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书房里,烛火已经燃到了第三根。灯芯在油盏中噼啪作响,细微的爆裂声像是某种不耐烦的催促。窗外,夜色浓稠如墨,唯有远处巡夜更夫的梆子声,偶尔穿透寂静,提醒着时辰的流逝。而我的眼前,却是另一片更加汹涌、更加混沌的“海洋”——来自四面八方的情报汇总之海。

竹简、绢帛、经过特殊处理的薄纸,甚至还有几片刻着潦草字迹的木牍,层层叠叠地堆满了我的长案。它们来自邺城、来自许都、来自官渡前线的大小营寨,来自潜伏在袁曹两军内部的“眼线”,来自往来的商贾、流民,甚至来自敌方刻意散播的谣言。每一份都可能蕴藏着决定性的信息,也可能是一个精心布置的陷阱。

我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试图驱散那股几乎要将人吞噬的疲惫感。自从“织网”行动全面铺开,尤其是官渡前线战事日益胶着之后,涌入玄镜台的信息量便呈几何级数增长。貂蝉的加入,确实极大缓解了初步筛选和整理的压力。她心思缜密,过目不忘,对人情世故的洞察力更是惊人,已经能将海量的情报按照来源、地域、时效进行初步归类,并标记出明显的疑点和自相矛盾之处。她就像一位技艺精湛的渔妇,将最初捕捞上来的鱼虾进行分类拣选,剔除掉明显的杂物和死鱼。

然而,真正困难的,是分辨那些看似鲜活、实则内藏毒钩的“鱼”;是解读那些语焉不详、暗藏玄机的“鱼语”;是从无数细碎、矛盾的“鱼鳞”中,拼凑出水下巨兽的真实轮廓。这份最终的辨析、判断与决策,仍然沉甸甸地压在我的肩上。

就如此刻摆在我面前的两份截然不同的报告。

一份来自我们安插在曹军粮秣转运线上的一名“田鼠”(底层线人代号),他冒险传递出的消息称:近日抵达前线的粮草车队络绎不绝,营中士卒伙食尚可,甚至偶有肉食犒劳,曹操本人亦多次公开宣称粮草充足,足以支撑长期作战,军心看似稳定。这份报告的细节颇为具体,甚至描述了押运粮草的兵士神态轻松,不似匮乏之状。

而另一份报告,来源则更为隐秘,是我们渗透进袁军高层的一位“寒蝉”(高级别线人代号)转述的,据说是从一名被俘后又设法逃回的袁军低级军官口中得知,他在被曹军俘虏期间,曾被迫参与修筑工事,期间多次听到曹军的民夫私下抱怨口粮不足、徭役繁重,甚至有小规模的骚乱被强行压下。报告中还提到,曹军后方,尤其是靠近兖州、豫州的几个郡县,征发民夫的力度空前,怨声载道,似乎后勤压力极大。

粮草充足,士气高昂?还是后方不稳,民怨沸腾?

两条信息,指向截然相反的判断。哪一个更接近真相?或者说,它们各自反映了真相的哪一个侧面?

我闭上眼睛,脑海中飞速运转。

首先,分析来源。“田鼠”身处一线,观察到的或许是曹军刻意营造的表象。曹操用兵,虚虚实实,深谙心理战。在前线展示充足的补给,既可以稳定己方军心,也可以迷惑敌人,诱使袁绍误判,不敢轻易发动持久战。这完全符合曹操的行事风格。

其次,“寒蝉”转述的情报,虽然是二手信息,但来源是底层的曹军民夫和被俘后逃脱的袁军军官。这些人所接触的,往往是未经粉饰的真实情况。后方民夫的抱怨、小规模的骚乱,这些细节更难伪造,也更符合大规模长期战争下后勤必然紧张的逻辑。官渡之战旷日持久,双方投入兵力极巨,曹操以相对弱势的国力对抗兵强马壮的袁绍,后勤压力不可能不大。

但是,也不能完全否定第一份报告。或许曹操确实集中了资源,优先保障了前线主力部队的供给,以维持战力?而后方的压力,虽然存在,但还在可控范围之内?或者,第二份报告中民夫的抱怨,是被袁绍方面捕捉到并加以放大的信息?毕竟,散布对手内部不稳的消息,也是情报战的常用手段。

交叉验证。我翻找出近期关于兖、豫两地民情、税收、以及官员调动的其他零散报告。确实有几份提到了地方官府加紧征粮、征丁,以及小股流民的出现。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大规模动荡,但侧面印证了后方压力增大的可能性。我还调阅了关于曹军近期战术变化的报告,发现他们似乎更倾向于速战速决,避免陷入消耗战,这与粮草可能存在隐忧的推断并不矛盾。

再者,动机。曹操释放“粮草充足”的假消息,动机明确。袁绍方面得知曹军“后方不稳”,自然也会加以利用,甚至可能主动炮制、传播类似消息,以动摇曹军军心,坚定自身相持的决心。

那么,真相可能是什么?

我倾向于认为,曹军的粮草,尤其是前线主力的供给,目前或许尚能维持,甚至可能在某些节点表现出“充足”的假象,但其整个后勤体系,已经承受着巨大的、接近临界的压力。后方民怨是真实存在的,只是被强力压制着,尚未爆发成燎原之火。曹操的“粮草充足论”,更像是一种策略性的宣传和自我打气,而非客观事实的全部。

这个判断,将直接影响我对战局走向的预测,以及给主公刘备的建议。如果曹操后勤真的存在巨大隐患,那么袁绍只要能坚持下去,胜算就会增大。但如果袁绍被曹操的“充足”假象所迷惑,或者内部也出现问题(事实上,关于袁绍内部派系争斗、粮草同样紧张的情报也堆积如山),那么战局就更加扑朔迷离。

这只是冰山一角。

案头上,还有关于袁绍试图联络刘表、孙策(虽然孙策已死,但消息传递有滞后)的情报;有关于曹操暗中加固许都防御,似乎担心后院起火的密报;有关于关羽在曹营中微妙处境的各种传闻;甚至还有远在西凉的马腾、韩遂异动的风声……

每一条信息,都像是一根丝线,或真或假,或粗或细,交织缠绕,构成一张覆盖天下的迷网。而我,就坐在这张网的中央,试图理清每一根丝线的来龙去脉,辨别它们的真伪,感受它们的震动,从而判断猎物的位置、大小,以及织网者自身的安危。

这项工作,耗费心神之巨,难以言喻。常常,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细节,需要反复推敲、验证数日;一个错误的判断,可能导致满盘皆输。精神需要时刻保持高度紧张,如同在悬崖边行走,一步踏错,便是万丈深渊。

我拿起一份由貂蝉初步整理、标注了可信度评级和关联信息的简报。她的字迹娟秀工整,批注清晰扼要,确实为我节省了大量时间。她就像一个可靠的副手,将纷乱的素材初步塑形,让我可以更专注于核心的雕琢与打磨。我们之间的信任,也正是在这日复一日、夜复一夜的共同工作中,在对每一份情报的反复推敲和讨论中,悄然建立起来。她开始理解玄镜台运作的逻辑和残酷,我也愈发认识到她那隐藏在柔媚外表下的惊人智慧和韧性。

但此刻,面对这信息的洪流,我依然感到一种深深的孤独。最终的判断,必须由我做出;最终的责任,必须由我承担。

我深吸一口气,将那两份关于曹军粮草的报告并排放在烛光下,拿起笔,开始在空白的纸张上绘制分析图,列出支持与反对的证据链,评估各种可能性发生的概率……

夜还很长,官渡的风云变幻,正通过这些无声的文字,在徐州这座偏安一隅的城池深处,掀起惊涛骇浪。而我,必须在这片波涛中,为玄镜台,也为主公,找到那条通往未来的,最准确的航线。

VIP小说推荐阅读: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亿万盛宠只为你水浒:狗官,你还说你不会武功?奋斗在沙俄神三群聊:三国史上最强太子爷三国小术士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七界武神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宠妻无度:金牌太子妃汉明凤逆天下北月篇我对恶魔果实没有兴趣特种兵之王都市夜战魔法少男(库洛牌的魔法使)丛林战神流氓帝师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诸天王座惭愧惭愧,小爷天生富贵医统江山国公凶猛完美世界之武魂盛唐华章邪王宠妻:腹黑世子妃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袁燕明末求生记开局捡漏美娇妻,乱世造反当皇帝大唐小闲王大秦从挖地道开始重生小丫鬟,只想安稳一生大秦:寒门小娇妻英雄恨之帝王雄心黑铁之堡我要做皇帝启龙图:我在敌国当皇夫摄政王明骑三国:刘备前脚刚走,我就来青州天幕:刷朱棣自白,老朱红温了!我老婆大宗师,这谁不躺平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你是明珠,莫蒙尘大唐:小兕子的穿越生活带着系统来大宋皇后,你也不想皇上丢了江山吧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VIP小说搜藏榜:阿斗权倾天下:我被皇帝偷听心声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史上最强太子爷天皇大帝之老婆是武瞾水浒:狗官,你还说你不会武功?体验人生角色之系统:放开一点庶门医香,邪医世子妃隋唐君子演义落榜当天,娶了个首富千金小娇妻三国最强短命鬼大唐广播站2我在大唐种土豆重生:回到1937大唐放歌盛宠“病弱”妃大唐好先生精灵:开局捡到重生伊布崇祯太子寒门书生,开局忽悠个便宜小娇妻光武风云之双鱼玉佩血药世家震惊!大婚当日,你给我送个孩子?超神特种兵王我在古代皇宫混大唐小闲王或许是美好世界1895淘金国度试练东汉后手星河霸主穿越古代当东家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乱世边城一小兵世子好凶后汉英雄志护国骁骑汉末豪杰这太子妃不当也罢寒门科举小懒娃都市之超品战神纨绔小妖后我代阿斗立蜀汉不灭阳帝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刚穿越,就在敌国公主床上汉末之王道天下战国之平手物语血雨腥风逆天行从原始部落到清末
VIP小说最新小说: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原始时代的崛起之路千年一瞬白发如月汉阙惊澜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从死囚到统帅大楚风云传悍卒!从壮丁开始逐鹿中原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中年废材的一百零八条穿越人生路科举:染布郎之子的状元之路这个逍遥侯明明超强却过分咸鱼大明熥仔古今倒卖爆赚万亿,缔造黄金帝国汉末许褚:开局坐断东南风起荆南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三国:我截胡刘备成大哥大秦:九皇子生崽成瘾,赵姬乐了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这些列强,欺朕太甚长安新火穿越大明,让大明屹立山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