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淅淅沥沥地敲打着市场部的落地窗,李晓然抱着文件路过茶水间,忽然听见压低的议论声从半掩的门缝里飘出。“小李总还是太理想化了,”老员工张姐的声音混着咖啡机的嗡鸣,“直播带货看着热闹,能比得上我们和经销商二十年的交情?”另一个声音跟着附和:“就是,年轻人总想着用几个ppt颠覆行业......”
她的脚步顿了顿,指尖在文件封面上掐出几道褶皱。玻璃倒影里,自己精心打理的卷发略显凌乱,深蓝色职业套装裹着的肩膀不自觉地紧绷。茶水间突然传来的笑声像根刺,扎得眼眶微微发烫。但她只是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向空置的会议室,高跟鞋敲击地面的声音在走廊里格外清晰。
深夜十一点,整层楼只剩她工位的灯光还亮着。电脑屏幕蓝光映照着铺满桌面的资料:泛黄的经销商合同、直播平台后台数据报表、手写的市场调研笔记。键盘敲击声里,《传统渠道与线上平台协同方案》的文档不断拉长,每段分析都附上了成本对比模型和风险应对策略。手机在一旁震动,是父亲发来的消息:“别太晚,冰箱里留了汤。”她盯着屏幕上跳动的光标,回复了个“好”字,继续埋头修改。
第二天的例会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李晓然将激光笔对准大屏幕,动态图表直观展示着新方案如何通过线上引流降低获客成本:“我们可以把线下门店升级为体验中心,消费者在直播间下单后,能就近到实体店取货、体验售后......”话未说完,采购部王经理突然打断:“切换系统至少需要三个月过渡期,这段时间和供应商的订单怎么办?”他重重地将文件夹拍在桌上,“有些合作方可是从公司创立就跟着我们,能说换就换?”
会议室陷入诡异的沉默。李晓然注意到,坐在后排的几位老员工悄悄交换了眼神。销售总监张叔推了推眼镜,语气带着长辈的训诫:“小然,做生意不是做实验,稳字当头。”她攥紧手心,指甲几乎掐进掌心:“我已经和It部门沟通过,系统切换采用分阶段试点,而且新方案能优化供应链响应速度,长期来看......”“长期?”王经理冷笑一声,“下个月的季度考核能等你‘长期’?”
散会后,李晓然在楼梯间撞见张姐和几位同事。她们的对话戛然而止,脸上的表情从热络瞬间变得尴尬。“小然啊,”张姐伸手想搭她肩膀,却被她不着痕迹地避开,“王叔也是为公司好,这些老供应商......”“我明白。”李晓然打断她,声音平静得可怕,“但公司要发展,就不能困在过去。”转身离开时,她听见身后传来叹息:“到底是年轻,不懂这里面的门道。”
这些话像种子,在她心里疯狂生长。她开始暗中调查:原来采购部与几家老牌供应商存在复杂的利益绑定,部分经销商甚至持有公司的隐形股份;市场部的预算分配方案,二十年来从未变过......某个加班的深夜,她翻到一份五年前的会议记录,父亲关于“探索电商渠道”的提议,同样遭到了激烈反对。
为了打破僵局,李晓然改变策略。她主动找到It部的技术骨干,用咖啡和宵夜“贿赂”他们开发出简易版系统模拟程序;又带着数据分析报告,挨个拜访经销商代表。当某家区域龙头看到新方案能帮助他们拓展线上客户时,态度终于松动:“小李总,要是真能解决物流和售后问题,我们愿意试试。”
然而阻力依旧如影随形。当她在管理层会议上展示试点成果时,王经理突然拿出一叠投诉信:“合作方反馈新系统操作太复杂,已经有三家提出解约。”李晓然盯着那些信,发现日期都是同一天,纸张边缘整齐得像是批量打印。她没有当场反驳,只是微笑着点头:“感谢王经理反馈,我们会安排专人对接。”
当晚,她在父亲办公室待到凌晨。李阳翻看着女儿整理的证据,沉默良久:“这些关系盘根错节,当年我推行环保改造时,也花了三年才彻底理顺。”他将一杯温茶推过去,“但记住,真正的变革不是对抗,而是让既得利益者看到新的机会。”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月光透过云层洒在办公桌上,照亮李晓然笔记本上新写的计划——建立“创新孵化基金”,绕过现有体系直接扶持新兴供应商。
第二天的晨会上,李晓然的发言让所有人意外。她没有继续推销新方案,而是宣布成立跨部门项目组:“我们将用三个月时间,全面梳理现有合作关系,同时开辟新的供应商认证通道。”她看向王经理,目光坚定:“欢迎各位前辈加入,毕竟没有人比你们更了解公司的根基。”会议室响起零星的掌声,夹杂着若有所思的低语。
散会后,李晓然站在落地窗前眺望黄浦江。晨雾渐散,江上的货轮正缓缓驶过,载着新旧货物,驶向未知的远方。手机震动,是项目组成员发来的消息:“李姐,王经理主动报名了。”她嘴角微微上扬,在对话框里回复:“准备咖啡,下午开个会。”阳光穿透云层,在她身后拉出长长的影子,像极了这场变革即将踏出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