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这孩子,他对沈云乐的心思就从没死过,以前沈云乐要嫁给裴淮之他便闹着要去抢亲,如今知道她被辜负回来休夫,更是激动得连夜求本宫去向陛下要赐婚圣旨。
不说沈云乐对他根本无意,便是有意,陛下也不会同意。
罢了,你派人去太傅府传个话,让南宣近几日多去王府陪陪五殿下。”
南宣那孩子向来稳重,只有他能管住安儿不做出出格之事了。
“是。”
……
沈国公府。
沈国公带着一双儿女回去之后,国公夫人宋听晚自是万分开心。
不是因为她封了什么公主,而是她休了裴淮之,总算让那负心之人得到了报应。
“乐儿,听泽儿说当初你落水伤了身子,娘亲特意让大夫给你开了补身子的药,你快喝了。”
沈云乐见到那黑乎乎的汤药,无奈扶额。
呜呜……回家是甜蜜的,但是是有负担的。
那便是娘亲一年四季安排的各种补药。
沈云乐祈求的望向沈国公与沈云泽,两人默契转移视线,表示爱莫能助,谁让他们已经是喝得够够的了。
沈云乐心里嘀咕道,没义气的家伙,既然你们无情就休怪我无义。
“娘亲,乐儿如今身子强壮着呢,都能打死一头牛了,说不定还能打赢大哥不用再补啦,应该让大哥补补,
还有爹爹,乐儿回来后爹爹整天忙里忙外的很是劳累,也应该补补。”
宋听晚笑道。
“放心吧,都有。”
话音刚落,三人皆成了苦瓜脸。
眼见下人又端来了两碗。
好了,这下一个都跑不掉了。
宋听晚见三人脸色这般,不紧不慢的端起一杯茶抿了口。
“怎么,都不想喝?”
三人立即摇头。
乖乖端起碗,大有一副壮士断腕的样子,捏着鼻子一口喝下,动作整齐划一。
宋听晚这才满意的放下茶杯。
最后,一家人其乐融融的说起今晚在宫中之事。
沈荷突然插嘴道。
“大哥,云乐如今回了京都,又被封为公主我知晓你们很是开心,但她休夫之事怎么说传出去都不好听,我这个做姑姑的也是担心,怕云乐日后很难再找到合适的人家。
璃儿自小是大哥与大嫂看着长大的,心性敦厚,若是云乐下半辈子有他照顾,你们也放心不是。
再说了,我家音儿不久后可是要嫁给摄政王的,届时璃儿再娶一个公主岂不正好双喜临门,以后他们定能在这京都荣光无限。”
话音刚落,宋听晚脸色顿时变得不好看。
“沈荷,你管的未免也太宽了些,休夫那是他裴淮之无用,与我们乐儿何干?你该庆幸你还是她姑姑,不然我现在就会将你扔出去!”
说完,气愤的拍了拍桌子。
沈云乐忙上前安抚,深深看了眼她这姑姑。
她这姑姑是爹爹的庶妹,靠着爹爹嫁给了林相,生了林清音与林清璃一双儿女。
但她却怕众人嘲笑她庶女的身份,而与沈家断绝了往来。
她的那双儿女更是见着她如陌生人一般,这也是她与林清音不熟的原因。
今日她还奇怪了,她这姑姑怎地会突然出现在沈府,当真是稀奇之事。
却没想到,是冲着自己来的。
也是,虽成了二婚,可现在好歹是公主,还有国公府的势力,多得是趋之若鹜之辈。
只是没想到她这姑姑,为此竟也不怕被笑话了。
沈云乐似笑非笑道,“姑姑这么说是怕我嫁不出去,还是怕京都中无一贵女愿嫁你的好儿子?
若是要靠他光耀门楣,那姑姑确实是没希望了,可若是只想要他成家,那你林府怕是人都装不下了吧?京都出名的花魁可都是你那儿子的好对象,
哦对了,或许姑姑你可以盼着这些花魁娘子给你多多生几个孙儿,说不定这里面就有有出息的,让你林家祖上沾光呢!就是不知道你那儿子还能不能生。”
整日流连花丛,说不定早就成了个不中用的东西。
这林家最让林相头疼的就是一双儿女竟天差地别。
一个是京都第一才女,百家求娶的盛况。
一个是京都第一纨绔,连狗见着都绕道走的万人嫌。
她儿子若想娶公主,皇室那些可不愿,这不就盯上自己了。
自己才被封为公主,知道的怕是只有林清音了,估计就是她撺掇沈荷来沈家求亲的吧。
果然,林清音远没看上的那般简单。
就这样的人,宋听晚听到要娶自己女儿,没立即扇她大嘴巴子,已经是很给沈国公面子了。
沈国公也开口冷声道。
“你不是一向不提自己出身沈家吗?所以,云乐没有你这姑姑,你给我赶紧滚!”
见他是真的生气,沈荷气势一下弱了下去。
随即委屈道。
“大哥你怎么这么说?是我今日多嘴惹你们一家不开心了,我走就是了!”
虽然不喜别人在她面前提她庶女身份,但她又不能真的失了沈家的庇护,只得先离开。
哼,经过此一遭,沈云乐一定嫁不到什么好男人,到时候她再来,就是该她提条件的时候了。
说罢,她转身快步离开。
瞧见她离去前还未死心的眼光,沈云乐冷笑一声。
林家还真是与她杠上了。
一个个也是敢想。
一个林清音都追到了梁州去,一个林清璃敢来向她求亲。
那她便让她这姑姑,两手皆空。
翌日沈国公下朝回府,门口竟巧遇摄政王与誉王裴君安。
便是那柳贵妃的宝贝儿子。
下人传话进府的时候,宋听晚有些疑惑的看向沈云乐。
“乐儿,你爹爹与那摄政王近日走得很近?”
裴家之人她本就嫌恶,特别出了个裴淮之,现在更是看不得。
那裴君安对乐儿的意图整个京都都知晓,他会来不意外,倒是这摄政王让人怀疑。
“女儿不知,许是爹爹与摄政王有事要谈……”
“哼,有什么事在外边不能说非要带进府里,裴家人我是一个都不想见!”
宋听晚脸色不佳,明显不欢迎来人。
那通传的下人支吾解释道。
“夫人,国公爷也是在门口遇见摄政王的,并、并不是国公爷带他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