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有一天,黄帝陛下闲来无事,突然对身边的岐伯发起了哲学三连问:“岐伯啊,你说这癫狂厥逆的病,到底是咋回事儿呢?是不是就像人们说的,得了这病的人,一会儿笑一会儿哭,还时不时抽个风,跟演大戏似的?”
岐伯一听,心里暗笑黄帝这脑洞,但面上还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起来:“哎呀,陛下您这问题问得好啊!这癫狂厥逆啊,说起来可是有点意思的。您看哈,这病一犯,脚底板儿就跟被冰块儿敷了一样,冷得直哆嗦;胸口呢,就好像要被撕裂开来,疼得那叫一个酸爽;肚子里头呢,更是跟有把刀在来回切割似的,那叫一个翻江倒海啊!更绝的是,这人还烦得要命,啥也吃不下,看啥都不顺眼,就跟谁欠了他几百万似的。”
黄帝一听,这描述也太生动了点儿,忍不住插嘴:“那脉象呢?脉象有啥特别的吗?”
岐伯捋了捋胡子,故作高深地说:“脉象啊,那也是一绝!不管是大的脉象还是小的脉象,都有一个共同点——涩!就像您吃糖葫芦,那山楂上没裹匀糖衣,吃起来那叫一个涩口。所以啊,治这病,咱们得根据症状是冷是热,来选穴位扎针。”
黄帝一听,来了兴趣:“哦?那怎么选穴位呢?快给我讲讲!”
岐伯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的针灸小课堂:“要是病人觉得冷呢,咱们就选足少阴肾经的穴位,比如那个涌泉穴。涌泉穴啊,就在您脚丫子底下,前三分之一和后三分之二的交界处,您找找看,是不是有个凹进去的小窝窝?对,就是那个!这穴位啊,就像是身体的小太阳,能温补肾阳,让脚丫子暖和起来。咱们扎上一针,嘿,那冷气儿立马就被赶跑了!”
黄帝一听,乐了:“这穴位名儿还挺有意思,涌泉,涌泉,是不是扎了针,就有泉水涌出来,把冷气儿都冲走了?”
岐伯一听,也忍不住笑了:“陛下您这想象力,真是无人能及啊!不过呢,虽然不是真的有泉水涌出来,但扎了针,确实能让肾气充足,身体暖和起来,效果杠杠的!”
黄帝点点头,又追问:“那要是觉得热呢?又该怎么办?”
岐伯接着说:“要是觉得热啊,咱们就选足阳明胃经的穴位,比如那个足三里。足三里啊,在膝盖外下方三寸的地方,您伸伸手,摸摸看,是不是有个凸起来的小骨头?对,就是那个!往下一指宽,就是足三里了。这穴位啊,就像是身体的大空调,能清热泻火,让身体凉快下来。咱们扎上一针,嘿,那热气儿立马就被吹跑了!”
黄帝一听,更乐了:“这穴位名儿也挺好听,足三里,足三里,是不是扎了针,就能走出三里地都不觉得热?”
岐伯一听,笑得前仰后合:“陛下您这比喻,真是太逗了!不过呢,虽然不是真的能走出三里地都不觉得热,但扎了针,确实能让胃火降下来,身体凉快许多,效果也是杠杠的!”
黄帝一听,觉得岐伯这解释既生动又有趣,忍不住继续追问:“那清则补之,温则泻之,又是什么意思呢?”
岐伯耐心地解释:“清则补之啊,就是说,要是病人觉得冷,咱们就得用补法,给身体加点阳气,就像给手机充电一样,让身体充满能量。温则泻之呢,就是说,要是病人觉得热,咱们就得用泻法,给身体降降温,就像给电脑散热一样,让身体凉快下来。这补泻之法啊,可是针灸里的大学问,得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灵活运用。”
黄帝接着问岐伯:“岐伯啊,我这心里老有个疑惑,你说那些癫狂的人啊,还有突然晕倒、肚子胀得跟气球似的、肠子咕噜咕噜叫个不停,外加胸口闷得跟堵了块大石头,喘不上气来,这到底是咋回事儿呢?咱中医有没有什么高招能治治?”
岐伯一听,哈哈一笑,捋了捋他那长长的白胡子,说道:“陛下啊,您这问题问得好!这癫狂、厥逆、腹胀满、肠鸣、胸满不得息啊,其实啊,都是咱们身体里的气儿不顺溜闹的。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咱得从下胸二胁这儿下手,再配合背后的几个穴位,保证让他们舒舒服服的!”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哦?快说说,具体是哪些穴位?它们都在哪儿?又有什么神奇的功效呢?”
岐伯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的爆笑中医小课堂:
“首先啊,咱们说说这‘下胸二胁’的地方,对应到现代穴位呢,其实就是咱们的‘期门穴’和‘日月穴’。这俩穴位啊,就像是咱们胸腔里的两个大门神,守着咱们的心肝脾胃肾。它们要是堵了,那身体里的气儿可就乱套了,各种毛病也就跟着来了。”
“期门穴啊,就在咱们乳头的正下方,第六肋间隙那儿。你找找看,是不是有个软软的凹陷?对,就是那儿!这个穴位啊,专门调理肝脾不和、胸胁胀痛这些问题。你按按看,是不是觉得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整个人都舒畅多了?”
“日月穴呢,就在期门穴稍微往下一点点的位置,也是第六肋间隙,不过是在前正中线旁开4寸的地方。这个穴位啊,跟咱们的胆经有关,专门治疗胁肋疼痛、黄疸这些肝胆方面的问题。你按按它,是不是觉得好像有一股清风拂过肝胆,整个人都清爽了起来?”
黄帝听得津津有味,连连点头:“不错不错,这俩穴位还真是神奇!那背后的穴位呢?又有哪些高招?”
岐伯笑了笑,继续说道:“背后的穴位啊,咱们得说说这‘肝俞穴’、‘胆俞穴’和‘脾俞穴’。它们就像是咱们背后的三个守护神,时刻保护着咱们的脏腑不受侵害。”
“肝俞穴啊,就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地方。你找找看,是不是觉得那儿有点酸酸涨涨的?对,就是那儿!这个穴位啊,专门治疗肝炎、肝硬化、黄疸这些肝胆方面的疾病。你按按它,是不是觉得好像有一股力量在帮你的肝脏排毒解压?”
“胆俞穴呢,就在肝俞穴下面一点点,第十胸椎棘突下,也是旁开1.5寸的地方。这个穴位啊,跟咱们的胆经紧密相连,专门治疗胆囊炎、胆结石这些胆道方面的问题。你按按它,是不是觉得好像有一股暖流在帮你溶解那些烦人的结石?”
“脾俞穴啊,就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还是旁开1.5寸的地方。这个穴位啊,可是咱们脾胃的忠实卫士,专门治疗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这些脾胃方面的疾病。你按按它,是不是觉得好像有一股暖流在帮你温暖脾胃,促进消化?”
黄帝继续问岐伯:“岐伯啊,我这心里有个事儿,一直想不通。你说这癫狂的人啊,为啥有时候就内闭得紧,连撒尿这事儿都忘了呢?这背后的道理,你给咱讲讲呗。”
岐伯一听,心里暗笑黄帝还真是个好奇宝宝,但面上依旧是一本正经,缓缓道来:“黄帝啊,这事儿啊,其实也不难理解。癫狂之人呢,往往是心神不宁,气血逆乱。要是这气血堵在里头,出不去了,那不就成了内闭嘛。至于撒尿这事儿,嘿嘿,那也是得靠气血顺畅才行啊。要想治这毛病,咱得靠针灸。”
黄帝一听针灸,眼睛就亮了:“哦?针灸?那你说说,得扎哪儿?”
岐伯捋了捋胡子,笑道:“这事儿啊,得从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说起。你想啊,肾是先天之本,膀胱呢,又是储尿放水的地方。这两条经要是堵了,那癫狂之人不得内闭才怪呢。所以啊,咱得用长针,深深地扎进足少阴肾经的涌泉穴和足太阳膀胱经的委中穴,给它们疏通疏通。”
黄帝一听,眼睛瞪得老大:“涌泉穴?委中穴?这俩穴位听起来挺有来头的啊,你给咱详细说说。”
岐伯点了点头,开始细细道来:“先说这涌泉穴吧,它就在咱们脚板心,前三分之一和后三分之二的交界处。你可别小看这穴位,它可是肾经的起点,肾中的精气都是从这儿开始流淌的。扎了这个穴位,就好比是给肾经开了个头,气血就能顺畅地流动起来了。至于委中穴嘛,它在膝盖后面,腘窝的正中间。这个穴位啊,可是膀胱经的合穴,气血汇聚之地。扎了它,膀胱经的气血就能得到疏通,撒尿这事儿也就不愁了。”
黄帝听得津津有味,忍不住插话道:“那要是气血逆得更厉害呢?咱得怎么办?”
岐伯微微一笑:“这事儿啊,咱还得从太阴、阳明、厥阴三条经入手。你想啊,气血逆乱,那肯定是这三条经出了问题。太阴呢,就是脾经,阳明呢,是胃经和大肠经,厥阴呢,是心包经和肝经。要是逆得厉害,咱就先扎脾经的三阴交,胃经的足三里,还有心包经的内关穴。这三个穴位啊,可都是各自经络的要穴,扎了它们,气血就能得到调理了。”
黄帝一听,眼睛又亮了:“哦?三阴交、足三里、内关穴?这三个穴位听起来都挺有料的啊,你给咱再讲讲。”
岐伯点了点头,继续道来:“先说这
三阴交吧,它就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三寸的地方。你可别小看这穴位,它可是脾经、肝经、肾经三条阴经的交汇处。扎了这个穴位,就能同时调理三条阴经的气血,效果杠杠的。
至于足三里嘛,它在小腿外侧,犊鼻穴下三寸的地方。这个穴位啊,可是胃经的合穴,气血汇聚之地。扎了它,胃经的气血就能得到疏通,脾胃功能也就增强了。
内关穴呢,它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两寸的地方。这个穴位啊,可是心包经的络穴,也是八脉交会穴之一。扎了它,心包经的气血就能得到调理,心神也就安宁了。”
黄帝继续问岐伯:“嘿,岐伯啊,我这心里头有个事儿一直琢磨不透,你说这癫狂少气和癫狂短气,到底是个啥道理呢?咱们今天得好好聊聊,也让我这脑袋瓜子开开窍。”
岐伯一听,哈哈一笑,说:“黄帝啊,你这问题问得好,咱们中医讲究的就是个阴阳平衡,气血通畅。这癫狂少气嘛,说白了就是人精神不正常,还总觉得气不够用,身子骨软绵绵的,跟被抽了大筋似的。你看他们说话,都是喘着粗气,上气不接下气的,好像随时都要断气了一样。还有啊,他们浑身骨头都酸得要命,体重还莫名其妙地增加,整天懒洋洋的,啥也不想干。这种情况啊,咱们得补补他们的足少阴肾经。”
黄帝一听,眉头一皱,说:“足少阴肾经?这听着挺高大上的,具体是哪个穴位呢?你得给我讲讲清楚。”
岐伯捋了捋胡子,慢悠悠地说:“别急,别急,我这就给你细细道来。这足少阴肾经啊,可是咱们人体的一条大经,它跟肾这个‘先天之本’关系密切。要说补这个经,那首选的穴位肯定是涌泉穴啦!”
黄帝眨了眨眼,说:“涌泉穴?这名字听着挺有意思的,是不是跟泉水有关啊?”
岐伯哈哈大笑,说:“没错,黄帝啊,你这联想能力真强。涌泉穴就在咱们脚底的正中央,也就是咱们常说的‘脚心’。你想啊,泉水都是从地下冒出来的,源源不断,生生不息。这涌泉穴啊,就是咱们人体肾气的‘泉眼’,经常按摩或者针灸这个穴位,就能让肾气充足,身体自然就强壮了。”
黄帝一听,恍然大悟,说:“原来如此,那癫狂短气又是怎么回事呢?”
岐伯收了收笑容,说:“癫狂短气啊,这个症状就更严重了。他们不光是精神不正常,还总觉得气短,呼吸都费劲儿。稍微动一下,就气喘吁吁的,好像肺里有个大窟窿,怎么也填不满。这种情况啊,咱们还是得补补足少阴肾经,不过这次还得加上个去血络的步骤。”
黄帝一听,更加好奇了,说:“去血络?这是啥意思啊?”
岐伯解释说:“去血络啊,就是咱们中医里的一种治疗方法。简单来说,就是找出那些气血不通畅的地方,用针灸或者拔罐的方法,把里面的淤血或者瘀血给排出来。这样一来,气血就能畅通无阻了,身体也就能恢复健康了。”
黄帝点了点头,说:“哦,我明白了。那具体是哪个穴位呢?咱们得好好找找。”
岐伯说:“这次啊,咱们得找的是复溜穴。这个穴位在咱们小腿的内侧,从内踝尖往上量两个手指宽的地方,就是它了。”
黄帝一听,说:“复溜穴?这名字听着挺有意思的,是不是跟水流有关啊?”
岐伯又是一阵大笑,说:“黄帝啊,你这脑袋瓜子真是越来越聪明了。没错,复溜穴这个名字啊,就是取自‘水复流’的意思。你想啊,水要是停了,不流了,那不就成了一潭死水了吗?咱们人体也是一样的,气血要是停滞不前了,那身体也就完了。所以这个复溜穴啊,就是咱们人体气血的‘加油站’,经常按摩或者针灸这个穴位,就能让气血重新流动起来,身体自然就健康了。”
黄帝一听,高兴地说:“原来如此,看来咱们中医真是博大精深啊!那这两个穴位,除了治疗癫狂少气和癫狂短气之外,还有没有其他作用呢?”
岐伯点了点头,说:“当然有啦!这涌泉穴啊,不光是补肾气的‘泉眼’,还是咱们人体的‘长寿穴’呢!经常按摩这个穴位,不仅能强肾健体,还能益智安神,延缓衰老。至于这复溜穴啊,它不光是气血的‘加油站’,还是咱们人体的‘排毒站’呢!经常按摩或者针灸这个穴位,不仅能排出体内的淤血和毒素,还能调节血压,改善水肿和静脉曲张等症状呢!”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说:“哎呀,这两个穴位这么神奇啊!那咱们以后得多多利用它们,让更多的人受益啊!”
岐伯微微一笑,说:“黄帝啊,你说得对。不过啊,咱们中医讲究的是个‘辩证施治’,不同的人、不同的病,治疗方法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啊,咱们在利用这两个穴位的时候,还得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比如说啊,这癫狂少气和癫狂短气,虽然都跟肾气不足有关,但具体的症状和病因还是有所不同的。所以啊,咱们在治疗的时候,还得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穴位和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