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从包里取出一份文件:“这是我提前准备的保密协议,还有简化版的操作流程示意图,我们可以用特写镜头和光影效果,既保证专业性,又不触及保密条例。”
他又掏出几张泛黄的老照片,“另外,我建议加入一些历史画面,比如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时的珍贵影像,展现航天事业的传承。”
窗外的天色渐暗,宣传部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
李璐看着墙上的倒计时钟——距离登月计划关键节点只剩10天。“叶教授,按照这个进度,我们需要在一周内完成拍摄,时间很紧张。”
“我觉得没问题。”
叶辰打开手机,快速联系清北大学的国防宣传部,有了这些高材生,想要拍摄完很简单,就连《广寒宫破阵曲》这样的制作,也就三天完成,要不然叶辰怎么可能拿出音乐呢?
“清北大学宣传部,都是擅长特效制作和航拍的高手,一方面他们的技术过硬,另外一方面可以让他们过来学习,提高眼界,另外,航天局的宇航员训练基地,能否安排半天拍摄?我想捕捉最真实的训练场景。”
李璐握紧叶辰的手:“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今晚我安排了庆功宴,宣传部的同事们都想当面感谢您。”
“庆功宴就免了。”
叶辰笑着收拾起桌上的资料,“等mV上线那天,咱们一起看网友的评论,那才是最好的庆功。现在,我们先去吃碗京都特色的航天主题拉面?听说面条形状都是火箭模样。”
笑声中,两人走出办公室。走廊的玻璃幕墙外,繁星点点,仿佛在为即将诞生的航天艺术作品而闪耀。
……
凌晨三点的国家航天局宣传部,白炽灯将玻璃窗照得透亮,走廊里此起彼伏的键盘敲击声与咖啡机嗡鸣交织成特殊的夜曲。
叶辰站在剪辑室中央,目光紧盯着三块拼接而成的巨型显示屏,屏幕上跃动的素材片段正被三名清北学生以近乎疯狂的速度整合。
林小满灵活地操控着调色台,指尖在旋钮间飞速跳跃;周宇则专注地校准每一帧动态捕捉画面,连镜片后的眼神都透着股执拗;而总揽全局的赵星辰,正对着分镜脚本快速拖拽时间轴,将实拍素材与cG特效严丝合缝地衔接。
\"小林,这个敦煌飞天转场需要再锐化0.3个参数!\"
叶辰突然俯身,指节轻点林小满面前的波形图,\"现在光影过渡还不够凌厉,要让飘带化作火箭尾焰的瞬间,像利刃劈开夜空。\"
林小满立刻调整数值,原本柔和的水墨线条骤然被金属质感的橙红色吞噬,虚拟摄像机以720度环绕视角,将神话与现实的碰撞定格成极具冲击力的视觉符号。
这样的高强度工作已经持续了第五个昼夜。
当叶辰拨通清北电话时,三名学生几乎是毫不犹豫地收拾行囊奔赴京都的航天局宣传部。
\"叶教授给我们开小灶的机会,错过可要后悔一辈子!\"
赵星辰当时在电话里的笑声还带着少年人的雀跃,却没想到等待他们的是堪比电影工业级的严苛制作。
但随着叶辰将珍藏的航天影像资料、独家航天器设计图纸一一展示,甚至带他们进入真实的航天器模拟舱实地取景,学生们眼中最初的疲惫很快被创作热情取代。
拍摄首日,他们便遭遇了技术难题。
在模拟月球基地建设场景中,周宇精心设计的微距镜头,本想捕捉机械臂焊接月壤砖块的细节,却因现场灯光反射导致画面过曝。
叶辰二话不说,带着团队驱车两小时前往中科院光电实验室,借用专业级的漫反射设备,硬是将冰冷的金属器械拍出了熔岩流动般的质感。
\"看到了吗?\"他指着监视器上月尘在光束中悬浮的画面,\"每个粒子都是会讲故事的演员。\"
当拍摄进入宇航员训练纪实部分,三名学生更是被叶辰的人脉资源震惊。
航天局特批的失重训练舱内,真正的宇航员在零重力环境下完成器械操作,而他们需要手持特制稳定器进行跟拍。
林小满回忆起当时的震撼:\"叶教授亲自指导我们设计运动轨迹,让镜头随着宇航员的呼吸节奏起伏,那种生命与机械共振的韵律,是教科书里学不到的。\"
第五日破晓时分,随着最后一段全息投影素材导入,长达8分23秒的mV终于制作完成。
叶辰缓缓将U盘插入会议室的播放设备,李璐带着整个宣传部的成员屏息以待。
埙声响起的刹那,会议室的灯光自动调暗,大屏幕上,敦煌莫高窟第329窟的飞天壁画在数字修复技术下焕发新生,飘带如活物般延展,当古筝弦音陡然拔高,所有的绸缎瞬间化作火箭尾焰,直冲天穹。
\"这...这是怎么做到的?\"
宣传部资深策划王磊下意识地前倾身体,眼中满是不可思议。画面切换至真实的火箭发射场,无人机集群组成的矩阵镜头,将火箭升空的全过程分解成数百个精密计算的运动轨迹。
叶辰特意保留的火箭点火时震颤的真实物理特效,地面龟裂的纹路、气流扭曲的空气,与音乐中激昂的鼓点完美契合,让在场所有人都产生了强烈的失重错觉。
当音乐进入副歌部分,mV展现出令人叹为观止的时空交错。左侧画面是1970年\"华夏红一号\"发射时的黑白影像,右侧则是实时渲染的现代空间站对接场景,两组画面在声波可视化特效的作用下,逐渐融合成金色的星轨。
更惊艳的是,学生们利用AI算法,将钱学森手稿中的公式转化成粒子特效,在宇宙背景中流淌成璀璨的银河。
\"看这个!\"赵星辰激动地指着屏幕。
mV中,宇航员在月球表面行走的第一人称视角镜头,突然切换成360度球幕环绕画面。
观众仿佛真的踏足月壤,转身便能看见蔚蓝色的地球悬浮在黑暗宇宙中,而叶辰提前录制的呼吸声效,通过环绕音响系统传递,让整个会议室弥漫着真实的太空氛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