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义完全没有料到,他的父王竟然会为了拯救他,毫不犹豫地应允了镇北王如此严苛的条件。
这一事实让他深刻地认识到,尽管他曾经对父王心存疑虑,但实际上父王对他的关爱和重视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与此同时,周宁在过去的这一个月里也并未虚度光阴。他首先对投降的士兵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将其中优秀的人员分配到各个部队中,以增强军队的实力。
此外,他还积极展开了招募新兵的工作,并亲自负责对新兵的训练,确保他们能够迅速适应战争的环境。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一个月的时间已经悄然流逝。就在这个时候,礼亲王派遣使者送来了五百万两银子,同时接回了世子周义。
而在凌城,太子和二皇子之间爆发了数场激烈的大规模战斗。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虽然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谁也未能在这场较量中占据明显的优势。
相比之下,荣亲王则采取了坚守鹏城和定西关的策略,坚决抵御敌人的进攻,寸土不让。
当太子周明得知镇北王周宁与礼亲王之间的战争已经停战一个月时,他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忧虑。
这种对峙的局面并非太子周明所期望的结果,因为这意味着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难以掌控。
太子周明皱起眉头,对身边的舅舅魏无忌说道:“舅舅,礼亲王和周宁已经停战一个月了,看起来他们似乎都不想再继续打下去了。”
魏无忌面带微笑地说道:“据我所知,周宁成功俘虏了礼亲王的儿子周义,这一事件直接导致双方停战。不仅如此,礼亲王为了赎回他的儿子周义,竟然愿意支付高达五百万两银子的巨额赎金!”
太子周明听闻此言,满脸惊愕之色,难以置信地追问道:“你刚才说多少银子?五百万两吗?”
魏无忌点点头,确认道:“确实是五百万两,这个数目可不小啊。”
太子周明惊叹道:“真没想到礼亲王如此富有,竟然能拿出如此巨额的银子。难怪他有胆量起兵造反,看来他的财力相当雄厚。”
魏无忌接着分析道:“太子殿下,目前我们的兵力有限,实在难以同时应对礼亲王和镇北王这两个强敌。所以,我们必须想个计策,让他们继续相互争斗,这样才能为我们争取更多的时间和机会。”
太子周明急切地问道:“舅舅,您可有什么妙计?”
魏无忌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太子殿下,我认为可以让镇东关的卢开山与镇北王联手,共同攻打甬城。
如此一来,礼亲王必然会倾尽全力防守甬城,与镇北王展开激烈的战斗。这样一来,他们双方就会陷入无休止的争斗之中,无暇顾及其他。”
太子周明听完,眼睛一亮,拍手称赞道:“舅舅,此计甚妙啊!赶快派人给卢开山和镇北王送去消息,让他们按照计划行事,相互配合进攻礼亲王。”
太子心急如焚地立刻写好了两封亲笔信,分别派人快马加鞭地送给周宁和卢开山。
在信中,他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字里行间都透露出恳切之情。他恳请周宁能够以大局为重,不要给礼亲王任何喘息的机会,果断地发动攻击,一举将其击溃。
周宁收到太子的信件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若有似无的笑容。他不紧不慢地将信展开,仔细阅读了一遍,然后随手递给了站在一旁的赵飞虎等人,示意他们也看一下。
赵飞虎接过信件,迅速浏览了一遍,然后说道:“王爷,从这封信的内容来看,太子显然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击败礼亲王,收复东洲啊!”
关项天在一旁沉思片刻,接着说道:“王爷,我觉得太子此举恐怕不只是单纯地为了收复东洲这么简单,他可能还有其他的目的。您在这件事情上,还是需要谨慎行事,以免落入他的圈套。”
周宁听了关项天的话,点了点头,表示认同。他缓缓说道:“和礼亲王的这一战,我们确实损失惨重。
而此时太子让卢开山来配合我们进攻礼亲王,表面上看是为了共同对抗敌人,但实际上却是想继续消耗本王的兵马。这可谓是一箭双雕之计啊!”
卫青云在一旁恍然大悟,说道:“王爷,我明白了。太子既想借我们之手消耗您的兵力,又能顺利收复东洲,如此一来,您对太子的威胁自然就会大大减少。”
周宁嘴角微扬,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轻声说道:“太子周明这算盘打得可真响啊,竟然妄图借本王之刀,除去礼亲王。不过嘛,他这如意算盘怕是要落空咯!
本王完全可以将计就计,不仅能借卢开山之手除掉礼亲王,还能顺势拿下镇东关,一举两得,岂不美哉?”
赵飞虎眉头微皱,面露忧色,沉声道:“王爷,此事虽妙,但目前我军兵力着实有限。若真如您所言,成功攻占镇东关后,必然需要大量兵马驻守,如此一来,我们的兵力岂不是更加捉襟见肘了?”
周宁胸有成竹地笑道:“哈哈,赵将军不必担忧。本王早已想好应对之策。只需从玄武军抽调三万兵马,再加上新招募的两万士兵,镇守镇东关应是绰绰有余。
此外,本王已提前下令聂风,在平北好和雁北关两地安装红衣大炮。
如此一来,平北关和雁北关的防御力必将大大增强,即便敌人来犯,也定能坚守不失。”
赵飞虎等人闻听此言,皆对周宁的深谋远虑赞叹不已,纷纷阿谀奉承起来。
周宁嘴角的笑容愈发得意,他随手拿起笔,给太子周明回了一封信。
信中,他先是大吐苦水,历数诸多难处,接着话锋一转,表示愿意配合卢开山,共同剿灭礼亲王。
不过,由于各种原因,这需要一些时间,还望太子能够体谅他的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