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时孙山好想把三个富商抓起来打板子,但这非常不现实。
毕竟还是流言蜚语,如果真的打板子,就坐实真相,更给全沅陆的百姓提供八卦的机会。
对于这种子虚乌有,无中生有的流言,最好的法子就是漠视。
随着时间的流逝,所有谣言不攻自破,百姓也忘记当初传过的谣。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不给点教训,三个富商是不知道轻重。
狠狠地罚钱,把他们罚得肉疼,才不敢在后面做幺蛾子。
呵呵,县衙的库房有无名人士捐赠的300两非常不错。这次征役的活动经费就有着落,不用从库房里再支出了。
这么一想,孙山的气也消了不少。
哎,他可怜的云姐儿。
哎,他可怜的大闺女。
人在老家坐,锅从天上来来。幸好没有在沅陆,要不然能气得少吃两碗饭呢。
日子一天一天过,孙山在衙门忙忙碌碌,最后发现全忙碌的都是琐事。
他为人冷淡,不喜欢与当地的商家,乡绅走在一起,所以应酬不能说少,完全可以说几乎没有。
除非重大的节日,孙山一般都不会跟他们站在一起。
和同僚王县丞,吴主薄相处得不咸不淡,你忙你的,我忙我的,如果遇到利益纠纷,一切照旧,按照规矩来办事。
当然违法勾当之事,绝对不退让。
孙山正在悠哉游哉地写着公文,孙定南从“稻谷试验田”跑了回来。
孙山抬头一看,这大热天的,跑得满头大汗,挺辛苦的。
农民最爱也最恨是夏天,太阳晒得眼睛无法直视,晒得皮肤油光铮亮,晒得嘴巴叠叠发苦。
但活不会因为暴晒而停止,一切都是为了求得丰盛的秋收,甚至还求而不得。
孙山问道:“什么事?跑得那么着急?”
孙大力护送学子到辰州府参加院试还未归来,孙定南便临时调往试验田看管。
这个时候一般都在郊区,跑得那么着急,说不定还真有事。
孙定南喘了一口气,连续喝了三碗水才解暑,笑着说:“外面实在太晒了,便走得急。越是走得急,越是出汗。”
孙山倒是乐了,笑着说:“大夏天的,就是热。等熬过这段日子,就好不少。”
其实也不会好多少,夏天过后,短暂的秋天,之后就下雪,然后冻成狗。
沅陆四季分明也不是好事,热得热死,冷的冷死,实在难受。
孙定南跑回来,的确有事,歇息了一会儿。
笑着说:“老爷,今日我们准备给试验田施肥,附近的村民看到我们后,特意跑过来,问我们施的是什么肥料?”
孙定南也不知道“试验”两个字什么意思。
后来孙山直接说“考试测验”。
一个人是否有用,得经过考试测验,鸟粪有没有用,同样需要考试测验。
所以他们规划出以大片地,特意用谷子来对鸟粪考试测验。
如果谷子增产,那么这些鸟粪就有用,反之则没用。
孙山说过,验证一个事物,必须通过严格的试验。
孙山心里摇了摇头,他们施肥那么多次,沅陆的百姓只是好奇,并没有出来拦人追问,实在让人失望。
等啊等啊,终于等到百姓主动来问了,虽迟但到,也能接受。
水稻有四个重要的施肥时期,分别是: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
其中基肥占水稻总施肥量的70%-80%,是整个施肥过程的重中之重。
水稻的肥力够不够,主要看基肥施的力度够不够。
基肥一定要施足,否则易造成苗弱,不利于水稻后期生长发育,一定要深施有机肥,这样可以有效保存肥力。
分蘖肥是指插秧一周后开始施用分蘖肥。
这个施肥过程建议少量多次,避免施肥过多,造成分分蘖数量过多,成为无效分蘖,影响产量。
穗肥是指水稻开始灌浆的阶段,穗子刚抽出来进行施肥。
穗肥得跟着稻穗发育的步伐走,‘倒四叶期’是黄金时段。穗肥对水稻的产量很重要,因为有效穗数越多,产量越高。
粒肥是指在稻穗完全抽出后进行,其目的是促使水稻籽粒更加饱满,减少秕谷的发生。
这也是水稻最后一个关键环节,水稻能不能大丰收,除了种子,灌溉等原因外,施肥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施肥四种施肥方法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根据水稻的生长情况灵活地调整,有效而又适宜地进行施肥才是根本。
目前“水稻试验田”正处于最后一个环节,进行粒肥。
而沅陆的百姓在最后一个环节才发现肥料的有效性,实在令人失望。
孙山问道:“百姓怎么拦着你?他们问了什么?”
孙定南笑着说:“今日我们把鸟粪拉了出来,想着等日头没那么晒,下午或者傍晚才施肥,隔壁的乡亲看到我们拉麻袋,急匆匆地跑过来,问我们这些是什么?还指出我们的谷子,不仅长得多,还饱满。连连追问我们倒是怎么做到的?”
孙山选试验田,特意选在显眼的地方,别人一眼就看到的那种。
他们的耕作也曝光在日头下,只要有心人,肯定发现他们的试验田。
事实的确有不少有心人,只不过他们只顾着八卦这片试验田做什么试验,完全没有观察过怎么耕种,怎么施肥。
孙定南等啊等,等到心都碎了,也没有百姓过来追问。
孙定南倒是想跑过去告诉百姓,让他们睁大双眼,看看他们施了鸟粪的水田,比他们普通耕作的水田优秀太多了。
但孙山说这些事不能刻意说出去,要让百姓自个发现才行。
孙定南也明白没有事实摆在跟前,说破天也不信。
等他们看到试验田里的稻谷不一样,保准过来问。
果然,试验田里的稻穗一串一串地垂下来,不仅压弯了稻干,还粒粒饱满肉厚。
就算是瞎子,也能感受到试验田的稻谷在周围的稻田里显得格格不入。
而百姓也终于从八卦中清醒过来,追问他们是如何耕作的。
人以食为天,粮食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