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凡循着记忆中的方位,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雪地里跋涉。
阳光透过稀疏的枝叶,在雪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晃得人有些眼花。
叶凡眯起眼睛,仔细辨认着地上的植被和山势的走向。
终于,在一棵碗口粗的老橡树下,他停住了脚步。
这里的地势略微向阳,又有些坡度,正是人参喜欢的生长环境。
积雪下面,隐约能看到一些枯萎的“趴货”,那是人参地上部分的茎叶在入冬后自然枯萎形成的。
叶凡心中一喜,从腰间摸出一根准备好的细长木棍,这是专门用来探查和挖掘人参的“索拨棍儿”。
他小心翼翼地拨开积雪,露出了下面黑褐色的腐殖土。
冻土坚硬,但表层因为有落叶和积雪覆盖,反而没有外面那么瓷实。
他屏住呼吸,用索拨棍儿轻轻地试探着。
根据前世的经验,这附近的人参年份都不会太浅。
棍尖传来轻微的阻力,不是石块的坚硬,也不是普通草根的绵软,而是一种带着韧性的感觉。
“有了!”
叶凡心头一跳,眼神骤然亮了起来。
他不敢大意,用索拨棍儿顺着那股韧性慢慢扩展范围,大致确定了人参的根系走向。
然后,他取出短柄铁锹,从距离标记点稍远的地方开始挖掘。
冻土被一块块撬起,发出“咔嚓咔嚓”的碎裂声。
每挖一下,他都格外小心,生怕伤到人参的主根和参须。
这是一个极其考验耐心和技术的活儿。
额头上渐渐渗出了细密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带来一丝冰凉。
半个多时辰后,一抹淡淡的黄白色终于出现在视野中。
叶凡精神一振,动作更加轻柔。
他放下铁锹,改用索拨棍儿和双手,一点点将周围的泥土剥离。
渐渐地,一株完整的人参呈现在眼前。
这人参的主根约有拇指粗细,形态饱满,芦碗清晰,上面生着几条粗壮的艼,参须虽然不算特别繁茂,但也根根分明,带着珍珠点,色泽黄润,一看就是有些年份的。
“不错,这株少说也有二十年了。”叶凡满意地点点头,小心翼翼地将其从土里完整地请了出来,轻轻抖落上面的泥土。
他找了些干净的苔藓,将人参仔细包裹好,又用红绳在芦头处系了个疙瘩,这是挖参人的老规矩,寓意着锁住参气。
开门红!
叶凡没有停歇,继续在这片区域搜寻。
他的运气似乎不错,或许是这片林子确实少有人踏足,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时辰里,他又陆续挖到了三株品相相似的人参,其中一株个头更大,芦头紧密,体态丰腴,估摸着能有三十年以上。
这要是放到后世,每一株都能卖出不菲的价格。
看着这几株沉甸甸的“棒槌”,叶凡心里踏实了不少。
有了这些,王来福那边应该就好说话了。
他将人参一一用苔藓裹好,珍而重之地放进一个准备好的布袋中。
收拾妥当,叶凡直起身,捶了捶有些发酸的腰。
这活儿看着简单,实则耗费体力,尤其是长时间弯腰,更是累人。
他辨认了一下方向,朝着二柱挖陷阱的地方走去。
还没走近,就听到“吭哧吭哧”的粗重喘息声和铁锹与冻土撞击的“噗噗”声。
转过一片小树丛,二柱那壮硕的身影便映入眼帘。
只见他脱下了棉袄,光着膀子,古铜色的皮肤在寒风中泛着油光,浑身上下热气蒸腾,仿佛一座移动的小火山。
他脚下,一个方圆近两米,深达一米七八的大坑已经赫然成型。
坑壁被他修整得颇为光滑,坑底的黑土也被清理干净。
“二柱,行啊!这速度可以啊!”叶凡扬声赞道。
二柱听到声音,停下手中的活计,用沾满泥土的手背抹了把额上的汗,露出一口白牙,憨笑道:“叶凡哥,你回来啦!这点活儿不算啥,就是这地冻得太结实,费了点劲儿。”
叶凡走近坑边,低头看了看,满意地点点头:“深度够了,宽度也行。野猪、狍子掉下去,想爬上来可就难了。”
他拍了拍二柱的肩膀,“穿上衣裳,别冻着了。咱们把家伙事儿布置一下。”
“好嘞!”
二柱咧嘴一笑,从旁边拿起棉袄穿上,又灌了几口水囊里的温水。
叶凡四下看了看,指着不远处几棵碗口粗的枯死松树,“走,去弄些木头来,削尖了做桩子。”
两人合力,用柴刀砍倒了几棵枯树,截成一米多长的木段。
二柱力气大,抡起柴刀,“咔咔”几下,便将木段的一头削得尖锐无比,如同锋利的矛头。
叶凡则负责挑选合适的长度和粗细。
不一会儿,二十几根尖头木桩便准备妥当。
“来,搭把手。”叶凡招呼一声,两人抬着木桩来到坑边。
“叶凡哥,这玩意儿咋放?”二柱问道。
“坑底均匀地插上,尖头朝上,稍微倾斜一点,别太密集,也别太稀疏,保证掉下去的家伙,怎么着都会被扎上几下。”叶凡一边比划一边解释。
二柱心领神会,跳下坑底,按照叶凡的指示,将一根根削尖的木桩奋力插入冻土中。
虽然坑底的土也被翻动过,但依旧坚硬,每插一根,二柱都要使出不小的力气,额角的青筋都微微凸起。
叶凡则在坑边指挥,不时提醒他调整角度和间距。
很快,坑底便布满了朝天狰狞的尖木桩,在幽暗的坑底泛着冷硬的光。
“行了,上来吧。”叶凡道。
二柱攀着坑壁爬了上来,拍了拍手上的土,看着坑底的布置,嘿嘿笑道:“叶凡哥,这要是哪个不开眼的掉下去,可就惨了!”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叶凡嘴角微扬,“接下来,就是伪装了。”
两人又找来一些相对细弱的树枝,横七竖八地搭在坑口,形成一个初步的支撑网。
然后,他们将之前挖出来的浮土和积雪小心地铺在树枝上,尽量恢复原来的地貌。
最后,又撒上一些松针和落叶,力求不露出破绽。
一番忙碌下来,原本狰狞的陷阱口已经和周围的雪地融为一体,若非仔细观察,很难发现异常。
“完美!”二柱一拍大腿,满脸兴奋。
叶凡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走,天色不早了,咱们回村。”
两人收拾好工具,叶凡背着装有人参的背篓,二柱则扛着铁锹和柴刀,沿着来时的路往黑山屯走去。
夕阳西下,余晖将两人的身影拉得长长的。
寒风依旧凛冽,但两人心里都热乎乎的。
“叶凡哥,你说咱们这陷阱,能套着大家伙不?”二柱一边走,一边忍不住问道,语气里充满了期待。
“放心吧,这片林子野物不少,咱们这陷阱位置选得好,又有这些尖桩子,只要有不长眼的过来,保准跑不了。”叶凡信心十足。
他更期待的是,那几株人参能顺利出手,换来盖房子急需的物资。
“嘿嘿,那就好,过两天咱们再来看,说不定就能抬头大野猪回去了!”二柱已经开始畅想收获的场景,仿佛闻到了炖野猪肉的香味,忍不住吸了吸鼻子。
叶凡被他那馋样逗笑了:“行了,别光想着吃,回去还得合计合计养殖场的事儿呢。”
“嗯!都听叶凡哥的!”
暮色渐浓,黑山屯的轮廓在远处渐渐清晰起来,家家户户的烟囱里冒出了袅袅炊烟,在寒冷的空气中显得格外温暖。
两人加快了脚步,朝着那片温暖的光亮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