和激动中,不停的问东问西,眼神却越来越明亮。
“向北,我这两天在附近转了转,发现好多公家单位的家具还不如咱们村的,你说咱们村的家具能不能卖到四九城来?”
郭向北震惊于赵大海的雄心壮志,如果放在后世,这不是没有可能。
可现在这个年代,从千里之外运送家具来四九城,不说费用成本,光是各种检查手续都能让人头皮发麻。
“大海叔,这个基本上不可能,不提其他,就一条,你怎么把家具从咱们村运到四九城来?”
这个年代全国运输紧张,无论是汽车还是火车皮,就连拖拉机都是抢手运输工具。
同样,这个年代也是跑运输的最好年代,只要你有一辆拖拉机,就是租给企业每年躺着都能赚大钱。
自己跑运输三个月到半年赚一辆拖拉机并不是神话。很多后来的当地首富起家都是从跑运输开始。
赵家村目前看来发展不错,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郭向北作为后来者不得不提前帮衬一把。
“大海叔,你回去找人算一下,如果把咱们村到县城的路修成柏油路大概需要多少钱。”
正沉浸在遗憾之中的赵大海猛然听到郭向北这话,不由感到疑惑 :“去年县里组织已经修过一次了,土路铺成了石子路,现在好走多了。干嘛还要修柏油马路浪费那钱?”
“这个你不用管,钱的事情我来解决,我想给赵家村再找一条出路。”
赵大海愣神,他这次来四九城才发现曾经的少年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出门车接车送,比地主老财家还要大的院子,家里竟然还有专门伺候的保姆和厨子。
他悄悄和赵冬梅打问郭向北工作情况,被赵冬梅拉到一边反复强调向北工作特殊,不要瞎打听,回去也不能和村里人说,就说普通工人就成......
他好歹也是个村干部,稍一咂摸就品出味来。
向北这小子,化龙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