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历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夜,就在武廿无在心里痛骂官僚无能的时候。此时位于庐州城东的庐州港国际集装箱码头上,陈小花和陈小强的爸爸,陈伟刚下工,夜晚的冷风如利刃般刺骨,无情地吹过码头。
陈伟的身材瘦弱,他紧紧地裹着那件破旧的工作服,试图抵御寒冷的侵袭。然而,冷风却无孔不入,透过衣服的缝隙,直钻他的身体,让他冷得瑟瑟发抖。
他的脸色苍白如纸,嘴唇也失去了血色,双手不停地颤抖着。为了保暖,他把双手缩进袖子里,可那股寒意却依旧无法驱散。他的步伐变得沉重而缓慢,仿佛每走一步都需要用尽全身的力气。
在这寒冷的夜晚,码头显得格外冷清。昏暗的灯光下,只有陈伟孤独的身影,他默默地走着,这港口通过南淝河连接巢湖,再通过裕溪河入长江。所以即使到了十一点,还能透过夜幕,看到远方水面上一座座像是小山那么高的集装箱货船,拉着汽笛,缓缓的靠过来。
陈伟推着破旧的自行车,自行车的横梁上挂着一串铝制饭盒。走在那刚刚被重型卡车碾碎的地面上,就会发出“叮叮当当”的一阵乱响。
”这就是穷得叮当响的意思吧。自己媳妇要给人当奶妈,自己还要每天在码头上当苦力。这日子也真是没谁了。”陈伟想到这里,不禁加快了脚步,推着车子紧走几步,然后一个箭步翻身上车。他的动作有些笨拙,车身摇晃了几下,但他还是稳住了。
夜晚的庐州港国际集装箱码头,虽然冷清,但周围的繁花却在寒风中顽强地绽放着。五彩斑斓的花朵在黑暗中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仿佛是在为陈伟的生活增添一丝色彩。
陈伟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在这寒冷的夜晚,向着家的方向前进。他的身影在这灯火通明的街道上显得格外孤单。
这里既是末世前的繁华大道,又是末世后的税务警察和水上警察总部的所在,更是各地商会云集的地方。它和滁州的灯火通明人力车穿梭不同,这里最不缺的就是高级汽车。
不过末世后的庐州有一点好,那就是全城wiFi免费,只要你有一部手机就能上网,现在陈伟耳朵里就塞着一副已经发黄的耳机,听着“赵哥聊政经”这档栏目,他知道赵哥说的很多话都是胡扯,但是听着就是开心。
现在赵哥正在解释,武廿无为什么出兵身毒国,耳机里传来的赵哥那搞笑的天津方言,“我说兄弟们,在说督帅出征的事儿之前,先把一波正能量打在公屏上。”
陈伟的自行车越蹬越快,呼啸的冷风吹拂着他杂乱的头发,这时耳机里的赵哥笑道:“这是一盘大棋,咱们末世初期时候有钱人大量用金砖儿啊,金条金叶子嘛的想要换粮食的事儿还记得吗?那时候金子不都贬值到狗都不要。所以咱们庐州票过去一开始还类似于粮票呢。上面写着五十斤,一百斤,凭票等额兑换。现在是不用写了,为嘛呢?还不是督帅帮咱们抢回来的东西多了吗?”
陈伟哈气成雾时,雾气在耳机线上凝结成冰晶,赵哥的声音,还在喋喋不休的在他已经被冻得生疼的耳蜗里回荡着,“猎巫嘛的,有那么重要吗?目的是粮食,没督帅出去抢,你能五分钱就能给自己家小孩买根烤肠吗?你能两块钱一打啤酒吗?世界就那么简单就是抢!”
最终他在看到邱家大院轮廓的时候,轻轻在车闸上一捏,只听“吱”的一声过后,车轮在结霜的柏油路面上打滑,陈伟本能地向右歪斜车把,车架与地面擦出尖锐的金属摩擦声。前轮突然打横空转时,他双腿同时发力——钉鞋的橡胶鞋底在光滑路面犁出两道弧形划痕,冰晶碎屑四溅如银色烟花。随着车身剧烈抖动,铝制饭盒发出连串清脆锣响,恰似京剧武场的急鼓。
他右腿趁势插进辐条间隙,拇指粗的钢丝绞得牛仔裤绽出新月形裂缝。自行车在离院墙三米处戛然而止,后胎内胎与钢圈的摩擦声还在持续回荡。陈伟站在原地喘息,右膝洇出的暗红色在路灯下缓慢蔓延,就像冰面上悄然扩散的血晕。
邱家大院的白墙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墙根处的冬青正簌簌抖落冰碴。陈伟解开缠在车把上的旧秋裤,把内衬磨破的毛线手套塞进夹克口袋。铝制饭盒的撞铃声再度响起时,远处巡逻的治安摩托正朝这边打光——摩托手头盔上的贴纸在冷风中猎猎作响,那是水警们新换的徽章:麦穗环绕的铁锚图案。
陈伟的手指刚触到邱家朱漆大门的铜环,门内突然传来瓷勺刮瓷碗的刺耳声响。他本能地缩回手,耳尖贴着门缝,李管家那公鸭嗓混着甜腻的奶油香飘出来:“哎哟,这还剩下这么多,老爷还真是浪费——”
随即传来一阵淅淅索索的声音,以及不知谁撞到了门,发出“砰砰砰”的一阵撞击。
“李叔快停下吧,”另一个尖细的女声截断话头,“明天不够老爷和小少爷吃的,又该骂人了,”
铁门“咔嗒”一声裂开条缝,暖黄灯光裹着肉桂香气涌出来。刘桂花的蟒蛇纹丝袜先挤出门缝,高跟凉鞋的水钻鞋跟磕在青石板上,发出细碎的脆响。她的卷发上别着邱家太太赏的珍珠发卡,胭脂涂得过重,在路灯下泛着不太自然的艳红,活像被冻僵的假花。
“桂花姐,可以的话喝点鲫鱼汤。”门内传来李管家的叮嘱,“省得小少爷不够吃——”
“知道了知道了。”刘桂花扯了扯低胸旗袍的领口,人造珍珠项链在锁骨处硌出红印。她转身时,陈伟看见她后颈沾着半片燕窝残渣,像块褪不掉的耻辱斑。
四目相对的瞬间,陈伟的喉结狠狠滚动了一下。妻子腕上戴着邱家太太送的镀金钥匙手链,在路灯下晃得他眼花。他盯着她被奶水浸得发白的指腹,声音比夜风更轻:“那个老头子……又不老实了?”
刘桂花的笑容僵在脸上,指甲无意识地绞紧铝制饭盒提手:“说什么呢你,赶紧走。”她往巷口扫了眼,治安摩托的蓝光已转过街角,“再晚水警该查暂住证了。”
自行车碾过结冰的落叶时,陈伟听见饭盒里的剩菜晃荡声——那是邱家厨房倒给下人的奶油浓汤,表面结着奶皮。刘桂花的头靠在他后背,蟒蛇纹丝袜蹭过他磨破的裤管:“明天早点接我,省得我在门房跟老李那瘪三废话。”
“今天人手不足,所以晚了点,”陈伟避开结霜的坑洼,车链发出锈蚀的呻吟,“不过我一路猛赶,谁知道还是.... ”
刘桂花看了看自己男人那副局促不安的样子,娇嗔了一句“德行”,就坐在那破秋裤包裹的后衣架上才催促道,“行了,回家吧。”
陈伟“哎”了一声,把一个耳机塞到刘桂花耳朵里,然后用力一蹬就飞驰了起来。这时的赵哥,已经开始深度分析国际局势了——“其实,这国际局势就和初中班集体似的。咱们督帅就是老班,目的就是管住那些调皮捣蛋的小孩..... ”
没过多久他们的家就到了,这里不是大型企业员工的筒子楼,而是一大片棚户区,这里的铁皮屋顶在月光下泛着冷光,陈伟夫妇刚到自己那个用彩钢瓦和废旧的红砖搭建的小阁楼门口时,就听到陈小花的争吵声穿透夜色:“小强你别晃桌子!没看见妹妹算不出题吗?”
刘桂花推开破门,煤油灯的昏黄里,陈小强正把算术本往妹妹头陈小小头上敲:“3乘7都算错,你是猪脑子吗?”
“哇——”五岁的陈小小突然大哭,铅笔在算术本上划出歪斜的折线,“哥哥说我是猪!”她鼻尖挂着清涕,袖口还沾着白天帮妈妈洗泵奶器时蹭的奶渍。
刘桂花赶忙蹲下身,人造珍珠项链磕在桌沿:“小小不哭,妈教你——”
就在家里刚刘桂花哄得安生下来时,还在上小学的陈小朵拿出一张卷子,直接怼在陈伟的鼻子上,有气无力的说:“爸爸教我这个题。”
陈伟接过卷子一看是个填空题就有点生气,心说:“你这孩子,一个破填空题都不会?”可是拿起来卷子一看就傻了眼,只见题目这样写着: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它的长是4厘米, 如果把它全部切成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最多能切出多少个? 把这些小正方形排成一条直线,连起来的长度是多少厘米?
陈伟盯着算术题,煤油灯的火苗在他眼镜片上跳着昏黄的舞。铅笔尖在“10÷1=10”的算式上戳出小坑,铝制饭盒的余温还在掌心发烫。他舔了舔干裂的嘴唇,声音带着码头咸涩的风:“十个小正方形,连起来就是十米——不对,十厘米。”
“爸,你错了。”陈小花的作业本边缘卷着毛边,她用冻红的手指划过长方形的图示,“长是4厘米,宽呢?宽得用面积除以长,10除以4是2.5厘米,根本切不出完整的3行!”煤油灯突然爆了个灯花,火星溅在她补丁摞补丁的袖口上,她却浑然不觉,“每行只能切4个,能切2行,总共8个!”
陈伟的后颈猛地绷直,铅笔在纸上划出歪斜的线。他想起白天在码头搬的集装箱,长宽高都得按整数码放,稍有差错就会砸坏货物。可数学题里的长方形怎么会有小数宽呢?“可面积是10啊,”他喉咙发紧,像被邱家厨房的油烟呛到,“1厘米的小正方形,不就是1平方厘米一个吗?”
陈小强突然从被窝里探出脑袋,手电筒的光在天花板晃出晃动的光斑:“爸连三年级数学都不会,还不如我!”他的棉袄领口磨得发亮,袖口露出邱家小少爷穿剩的羊毛衫边角。刘桂花正在给陈小小擦鼻涕,闻言瞪了儿子一眼,人造珍珠项链在煤油灯下晃出细碎的光。
陈小花的铅笔尖敲着草稿纸,纸上画满歪扭的小正方形:“宽不够3厘米,第三行只能切半个!”她的校服袖口短了三指,露出腕骨上的冻疮,“老师说过,必须按整数边长切,不然小正方形会破掉的!”
陈伟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他想起自己在码头量尺寸时,工头总骂他“小数点后两位都算不明白”,此刻女儿的话像把生锈的扳手,拧动他记忆里那截松动的螺丝。煤油灯的光晕突然暗了暗,他看见女儿作业本上的验算过程:4厘米长,2厘米宽,画满8个小方格,剩下的0.5厘米宽的条带被铅笔狠狠划掉。
“对不起啊,小花。”他的声音比码头上的汽笛更哑,伸手摸向铝制饭盒,“爸明天给你带邱家厨房的奶油浓汤……”话没说完就被打断——陈小小突然扑过来,奶渍斑斑的袖口蹭过他磨破的裤管:“爸爸错啦,姐姐对啦!”
刘桂花把空奶瓶放在煤油灯旁,玻璃瓶壁上还沾着未擦净的奶渍:“行了,别争了。小花明天去学校问老师,啊?”她的蟒蛇纹丝袜在铁皮墙上投下扭曲的影,像条冻僵的蛇。
陈伟望着女儿重新趴在作业本上的背影,铅笔在纸上沙沙作响。铁皮屋顶传来冰棱断裂的脆响,远处码头的汽笛又响了,这次带着末世特有的呜咽。他摸了摸口袋里的耳机,赵哥的声音还在循环播放,可此刻那些关于“抢粮食”“下大棋”的豪言,都比不上女儿算式里那道被划掉的错误答案来得清晰。
陈小花的笔尖突然顿住,抬头望向父亲:“爸,你知道为什么不能切十个吗?因为宽不够。就像咱们家的阁楼,长4米,宽2米5,摆不了十张床,只能摆八张。”她的眼睛在煤油灯下亮晶晶的,像码头夜空中稀落的星。
陈伟喉咙滚动了一下,突然想起女儿课本里的插图:整齐排列的小正方形,每个都方方正正,没有半个的。他第一次觉得,数学题里的长方形,原来和码头上的集装箱一样,都得严丝合缝地摆,容不得半点想当然。
“知道了,小花。”他粗糙的手掌覆在女儿冰凉的手背上,铝制饭盒的余温早已散尽,“爸明天跟你学,行不?”
窗外,治安队摩托车的蓝光又转了回来,车灯扫过棚户区的铁皮屋顶,在陈伟家的破门上投下麦穗铁锚的徽章影子。陈小花的铅笔重新在纸上移动,这次画的小正方形整整齐齐,八个,不多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