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太极殿的烛火如繁星坠案,将案上那幅丈许宽的辽东舆图映照得脉络分明。乌苏里江的蜿蜒、长白山的巍峨、辽水的奔腾,皆在细密的墨线间流转。李世民身着玄色龙袍,指尖自辽水上游的柳城划过,经新城、盖牟城,最终落在平壤旧址,指腹摩挲着图上标注的“高句丽故都”四字,目光沉凝如渊。

收复辽东的庆功宴已散三日,丹陛之下的歌舞声、贺喜声犹在耳畔,可这位大唐天子的心思,早已从庆功转向了治疆。他深知,刀锋能劈开敌营,却劈不开乱世留下的疮痍;战旗能插上城头,却插不进百姓心中的安稳。辽东这片土地,自隋末以来便饱经战火,高句丽的苛政、战乱的劫掠,早已让此处千里萧条,白骨露于野。若不能尽快定下长治之策,今日收复的疆土,明日仍可能复归动荡。

侧席之上,长孙皇后身着素色宫装,手中捧着一卷泛黄的《辽东风物志》,书页间夹着数张细麻纸,上面用朱砂笔标注着密密麻麻的小字。她目光掠过舆图,时而将麻纸与舆图比对,时而轻声呢喃:“此处是辽河冲击平原,黑土层厚达数尺,乃天赐良田;彼处近鸭绿江,可引江水开渠,灌溉两岸;还有这处,位于辽水与松花江交汇处,扼守水陆要冲,当设驿站连通营州,再转道幽州入中原。”

她的声音轻柔却坚定,如春雨滴入池沼,恰好打断了李世民的沉思。“陛下,”长孙皇后抬起头,将《辽东风物志》置于案上,指尖点向平壤旧址,“辽东要稳,需先立纲纪。无纲纪则权柄散乱,无权威则蛮夷窥伺。依臣妾之见,可仿安西都护府例,在此设安东都护府,总领辽东军政庶务,集兵权、行政权于一体,方能震慑四方部族,统御这片新收的疆土。”

李世民闻言眼中精光一闪,与长孙皇后的目光在空中交汇,彼此都看到了对方心中的笃定。他抬手抚过御案边缘的雕花,沉声道:“正合朕意。安西都护府镇抚西域三十六国,如今已见成效,辽东之事,依此例而行,最为稳妥。”他稍作沉吟,脑海中闪过一众将领的身影,最终定格在那个身着白袍、勇冠三军的身影上,“薛仁贵勇谋兼备,此次征辽东,他率军袭扰高句丽粮道,攻克扶余城,战功赫赫,且其治军严明,体恤士卒,深得军心。就让他任安东大都护,节制辽东诸军,兼领都护府政务。”

旨意传出太极殿时,薛仁贵正在长安城外的军营中操练士卒。听闻内侍传召,他来不及卸下身上的明光铠,只匆匆擦去脸上的汗水,便跟着内侍疾驰入宫。甲胄上未干的汗渍与征尘交织,在宫道的石板路上留下淡淡的痕迹,那是属于战场的印记,也是他领受新命的底气。

丹陛之下,薛仁贵单膝跪地,甲叶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臣薛仁贵,叩见陛下!”他声音铿锵,如金戈相击,丝毫不见疲惫。

李世民望着阶下这位年轻将领,见他虽面带风霜,眼中却燃着炽热的光,心中愈发满意。“薛卿,”李世民的声音透过大殿的空旷,落在薛仁贵耳中,“辽东新定,需得良将镇守。朕命你为安东大都护,持节统领辽东诸军,总领都护府一切事务。此去任重道远,你可敢接?”

薛仁贵猛地抬头,目光灼灼地望向御座上的天子,想起征辽东时,那些与自己并肩作战、最终埋骨异乡的弟兄——他们有的死于高句丽的箭矢,有的殁于严寒的风雪,临终前最盼的,便是能看到辽东安定,百姓归田。一股热流涌上心头,他重重叩首,额头撞在青石板上,发出沉闷的声响:“臣定不负陛下所托,不负弟兄们的血!此生必守好这辽东寸土,让大唐的旗帜永远飘扬在长白山巅!”

待薛仁贵领命退下,太极殿内复归沉静。李世民重新将目光投向舆图,指尖落在靺鞨部族的聚居地,语气骤然转厉:“此次征辽东,高句丽纠集靺鞨部族为羽翼,其中三千靺鞨骑兵本是胁从,却助纣为虐,多次袭扰我军粮道,更在沿途残害辽东百姓,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此等顽劣之徒,若不严惩,何以安抚民心?何以震慑其他部族?”

长孙皇后闻言,眉头微蹙,却并未直言反对。她知晓李世民的心思,乱世用重典,尤其是在这人心未稳的新附之地,若对作恶者姑息,便是对良善者的不公。只是她转念一想,又轻声道:“陛下,靺鞨部族分支众多,此次助高句丽者,仅是其中一部。若能区分对待,严惩首恶,宽恕胁从,或许更能分化部族,让其余靺鞨部落心悦诚服。”

李世民沉吟片刻,点了点头:“皇后所言极是。传朕旨意,将那三千靺鞨骑兵中,经查实手上沾有百姓鲜血的为首者三百人,押至辽水之畔正法,以儆效尤;其余两千七百人,免去死罪,贬为屯田户,发往辽东各地,与中原移民一同垦荒,以劳役赎罪。”

三日后,辽水之畔寒风呼啸,卷起岸边的枯草与碎石,拍打在押送犯人的唐军甲胄上,发出沙沙的声响。三百名靺鞨骑兵被绳索捆绑着,跪在冰冷的河滩上,往日里纵马驰骋的骄横早已荡然无存,面对奔腾东去的辽水,一张张黝黑的脸上写满了恐惧。

薛仁贵身着玄甲,手持虎头枪,立于河畔高台上,目光如刀,扫过台下这些曾与自己为敌的人。他身后,唐军将士列阵肃立,甲胄在寒风中泛着冷光,无声地彰显着大唐的威严。“大唐恩威并施,”薛仁贵的声音透过寒风,清晰地传入每一个靺鞨人的耳中,“陛下念及尔等多是被高句丽胁迫,本欲从轻发落。可尔等不知悔改,屡犯天条,残害无辜百姓,此等罪孽,非一死不能赎!今日伏法,皆因自取!”

话音落,他手中虎头枪猛地一劈,直指江面。早已待命的刽子手们齐声大喝,刀光如练,在阳光下闪过一道寒芒。随着此起彼伏的惨叫,鲜血染红了岸边的碎石,顺着水流汇入辽水。奔腾的江水裹挟着血丝向东而去,仿佛在涤荡这片土地百年来的血腥与戾气。而远处,那两千七百名免于死罪的靺鞨人被唐军看管着,目睹了这惨烈的一幕,一个个垂首敛目,再无半分桀骜。

处理完军务,长孙皇后此前提出的经济移民之策,被正式提上了朝堂议事日程。这日早朝,户部尚书捧着一卷厚厚的章程,躬身奏道:“陛下,皇后娘娘所拟《辽东移民垦荒章程》已修订完毕。章程中载明,辽东黑土肥沃,虽因气候寒冷,一年仅一熟,但其亩产远超中原沃野,种粟可收三石,种麦可收两石有余。若推广新作物,产量或可再增。”

长孙皇后立于珠帘之后,补充道:“臣妾已命人从西域引入土豆、玉米种子,此两种作物耐旱耐贫瘠,且产量极高,最适合在辽东推广。依章程规划,可迁中原无地、少地农户前往辽东,每户赐良田二十亩、宅基地一亩,免赋税三年;另派户部农官、工部工匠同行,农官传授新稻种植之法、新作物培育之术,工匠则指导百姓打造适配辽东地形的农具,开凿水渠。”

李世民接过章程,展开细看。只见上面不仅详细划分了屯田区域、规划了水渠走向,甚至连农具的样式、驿站的间距、移民的安置流程都画得清清楚楚,标注得明明白白。小到移民途中的粮草供给,大到新村落的布局规划,无一遗漏。他越看越赞,忍不住笑道:“皇后这章程,比户部的册子还要周详,真是费心了。”

当即,李世民准奏,命老将张士贵负责移民事宜。张士贵领命后,即刻派人前往中原各州府张贴告示,又让说书人在市集上讲辽东的黑土地如何肥沃、朝廷的政策如何优厚。“告诉百姓,”张士贵对着下属叮嘱道,“辽东不是世人眼中的苦寒之地,是能种出金疙瘩的好地方!只要肯下力气,三年便可置下家业,子孙后代都能衣食无忧!”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飞遍了中原各州。彼时,中原历经战乱后人口渐增,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许多农户无地可种,只能依附豪强,受尽盘剥。如今听闻朝廷赐田免税,还派专人指导耕种,顿时激起了无数人的向往。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的农户纷纷报名,不到一月,便集结了五千户、两万余人。

初秋时节,第一批移民在唐军的护送下,踏上了前往辽东的路途。长长的队伍中,有推着独轮车的农夫,有抱着孩子的妇人,有背着农具的工匠,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对未来的憧憬。经过近一个月的跋涉,他们终于抵达辽东腹地。

农官们早已在此等候,他们带着移民们辨识黑土的特性,教他们如何根据气候调整播种时间,如何开沟起垄以应对春涝。长孙皇后特意让人带来的土豆、玉米种子,被小心翼翼地播撒进黑土地里。起初,移民们还有些疑虑,担心这陌生的作物无法存活,可当看到嫩绿的芽苗破土而出时,所有人都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与此同时,薛仁贵在安东都护府下设巡检司,挑选精锐士卒组成巡检队,分赴辽东各地,打击流窜的盗匪,保护商旅往来。此前,因战乱频发,辽水之上鲜有商船敢行,如今随着巡检司的设立,治安日渐好转,中原的丝绸、铁器、瓷器顺着辽水而下,抵达辽东各城;而辽东的皮毛、人参、松子则逆流而上,销往中原。商船往来渐多,帆影点点,竟成了辽水之上一道新的风景。

驿站沿线,新的村落拔地而起。移民们用原木搭建房屋,用黑土开垦农田,清晨时分,炊烟袅袅升起,与唐军军营的号角声交织在一起;日暮时分,孩童们在村口追逐嬉戏,农夫们扛着锄头归来,脸上带着劳作后的疲惫,却也有着收获的期待。曾经的荒丘野岭,渐渐有了几分中原村落的热闹景象。

这年深秋,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一同抵达安东都护府。站在平壤城头,极目远眺,只见远处的田地里,农夫们正在收割成熟的粟米,金黄的谷穗压弯了禾秆,沉甸甸地坠在枝头;不远处的校场上,唐军将士正在操练,呐喊声震天动地,尽显军威;更远处的村落里,新盖的房屋鳞次栉比,烟囱里冒出的青烟在秋日的阳光下缓缓飘散。

长孙皇后轻轻靠在城垛上,望着这生机勃勃的景象,嘴角扬起一抹温柔的笑意:“陛下看,这辽东就像一棵新栽的树,起初根须未稳,枝叶稀疏,可只要用心浇灌,施以阳光雨露,定能扎下深根,长成参天大树。”

李世民伸出手,紧紧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衣袖传递过来,带着彼此的默契与安心。他望向南方,目光穿越层峦叠嶂,仿佛看到了长安的宫阙,看到了中原的沃野。“辽东稳,则东北安;东北安,则大唐宁。”他语气坚定,带着对未来的期许,“有此根基,百年太平可期。”

秋风掠过城头,吹动了两人的衣袂,也吹动了城楼下飘扬的大唐旗帜。赤红色的旗帜上,金色的龙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猎猎作响,像是在向这片土地宣告着新的主人,新的时代。

阳光下,辽东的黑土地泛着油亮的光泽,那是汗水浸润的颜色,是希望孕育的颜色。那些曾被战火撕裂的伤口,正被耕牛的蹄印一点点踏平,被百姓的笑语一点点缝合。远处,安东都护府的钟声响起,浑厚而悠长,穿越田野,越过河流,回荡在长白山与辽水之间,宣告着这片土地新的开始——一个属于大唐,属于太平,属于万代生民的开始。

而在这钟声之中,薛仁贵正站在都护府的衙署内,与属官们商议着来年的屯田计划;张士贵则在移民村落中,查看新修的水渠是否通畅;那些曾经的靺鞨屯田户,正跟着中原农夫学习耕种,脸上早已没了最初的惶恐,多了几分安稳与踏实。

百年基业,自此而定。辽东的故事,不再是刀光剑影的征伐,而是耕读传家的续写;不再是白骨露野的悲戚,而是炊烟袅袅的祥和。这一切,都始于太极殿上的那幅舆图,始于君臣同心的决断,始于千万百姓对安稳的向往。

VIP小说推荐阅读: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亿万盛宠只为你水浒:狗官,你还说你不会武功?奋斗在沙俄神三群聊:三国史上最强太子爷三国小术士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七界武神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宠妻无度:金牌太子妃汉明凤逆天下北月篇我对恶魔果实没有兴趣特种兵之王都市夜战魔法少男(库洛牌的魔法使)丛林战神流氓帝师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诸天王座惭愧惭愧,小爷天生富贵医统江山国公凶猛完美世界之武魂盛唐华章邪王宠妻:腹黑世子妃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袁燕明末求生记开局捡漏美娇妻,乱世造反当皇帝大唐小闲王大秦从挖地道开始重生小丫鬟,只想安稳一生大秦:寒门小娇妻英雄恨之帝王雄心黑铁之堡我要做皇帝启龙图:我在敌国当皇夫摄政王明骑三国:刘备前脚刚走,我就来青州天幕:刷朱棣自白,老朱红温了!我老婆大宗师,这谁不躺平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你是明珠,莫蒙尘大唐:小兕子的穿越生活带着系统来大宋皇后,你也不想皇上丢了江山吧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VIP小说搜藏榜:阿斗权倾天下:我被皇帝偷听心声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史上最强太子爷天皇大帝之老婆是武瞾水浒:狗官,你还说你不会武功?体验人生角色之系统:放开一点庶门医香,邪医世子妃隋唐君子演义落榜当天,娶了个首富千金小娇妻三国最强短命鬼大唐广播站2我在大唐种土豆重生:回到1937大唐放歌盛宠“病弱”妃大唐好先生精灵:开局捡到重生伊布崇祯太子寒门书生,开局忽悠个便宜小娇妻光武风云之双鱼玉佩血药世家震惊!大婚当日,你给我送个孩子?超神特种兵王我在古代皇宫混大唐小闲王或许是美好世界1895淘金国度试练东汉后手星河霸主穿越古代当东家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乱世边城一小兵世子好凶后汉英雄志护国骁骑汉末豪杰这太子妃不当也罢寒门科举小懒娃都市之超品战神纨绔小妖后我代阿斗立蜀汉不灭阳帝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刚穿越,就在敌国公主床上汉末之王道天下战国之平手物语血雨腥风逆天行从原始部落到清末
VIP小说最新小说:重生丰饶行者,开局明末救世洛神仙界篇我在大明当销冠神话三国:开局获得神级选择大唐中兴重生水浒:我刘备,再造大汉丐帮神丐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嗨!我是朱祁钰明末!苟在幕阜山脉造反烬余书:寒江洗冤录从少爷到皇帝魏砥针灸鼻祖涪翁传异世谋主:乱世定鼎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我在乱世靠积德建帝国躺赢的咸鱼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楚国一统华夏替兄洞房后,我反手掀了他的江山穿越古史之枫华红楼之百变奇瑛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我在大周是天子三国之:绝不谈恋爱林冲君科举:寒门毒士乱世,我以医术救天下重生成为李承乾河东与河西的故事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三国:西凉狼王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