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璟怀面色微微一沉,怒喝一声道:
“他们敢,这蓉儿好歹是咱们宣平侯府出去的,谁敢舞到她的面前,给她添堵,便是未把爷放在眼里,想要嫁给慕容琛当平妻,先问一问我手上的剑答不答应。”
此话一出,顿时惹得卓哥儿咧着嘴,哇哇大哭了起来。
估摸小家伙以为是祖父在凶他,顿时委屈得瘪瘪嘴,哭唧唧了起来。
傅璟怀一时之间手忙脚乱,着急地柔声哄了起来道:
“祖父不是骂你呢,我的小心肝,爷是在骂坏人,大坏蛋,卓哥儿乖,不哭——。”
他越哄,小家伙撅着小嘴哭得越来越凶猛了起来。
那哭声洪亮,哭得那叫一个撕心裂肺,好像受了极大的委屈似的。
到了最后就连双手双脚都忍不住猛然地四处乱蹬乱踹了起来。
那求救的可怜兮兮的小眼神时不时的往云绾身上瞟了过去,双手也不断地朝着云绾伸了伸。
惹得傅璟怀手足无措的赶紧地将孩子塞给了云绾,一脸自责道:
“怪祖父,都怪祖父,不该当着孩子的面发火,吓着卓哥儿了,都是祖父的错——。”
傅璟怀以前年轻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外头行军打仗。
因此家里的几个孩子,他嫌少亲自带过。
他也不知道怎么哄孩子,唯独自己的小长孙,他赋闲在家,平日里抱得也多一些。
云绾忍俊不禁地将卓哥儿抱了过来,轻轻地摇晃了好一会,小家伙这才止住了啼哭声。
傅璟怀这才微微松了一口气,叹息一声道:
“这哄孩子还是你们女人最拿手,我是拿这小屁孩半点法子都没有,瞧着这哭声惊天动地的,恨不得将整个屋顶都给震下来。”
“以后若是在战场上吼上一嗓子,还不得将敌军吓得屁股尿流啊,有你当年祖父的雄风,咱们宣平侯府总算是要出一个威风凛凛的大将军了。”
傅璟怀当年可是战功赫赫,令人闻风丧胆的大将军。
只是后来生的子女没有一个遗传他行武的基因,轩儿天生体弱,连骑马射箭都不太擅长。
瑾儿虽然懂一些骑射之术,对于剑法也略知一二,但是谈不上精通,以文为主。
阳阳就更加不用说了,京城有名的玩世不恭的纨绔子弟一个,文武都不行。
他心里唯一的遗憾就是百年之后,宣平侯府不能出一个能御敌抵抗千军万马的大将军。
到时候他便将兵符交由到他的手上,由他代为掌管侯府的兵马。
如今瞅着小长孙如此洪亮震天响的哭声,就知道日后长大了,肯定是个当将军的好苗子。
云绾闻言,忍不住微微抽了抽嘴角道:
“侯爷怎能因为一个孩子的哭啼声就能轻易断定这孩子是不是未来当将军的好苗子,未免也太草率了吧。”
“莫不是侯爷如今能统领千军万马,立下赫赫奇功,就是因为小时候这哭啼声响亮不成。”
傅璟怀点了点头道:
“可不是呗,当初我娘说,生我的时候,这哭声惊天动地的,恨不得震破了整个侯府,当时我爹说因为我这副大嗓门。”
“天生就是当将军的好苗子,后来果不其然,瞧瞧爷生的轩儿和瑾儿,各个都是文质彬彬的,嗓门不大,怎么当将军吓唬震慑住敌军。”
云绾看了侯爷一眼,瞧着侯爷,平日里本来就冷着一张脸,就跟个冷面阎王似的。
要不然侯府的几个子女怎么会都怕他,若是发怒,更是惊天地泣鬼神。
瑶儿和轩儿被她娇惯得不成样子,屡次顶撞忤逆她,但是却不敢在侯爷面前造次。
难怪这卓哥儿刚才会被他凶得哭唧唧了起来。
刚开始云绾在他身边侍奉的时候,其实心里还是有点怵他怕他的。
只是日子久了,知道侯爷也就是天生的冷漠面瘫脸,其实就跟纸老虎一样,面冷心热。
***
半月后。
这一日,几位姨娘如往常一样,给夫人宋氏纷纷请安行礼。
此刻,香梅面色冷淡的扫了一眼云绾,微微皱眉道:
“哟,我听闻这湄娘回娘家至今还未归呢,云妹妹你这个当婆母的也不赶紧的将她给接回来,这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你这个当婆母的平日里苛责怠慢了自己的儿媳妇。”
“这才惹的湄娘一气之下回了娘家,毕竟这湄娘已经嫁入了咱们侯府,总是待在娘家也不像话,难免会惹出一些闲言碎语出来,到时候丢的也是咱们侯府的脸面。”
旁边的夏姨娘也跟着阴阳怪气地附和了一句道:
“可不是呗,整个侯府谁不背地里议论湄娘是个乖巧懂事的好儿媳啊,当初姐姐生了病,缠绵病榻之时,这湄娘大着肚子也尽心尽职地给姐姐侍奉汤药,从来未曾敢怠慢半分。”
“若不是你平日里对湄娘总是挑三拣四的,让湄娘受了莫大的委屈,这湄娘能灰溜溜地跑回娘家这么长的日子也未归吗?”
“就算不为轩儿着想,也该想想卓哥儿了,他还这么小,怎么能离开亲娘的身边,所谓都是一家人理应和气生财,姐姐还是赶紧的想法子将人给接回来。”
柳姨娘瞅着她们你一言我一语,一番幸灾乐祸的模样,顿时气不打一处来,讥讽了一句道: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这湄娘自个甩脸子未曾经过夫家许可,便擅做主张地回到了娘家,哪有当婆母的亲自将儿媳妇接回家的道理,这不是变相在打云姐姐的脸。”
“莫不是日后你们的儿子娶了媳妇,到时候跟自己的儿子闹了矛盾,气咻咻地跑回了娘家,你们也能委下身段将自己的儿媳妇给接回来不成?”
“再说,这女子一旦嫁了人,便理应以夫为天,相夫教子,更要遵从三从四德,像湄娘这般不懂规矩的姑奶奶,咱们侯府不要也罢。”
旁边的香梅冷哼一声,不冷不热道:
“瞧,柳妹妹这话说得,我们当长辈的还不是盼望着轩儿和湄娘小两口能将日子过好啊,哪有长辈劝离不劝和的,毕竟都是一家人理应以和为贵,和睦共处才是。”
“莫不是你们真希望他们小两口为此闹矛盾,分道扬镳,走到闹和离的地步,或者说让轩儿把湄娘给休了啊。”
“卓哥儿还这么小,你们忍心让卓哥儿小小年纪就母子分离,这身为长辈理应大度宽宥一些,对晚辈多加包容,莫要为此斤斤计较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