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阳微阖双目,似是回忆起往昔,淡淡道:
“你可知,为何为师今日愿亲自出手,为你压下那些外门执事与诸位外门长老?”
苏尘一怔,正欲开口,封阳已缓缓睁眼:
“因为……上一位闯过剑关之人,便是我。”
他话音不高,却如一道惊雷,在殿中炸响。
“不过我那时,已是练气九层巅峰,距离筑基只有半步之遥。”
“而你,不过练气七层。”
“以此等修为闯关而成,哪怕放眼我悬剑谷数百年历史,也堪称罕见。”
他目光中多了几分喜色。
苏尘心头微震,还未说话,封阳继续道:
“闯过剑关,不止是成为内门弟子那么简单。”
“那一关,本就是我悬剑谷开派祖师以一缕真意,所设的剑道考验。”
“得其承认者,皆有机会感悟其‘剑意之源’,哪怕只是一点皮毛,也足以让人于练气之境便踏足剑意门槛。”
他目光转为凝重,吐出一句:
“在我悬剑谷,练气期内领悟剑意者,地位之高,甚至高过天灵根弟子!”
“这便是我剑宗的魅力。灵根只是决定了你的修行速度,但剑道天赋则决定了你是否能承载本门绝学真意。”
说到此处,他忽然笑了一声,摇头道:
“你可知,为何那几位老家伙抢得那么急?我不过稍迟一步,差点就错过你。”
苏尘闻言,神情微讶:“弟子……不知。”
封阳眼中露出一抹古怪之色:
“我倒不是因为疏忽,而是当时我正在听剑峰中闭关炼器。”
“为师亦是宗门二阶炼器师。”
“故而入我门下,确是不用为法器而担忧。以后你也可以习得我这一脉的炼器术。”
他抬手一挥,殿中那柄悬挂的残剑微微震颤,似回应他所言。
苏尘这才恍然,心中对封阳这位师尊的了解更进一分。
封阳轻咳一声,又道:
“不过这些都只是其次。真正的重点,是你闯过剑关之后,便有一层隐藏身份。”
“从这一刻起,你已是悬剑谷‘真传弟子候选人’之一。”
“待你筑基之后,便可自动列入真传之列。”
“真传弟子,并非内门可比。那是宗门的根基,代代传承不绝,才是我悬剑谷能立于大周南部诸域的底气。”
他缓缓竖起两根手指:
“想要成为真传弟子,需同时满足两件事。”
“一是三十岁之前突破筑基,二是筑基前领悟剑意。”
“宗内许多妖孽天才,往往只达其一。”
他语气微顿,面色平静道:
“我门下至今,还没有一人能达此标准。”
“你大师兄黄岳,虽已筑基多年,也曾在练气九层领悟剑意,可惜限于灵根资质,筑基时年逾三十。”
“而封不平与清宁,虽都在三十岁前筑基,但……并未于练气之境悟出剑意。”
“所以你,是我这一脉最有希望踏入真传的弟子。”
他说到这里,目光陡然变得锋锐,宛若一柄封鞘已久的剑缓缓出鞘:
“苏尘。你愿负此期望否?”
殿中一时寂静,苏尘感受到那无形而肃穆的剑意压迫,仿佛山岳般沉沉压下,又如一道冷冽剑芒贯穿心神。
他深吸一口气,抬头,眼中一片清明:
“弟子愿背剑而行,不负宗门、不负师尊。”
封阳闻言,长笑一声:
“好!”
“既如此,接下来便是传法、赐剑。”
封阳手掌一翻,掌中浮现出一卷通体青金色的玉简,其上流转着道道灵纹,微光跳跃,如剑意游走。
“此乃我这一脉嫡传剑诀——《玄火金锋剑典》。”
苏尘目光一凝,心神顿时被玉简上散发的古老韵意所吸引,恍惚间仿佛看到万剑横空、金火交织,烈焰席卷山河。
“此典为我宗内十大剑典之一,适合金灵根和火灵根修士修行。修行至高处,金焰可化锋芒,剑意无坚不摧。”
封阳缓缓道:
“我传你完整练气篇与筑基篇前半部分。”
“往后若你成功筑基,自可在我门中继续承接后续真诀。”
苏尘双手接过玉简,神识探入其中,果然发现这部剑典的内核与他早先修行的《金火双生诀》有着极高的契合度,许多剑息运转路线几乎一致,只是在此剑典中,体系更完整,剑意引导更加精准。
“原来……《金火双生诀》,正是这部《玄火金锋剑典》的前置引法。”
他心中恍然,明悟此法之渊源,也越发坚定了对封阳的敬意与归属。
封阳见他有所领悟,眼神中带着一抹赞赏。
“你有剑道之骨,悟性极佳,既得我传承,当不辱门楣。”
言罢,封阳袖袍一挥,面前灵光一闪,飞出三道物什,分别悬浮在苏尘身前。
第一件,是一柄通体流转碧金纹络的长剑,剑身薄如蝉翼,剑锋却隐有火意激荡,未出鞘便令人心惊胆寒。
“此剑名为‘赤纹’,为我亲手所铸,是一柄中品宝器,日后你筑基之后可用。”
“此剑藏火蕴金,剑气穿透力极强,祭炼后能配合《玄火金锋剑典》,足可发挥剑典大部分威力。”
苏尘面色一震。
宝器!
哪怕在内门,这也并非轻易可得之物,何况是中品!
而这,还只是赐剑的开端。
封阳淡然一笑,又指向第二件法器。
那是一枚如水波般流光转动的护盾,盾面雕刻着密密麻麻的阵纹,中央刻有一轮微焰流金的太阳图腾,显然附带火属性防御。
“此为赤曜护盾,极品法器,防御坚固,能自动护主,可抵御同阶数次全力攻击。若有筑基修士出手,也能阻拦筑基初期修士全力一击。”
“你如今虽已不惧寻常练气修士,但难保不会遇上更强敌人,此盾关键时刻可保你一命。”
苏尘郑重接下。
而最后一件,则是一枚外观朴实无华的蒲团,散发着淡淡灵光。
“此为灵引蒲团,我以灵材亲炼,可协助凝神静气、引导灵气入体,平日打坐修炼时使用,有助静心修行。”
“别小看此物,长年累月的修行辅助下,效果不比一些低阶丹药差。”
苏尘抬头,正欲开口说话,封阳已摆手道:
“入我门下,这些都是你应得之物。你之才,远不止如此。”
“宗门虽不比世俗王朝那般等级森严,但天才就应该享受天才的待遇。你师兄师姐当年我也未曾吝啬。”
苏尘躬身长揖,郑重行礼。
“弟子……多谢师尊。”
封阳凝视他良久,面色缓和几分,点头笑道:
“嗯,从今日起,你便是我听剑峰第四位亲传弟子,亦是未来可能的第一位真传种子。”
苏尘心中微动,思虑再三后抬起头道:
“师尊,弟子有一事相告。”
封阳看他神色认真,微微扬眉:“说。”
苏尘从储物袋中取出一枚以玉简承载的剑阵法中的三才剑阵法门,双手奉上,沉声道:
“弟子在上回宗门秘境中,偶得一段古剑阵传承,自觉难得,故欲献于师尊,以供门中参考。”
“或许,能为师尊之剑道增益一二。”
封阳眉头轻挑,望着那枚泛着古意的玉简,竟没有接手。
他沉吟片刻,忽然抬手轻轻一拂,一缕温和的剑意将那玉简推回苏尘手中,语气却愈发缓和:
“苏尘,这份心意,为师记下了。”
“不过,剑道传承,最讲究契合与造化。”
“你的剑阵之术,是你机缘所获,正好契合你自身之势。”
“至于我……哈哈,老夫早已走上属于自己的路。”
他说着,轻叹一声,目光落在苏尘身上:
“但你能有此念,我很欣慰。”
苏尘怔了怔,眼中闪过几分感动。
封阳摆了摆手,随即转过身,负手而立,声音温和:
“你才入门不久,接下来便先熟悉听剑峰诸事吧。”
“清宁!”
“弟子在。”李清宁的声音从殿外传来,清脆温婉。
那位气质宛若清风的三师姐朝封阳行了一礼,随后对苏尘露出温婉一笑:
“小师弟,走吧,我带你熟悉听剑峰的地界,还有些你日常修行、起居之处,也得安排妥当。”
苏尘微微一怔,随即恭敬一礼:
“多谢三师姐。”
两人转身离开大殿,脚步徐行。
封阳负手立于高台,望着他们的背影,眼神深远。
片刻后,轻声自语:
“剑意已萌,心性沉稳,且重情重义……好一个种子。”
“这般弟子……怎能不护他周全?”
他袖袍轻挥,殿中灵气缓缓收敛,光辉内敛,一切归于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