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上归城。
胡正图此时已经接到了来自于关中的求援信。
其实他对于如今的天下局势,是中立的,不然的话,他也不可能到现在没有任何动作,他其实支援关中地区还是很容易的,因为雍州和并州都和他的秦州接壤。
无论是出击并州的刘成,还是出兵打击雍州的李俊那都是很轻松的。
但是他没有任何动作,更没有官宣过为杨瑜的一方,原因也很简单,他是个墙头草,他看不清谁最后能赢得这场胜利。
另一方面,他秦州贫苦,如果他真的直接站在杨瑜这一方,他需要直面刘成。
但是他也不敢得罪杨瑜,原因也很简单,杨瑜提拔了他,如果他反对杨瑜的话,那么别人会在背后指着他的脊梁骨说话的,说他忘恩负义的。
在官场混,这提携之恩,可以说是十分大的恩情,仅次于父母的养育之恩。
如今杨瑜的信已经到了他面前了……他看着信,沉默了一会,然后看向送信的使者说道:“承蒙垂询雍王之事,在下虽知其详,却实在难以为力。”
“雍王于我有知遇之恩,昔日提携之情,没齿难忘。若有能力相助,自当挺身而出,万死不辞。”
“然您亲赴秦州,想必已亲眼目睹秦州此间境况……如今的秦州对此也是已经自身难保。即便有心驰援雍王,亦无可用之兵……只能徒叹奈何,还望您体谅在下的难处。”
使者听完胡正图的话后沉默了,本来他还来之前,还是信誓旦旦的,因为雍王对胡正图有提携之恩,其次皇甫诞和他的私交是十分好的,如今已经拉下脸来,让你驰援了,你是没有拒绝的理由的。
即便这个胡正图要拒绝,他也想到了与自己舌辩,从而说服胡正图。
但是来到秦州之后,他对如今的这个求援是不抱任何信心了。
因为如今的秦州发生了旱灾,有十万流民……
虽然秦州属于匮乏的地方,但是他是战略要地,这个地方是有很多战略存粮的,如果胡正图开仓放粮的话,那么这个灾情是能轻而易举的化解的。
但是胡正图治理下的秦州,是属于腐败到底的地方了,粮仓里的粮食根本没有多余的粮食救济灾民……
你不救济灾民,那也就算了,而胡正图却想利用这个灾情发一笔大财……
一方面他想洛阳,要求给他赈灾款,而洛阳当时也给了他赈灾款,当时执政的是杨修,当时的杨修还是想做点事情的,听闻有灾难了,他肯定就救灾呀,所以他拿了一笔钱和粮食,给了秦州。
但是给了秦州这笔钱后,他杨修就不管了,在他看来,给了秦州这些钱和粮食,那么灾情必然是可以被遏制的。
当然这是从正常的角度来讲,钱和粮食到了灾民的手里,那么灾情必然缓解了,大家有吃的了,还会生什么乱子?而且还会高呼洛阳城的执政者们万岁,万岁,万万岁!
但是胡正图拿了赈灾款后,并没有发下去,因为在胡正图看来,这些钱和粮食,给灾民,那太浪费了……
当然这不算晚,因为胡正图想以此来发一笔大财,那么他在秦州做起来了人口买卖……
也就是说,想吃饭,那就得卖儿卖女,甚至自己卖身,签下各种奴隶协议。
一些灾民为了活下去,的确签下了这种协议。
当然正常的买卖交易,在这个时代也算不上什么稀奇的问题,问题是胡正图看着这些人,都是手无寸铁的人,那么他则开始掠夺起来人口了。
而这些人口被抓起来,好点的是当壮丁,而惨烈的那就是被杀了,挖心娶肾,以此来制成大补的药材。
毕竟在上层社会里流传这个一个谣言,那就是吃什么补什么……而且吃心,喝脑,还能延年益寿。
这个行业可以说是十分暴利的一个行业,而胡正图正是看到了这个行业,十万灾民,在他眼里,那都是赤裸裸的金钱呀。
但是在这些灾民里有一个人叫‘齐万敌’,他不愿意卖儿卖女,但是他还想吃饭……他也不要想看着自己的人,被掠走。
齐万敌是北方蛮族的一个小族长,其族群大约有一百来户,在北方是混不下去了,带着部族来到秦州,希望能在这里发展下去,毕竟都说帝国富饶……
但是到了帝国之后,他发现,这一切都是假的,首先他带来的牛羊,全部被当官的给掠夺了,而且还抢夺他部族子民……
而齐万敌看到这个情况后,那是不愿意了,立马反击,杀了官兵……
随后他大手一挥,聚集起来了数千个灾民,然后攻破了秦州的陇西郡的襄武城。
然后齐万敌那也是一个猛人,攻破了襄武城后,他杀城主(县令),然后开仓放粮,当灾民们得到了齐万敌的英勇事迹后,纷纷来投靠他……
然后齐万敌五天的时间内,直接拿下了秦州陇西郡四城,同时把陇西太守给斩杀了。
如此之下,灾民们投靠齐万敌的人更多了,一个月的时间,聚集起来了五万流民。
胡正图得到这个事情后,必然是派兵镇压,但是他轻敌了,或者说,他根本没有把齐万敌放在眼里,他的平叛军被打败了……
如此之下,齐万敌的名声更是大振……
这个时候胡正图所想的,那必然是求援,给朝廷上书,但是此时的朝廷已经换成了杨乂了,而杨乂忙着争权呢,自然是没有时间理会胡正图。
而齐万敌拿下陇西郡后,则开始大举攻伐秦州的城池,很快席卷了半个秦州。
而秦州的世家们,看到这个情况,那也是坐不住了,毕竟齐万敌每攻破一个地方,那就是杀世家,抢夺其财物,粮食,然后救灾……
所以这个时候他们也团结起来了,围绕着胡正图与齐万敌展开了一场大战。
齐万敌大败,势头则破了,从进攻变成了防守。
毕竟齐万敌这里都是流民军,而对方那是训练有素的帝国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