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事啊?”
李学庆正干着活,被李天明拉到了一边。
“叔,您知道马家是一直在李家台子,还是外来的?”
李学庆被问得一头雾水。
“马家?哪个马家?”
李家台子一共有三户姓马的,但马立志和另外两家不是亲戚。
“马立志他们家!”
“他们家……我也说不清楚,我小时候,他们家就在村里了,你问这个干啥?”
“没事,随便问问!”
你猜我信不信。
李天明特意问到马家,这里面肯定有事。
“你要想知道,得去问你三老太爷,咱们村的这些外姓,你三老太爷最清楚!”
三老太爷?
对啊!
三老太爷虽然不是村里最年长的,但辈分最高,村里的人和事,就没有他不知道的。
“叔,我有事先走了!”
李天明说完,一转眼就跑没影儿了。
“这小子,咋还神神叨叨的!”
李学庆也没多想,李天明突然问起,肯定是有事,可既然他不说,自有他的道理。
点上一根烟,看向正在地里忙活的马立志。
不知道为啥,往常不显山不露水的一个人,此刻在李学庆的眼里,还带上了点儿神秘色彩。
这一点,李学庆倒是没想错。
马家人确实神秘。
山上藏着东西,李天明也是通过前世的记忆才知道的。
能被他找到,其中运气占了大半。
可上一世,马立志靠着山上的宝藏发家,明显不是靠着运气。
而是……
应该早就清楚那些财宝的存在。
李天明也很想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反正东西已经落在了他的手里,马立志就算是把那座山给翻一个遍,也别想找得着。
可好奇心是人最大的弱点,心里一旦有了疑问,不弄清楚,睡觉都不踏实。
而且,李天明有种预感,马立志在山上挖了那么多的坑都没找到,很有可能会怀疑到他的头上。
这可不是胡乱猜的。
毕竟,当初李天明盖新房的时候,村里可还没有电风扇厂,就连养殖场的猪也没出栏。
卖人参的事,李天明又从没对别人说过。
那么盖新房的钱是从哪来的?
事实上,此前村里一直有人议论。
难保马立志不会把李天明的新房和山上的宝藏联系到一起。
一旦怀疑的种子种下,谁也不能保证,马立志不会为了钱,做出啥事来。
“你咋想起来问马家的事了?”
三老太爷听李天明提起马立志一家,也有些好奇。
“他们家是老早以前,从外乡搬过来的,最开始给老六家做佃户,后来闹鬼子的时候,老六半卖半送舍了他爷两亩地,就在李家台子安家落户了。”
果然是外乡的。
那么,马家来李家台子到底是不是为了山上的财宝?
“三老太爷,您知道具体是啥时候吗?”
“我也记不清了,少说也有五六十年了。”
五六十年?
那个时候,马立志还没出生呢。
他知道宝藏,大概只能是从父祖辈口中得知的。
而马家的先人之所以搬来李家台子,有很大可能就是冲着那些金银财宝。
这下变得更扑朔迷离了。
马家的先人又怎么知道,李家台子这里有宝藏?
“天明,到底出啥事了?”
李天明犹豫了片刻,道:“三老太爷,我昨天晚上从养殖场回家,半路遇上了马立志,他扛着个锄头,说是去自留地,可大晚上的去自留地干啥?还有,我昨天下午上山,山上有好些大大小小的坑。”
听到这些,三老太爷也皱起了眉。
大晚上的去自留地,这话说出来,谁也不信啊
“你是说,马立志去山上刨坑?他……”
正说着,三老太爷突然瞪大了眼睛。
“我想起来了,当初,我也见过马立志他爹大晚上的扛着锄头上山,他爹这样,他也这样……山上有东西,他们爷俩是去山上找东西!”
不愧是当年能把鬼子耍得团团转的人物,仅凭这些信息,就猜到了马家父子两代人的目的。
除了这个,也没别的解释了。
“马立志和他爹,看着都挺老实的,不会是要干啥坏事吧?”
坏事倒是不至于,李天明现在好奇的是,马家到底是怎么知道山上藏着宝贝的。
“这事不能糊里糊涂的,必须搞清楚了!”
身为老革命,三老太爷的警惕性非常高,既然马家父子身上有问题,就不能含糊过去。
“天明,你去把学庆找来。”
李天明犹豫着问道:“会不会打草惊蛇?”
“屁,你昨天都瞅见了,要说打草惊蛇,也早就给惊着了。”
也对啊!
李天明尴尬地挠了挠头,赶紧去地里,把李学庆给找了过来。
“三爷,到底啥事啊?”
李学庆这会儿还迷糊着,想不出来到底出了啥事。
李天明赶紧把前因后果说了一遍。
“三爷,天明,你们怀疑那座山上有东西,马立志半夜扛着锄头就是去山上找东西,他们家搬来李家台子,也是冲着山上的东西?”
“要不然呢?我看这事肯定有鬼,不搞清楚了,我这心里不踏实!”
何止三老太爷心里不踏实,李学庆此刻心也悬了起来。
马立志的行为有古怪,谁知道他到底要干啥,万一要是搞破坏的呢。
等等!
《智取威虎山》里的先遣图。
难道山上还真藏了了不得的东西?
不应该啊!
真要是有东西的话,就算他不知道,老辈人也肯定知道。
越琢磨,越觉得这件事透着不寻常。
“三爷,您说咋办?”
当初活跃在李家台子一代的游击队,三老太爷在其中扮演着军师的角色。
“找个机会,把马立志给控制住,咱们先问问。”
“不报告派出所?”
三老太爷瞪了李学庆一眼。
“要是经了官,最后查出来人家啥事都没有,往后乡里乡亲的,还处不处了?”
呃……
也对啊!
李学庆此刻和方才李天明同款尴尬表情。
“那就晚上在村支部,三爷,您受累也来一趟,马立志要是真有问题,我怕我们审不出来!”
“你就是不说,我也得去!”
村里有这么一个不稳定因素,三老太爷要是不弄明白了,心里可不踏实。
晚上,村支部!
马立志被带进会议室的时候,看到面前的阵仗,眼神之中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就恢复了镇定。
掩饰得虽然很快,但还是被一直在观察他的李天明给察觉到了。
这人确实不简单,至少这心理素质就不是一般的老农民。
“三老太爷,学庆叔,天明,你们这是……”
李学庆刚要开口,又赶紧忍住了,转头看向了身旁的三老太爷。
“立志,你们马家来村里也有些年头了,我们李家台子的人不欺生,这些年咱们父一辈,子一辈,处的也不错,三老太爷托个大,问你一句,我们李家没有亏待了你的地方吧?”
马立志目光闪烁。
“三老太爷,您这么说……”
“你就说有没有?”
“没有!”
马立志回答的很干脆。
说话要凭良心,李家台子不欺生,李家人更不欺生。
像李家台子这样的村子,一家一户大姓报团的,外姓人想要在村里立足,往往非常困难。
像大鱼淀,一多半人都姓何,外姓人全都过得小心翼翼。
“没有就好,立志,你们爷俩是不是有啥事瞒着,能不能给三老太爷透个底。”
马立志耷拉着脑袋,半晌没开口。
三老太爷也不急,李学庆想说话,还被他给拦下了。
“不急,你好好想,啥时候想通了,啥时候说,今天不想说,你就先回去。”
马立志闻言抬起头。
“三老太爷,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