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赵朗的条件,徐大茂心里头直骂街,但脸上却露出了无比坚定的神情。
拍着胸脯说道,“你放心吧,从现在起我派人白天晚上定时定点的巡逻。”
“都是乡里乡亲的,相互帮忙也是应该,我保证不会再出一点差错。”
“口说无凭,咱们还得留些真凭实据。”赵朗做事情向来认真的,所以说话的功夫已经从口袋里掏出了钢笔。
接下来真就让徐大茂写下了保证书,等他签了字按了手印这才满意。
到最后徐大茂的脸都黑透了。
眼看着赵朗带着他们村的几个村民离开之后,使劲的跺着脚咒骂,“混账东西,跑到我们村装大尾巴狼来了,今天这个事老子跟你没完!”
“等我哥回来的,非弄死你不可。”
赵朗脚步轻松的往回走。
身边跟着的几个村民都对他连连夸奖,“还得是你呀赵朗,有了这张保证书,咱以后就不用担心芦苇荡会出什么差错了。”
“以前赵明德当队长的时候,咱们七里屯根本就没有这么硬气过。”
赵朗知道,这帮人话里的意思还是要让自己当队长。
但他故意假装听不出来,根本就不接这个茬。
眼看着快要到村子了,赵朗开口说道,“明天一早你们几个帮忙组织组织,让家家户户都带上工具去芦苇荡,把那些芦苇都给割了。”
“收回来之后就在生产队前面的那片空地堆好,至于做什么用以后再说。”
看着几个村民脸上疑惑的表情,赵朗又补充了一句,“明天出工出力的人不给工分,但是管一天三顿饭,顿顿都有肉,管饱的那种。”
一听这个村民们顿时欢呼了起来。
工分一天累死累活才挣几个,半两肉都买不着。
结结实实的吃三顿都有肉的饱饭,这才划算呢。
众人纷纷表示一定圆满完成任务,接下来就欢天喜地的回去张罗了。
赵朗现在已经打算好了,芦苇收回来简单处理过后,接下来就组织村民们编织草席或者是其他的东西。
只要是实用的,能够快速销售出去的都可以。
至于销路完全不用发愁,山神庙的市场就能帮得上忙。
回到家之后把自己的想法简单跟姐妹俩说了一下。
沈秋雪非常的兴奋,拍着手说,“那敢情好啊,以后我和我姐也不用去别人生产队干活了,编草席我们会。”
“另外咱们生产队的人也都有活干,有钱赚,不用饿肚子了,到时候大家都得感谢姐夫你呢。”
沈明月则是有些担忧,“能行吗,前两年还吃大锅饭呢,虽然现在政策有点松动,但是你这么长,万一让人揭发检举了怎么办,毕竟现在是你个人在做主,这买卖说到底是属于你自己的。”
赵朗笑着安慰,“这个也不用担心,咱们一切都悄悄的进行,只找可靠的人来干活,我相信谁也不愿意砸了自己的饭碗。”
“毕竟现在这个年头,每天能吃上两顿饱饭,到了月底还能剩点钱,做梦都得笑醒吧?”
“另外,如果咱们这里真的来了新的生产队长,我想办法协调沟通就是了,没有谁会跟钱和粮食过不去的。”
沈明月点头,“你是这个家里当家作主的人,我们都听你的。”
“明天一早我们就起来做饭,保证让大家吃饱吃好。”
累了几天,赵朗终于能够睡个安稳觉,几乎是刚进被窝就睡着了。
一直到第二天早上,被一阵吵吵闹闹的声音给弄醒了。
隐隐约约的听到,自家门口甚至是房后都有不少人在说话。
“啥情况啊?”赵朗往院子里看了一眼,天这会儿都还没有亮透呢。
姐妹俩正在做饭,一个大锅熬粥,另一个锅里则是烙着里面带肉馅的油饼,整个院子里都是香气四溢。
这个时候沈秋雪回了一句,“你忘了,你昨天不是要找人帮忙收芦苇吗,咱生产队的人得到了消息差不多都来了。”
“我刚才在门缝里往外看了一眼,再加上屋后的,少说也得三四十个人。”
赵朗揉了揉脑袋,“这么积极吗?”
披上外套穿过院子来到门口把门打开。
大量的村民一窝蜂的涌了过来,“赵朗,我报名,我先来的。”
“明明是我先来的,你们还要不要点脸啊,都别跟我抢,我干活最勤快了!”
村民们都在毛遂自荐,生怕落后一点点就失去了机会。
如赵朗昨天所预料的一样,大家伙对于公分什么的并不太过在意,只想着这一天能够吃饱吃好。
出点力根本就不在话下。
反正现在村子里也没有生产队长管着了,更没有活干。
跟着赵朗才是正道。
赵朗大概看了一下,基本上村子里的壮劳力来了一大半,而且陆陆续续的还有更多的人拿了工具往这里凑。
清了清嗓子说道,“大家不用着急,紧张。”
“只要是愿意干活,不偷懒的我这里都欢迎。”
“有一个算一个。”
众人听到这里都松了一口气,也终于不再争争抢抢的了。
赵朗发现人堆里面还有不少女同志,看样子也是被诱人的条件给吸引了过来。
“那啥,来几个帮忙做饭的。”赵朗从自家邻居里面选了几个手脚麻利的妇女叫到了院子里。
让这些人帮忙两姐妹做饭,而她们俩则是可以给来干活的村民写名字登记。
一切都要正规化,正好也可以让两姐妹实际演练一下之前所学到的文化知识。
等名字登记完,饭也彻底做熟了。
赵朗把手一挥,“开饭,吃饱了好干活。”
村民们每人一大碗厚厚的杂粮米粥,外加两个裹着肉的油饼,每个人都吃的眉开眼笑。
这样的伙食,他们已经很久没敢想象过了。
一个个都赞不绝口,表示干活的时候一定会拼尽全力。
赵朗估摸着,这么多人干活用不了一天就能把整片芦苇荡所有的芦苇都收回来,肯定耽误不了事儿。
正跟村民们吃着聊着,突然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清脆的铃铛声。
是时下非常流行的自行车铃铛。
村子里面很少见自行车的。
赵朗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了一眼。
正好看见一辆半新不旧的自行车靠近了吃饭的人群,车上的人已经跳了下来。
是一个穿着朴素,但腰背挺直,挺有精神的年轻女人。
“这是,谁家亲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