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透,太通透了,谁能通透过你呀?
不过你说的还真没错,现在很多试验部队都已经走歪了路,我的一个同学在隔壁军区,担任的是某实验团唯二的副团长。
费尽心力把一切捋好,总算是产出些实验数据了,结果他的上级将功劳全算在团长身上,作为真正出大力的那个,就能吃流露出来的残渣冷炙。
至于那个团长,不能说全程什么事情都没干,但绝对是偷懒了。
与科研所讨论的时候他不在,部队进行训练的时候也不在,就总结大会的时候他不仅在,还站在台上发表讲话。
想想就觉得恶心,而且这种情况下有背景也不大好使,因为其他人也有背景。
十成的成就要分出去三四成给他们,再刨掉各级领导都会过来蹭一蹭功劳,最后落到自己手中的能有5成吗?
运气好的话用了两三年的时间提一级,运气不好的话还在原地打转呢,之前的职位也有人占上了”。
“这些事情我都懂,总有些领导喜欢给下面的人画些大饼,不过我也说了,不给能掌控实权的位置我是不会去的。
给人家干活还拿不到好处的冤种,我可不会当,虽然大家都是为了增加部队的战斗力,可想让马跑得快,还得喂一把草,连把干草都不愿意给,那接下来需要的资源还能如实批吗?”
“要是上级非常重视,那确实是个不错的好机会,所以先准备预备方案吧!目前七零二团能担任副团长的人选为0。
新来的副参谋长还没有熟悉工作,张参谋长调不出来,这回又得要上级空降下来一个干部”。
虽然听李宁的意思,他一时半会儿还不会离开702团,但王庆瑞是什么人?他是一个甲级团的军事一把手,从军接近20年的老兵。
谨慎,提前做打算都成为了平时工作的最基础习惯。
“如果一年后我离开,你就全力支持张参谋长上来,他原本就要成为正团级干部,虽然来702团是无奈之举,但他的内心一定有些怨言。
并且张参谋长的人脉资源也不错,让他欠你一个大人情,未来无论能否接任副团长这一职务,你都能牢牢把握这艘编号为702号大船的方向舵”。
“我会进行考虑的”。
没有哪个领导能拒绝一言堂的诱惑,因为它代表着在单位里的绝对权力,能做到说一不二,即使仅比一把手低半级的实权副职也一样要避其锋芒。
除了带来权利上的好处之外,还有就是集中所有资源,去办自己认为好的事情。
很多路是走不通的,可拿钱砸,却能将它砸开,最典型的就是鹰酱的V-22倾转旋翼机,绰号鱼鹰。
之所以拿鱼鹰举例子,谁叫它太具有代表性,从1981年开始研制,在1989年时才进行首飞,2006年年底通过验收,进入鹰酱空军服役。
从开始研制到服役总共用了整整25年的时间,这是什么概念呢?一名22岁刚刚大学毕业的学生,在1989年进入了研发部门工作。
弄到飞机服役的时候,他的孩子已经上了大学。
所以用资源的真的能砸出一条路来,而路通了,也代表着获得成绩,进而影响自己未来的前途。
当然过大的权力肯定带来腐败,不过在李宁看来肯定是没事儿的。
部队里实行的是双主官制度,一个单位的军事主官和政治主官是同级别的,政委平时虽然管不到军事方面的事情,但在人员调动上,还是拥有着不小的话语权。
而且新官上任三把火,谁都想在副团长的任上做出一些成绩,既然会有所动作,那停掉上一任副团长在任时的项目,换上自己的几乎成为了常态。
至于说它会带来的影响?项目的成果再好那也是上一任的功劳,自己顶多喝口汤,为什么不将剩余的肉全部捞起来,加点带来的配菜炒了呢?
“学习班的效果已经初见成效,是否要降低一些力度?得给其他人留点发挥的余地不是吗!”
王庆瑞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即将落下来的夕阳,忽然开口说道。
李宁清楚,这是提点自己,主动画上句号总比其他人强制结束要好,还能在最后给702团中高级军官们留下不少好感。
毕竟没有任何一个下属,会喜欢爱吃独食的上司,可惜李宁并不打算为了自己的名气,而毁掉辛苦积攒起来的制度。
“暂时还不能停,第一批主动吃螃蟹的人才将外壳扒开,还没有尝到内部鲜美的蟹肉。
现在降低力度,很容易半途而废,再坚持一年吧!只要撑过明年,受益者获得了其他人难以拒绝的收益,他们才会主动的去想进步”。
“我会尽力维持,不过真到了惹了众怨的时候,一个团长的意见改变不了什么。
这次演习并没有展现多少空地协同战术的优势,有些战士起了怀疑的心思,认为没有宣传中的那么好。
此事你打不打算掺和进来,要是没有兴趣的话,我就要交给张参谋长了,顺便也让他在全团战士面前立立威”。
“后面的选项才是你真实目的吧!我没有什么兴趣,确实应该培养团参谋长在战士心目中的威望。
要不然以后升任副团长,很难得到战士们的认可,对了,我打算让无人机和旋翼机结合在一起执行战斗任务。
具体是参考今天研讨会上,领导谈起的麻雀战术,通过旋翼机较快的速度,能躲避雷达探测的超低空飞行,极短的起飞距离以及对起飞与降落要求低的优势。
让它带着自杀式无人机,侦察型无人机或者是巡飞弹,快速突破敌人的防空网,降落在己方战线前沿,敌人的后方,甚至是腹地,然后执行战场侦查或攻击任务。
结束完攻击任务后,立刻驾驶旋翼机返回,又或者是前往下一个攻击位置,当然在天空中巡航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