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承雨蹲在图书馆的儿童阅读区,用灵泉湿巾擦拭着绘本上的污渍。窗外的阳光透过太阳能板的缝隙洒落,在书页上形成斑驳的光影。她看着绘本中《小红帽》的插图,忽然想起空间里的灵泉鹿——那些鹿的眼睛在黑暗中会发出微光,和故事里的大灰狼一样神秘。
“小雨,”陈小花抱着一叠作业本路过,“王老师让我们把低年级的绘本整理出来,听说有省里的‘儿童教育考察团’要来。”
女孩点头,目光落在一本《自然百科》上。她翻开书,里面夹着沈承志用灵泉树脂制作的蝴蝶标本——翅膀上的花纹实则是空间坐标的密文。“小花,”她故意指着标本,“这蝴蝶的颜色好特别,是不是假的呀?”
“当然是真的!”陈小花凑近观察,“志志说,是在西山抓到的‘变异品种’。”
沈承雨松了口气,幸亏哥哥提前教过陈小花“标准答案”。她将标本放回原处,注意到标本盒底部的灵泉苔藓——那是用来保持标本湿度的,对外却说是“防腐草药”。
与此同时,沈承志在木材厂的工人夜校里帮忙调投影仪。他看着父亲沈明辉在黑板上绘制木材结构图,故意将灵泉处理过的部分省略,只讲“传统烘干法”。台下的赵师傅虽然不再公开质疑,但每次上课都坐在最后一排,笔记本藏在工装裤里,不知记着什么。
“志志,”下课后,赵师傅忽然叫住他,“你爸说的‘烟熏法’,真能让松木防虫?”
“当然啦!”少年露出天真的笑容,“我爸在西山的旧窑洞里试过,熏完的木头连蚂蚁都绕道走。赵叔要是想学,我可以让我爸单独教你。”
赵师傅眯起眼睛:“小崽子,你爸会这么好心?”
“雷锋叔叔说,”沈承志故意提高声音,“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这句话引起哄笑,赵师傅也忍不住咧嘴,没再追问。
镇上的生活看似恢复平静,沈家却不敢松懈。沈默轩每天清晨都会检查空间入口的苔藓生长情况,沈明远则定期在木材厂的废料堆里混入“普通松木”,确保灵泉松木的比例始终低于30%。沈承雨和沈承志则负责监控学校和图书馆的可疑人员,用儿童玩具改装的报警器藏在花坛和书架间。
某个周末,沈承雨在图书馆发现一个戴眼镜的陌生人,正在查阅《木材工业》杂志。她立刻启动藏在玩偶里的窃听器,听到对方低声嘀咕:“松木辐射检测……沈家……”
“爸爸,”她通过对讲机汇报,“有个知识分子模样的人,正在查木材辐射的资料。”
“他是县科委的工程师,”沈明辉的声音传来,“上周刚从省里进修回来。你去借本《十万个为什么》,故意在他面前翻到‘辐射危害’那页,然后说‘辐射是坏人编出来的’。”
沈承雨照做了,捧着书坐在陌生人旁边,大声念道:“辐射会让人变成绿巨人吗?科学家说,正常生活中的辐射就像阳光一样普通……”
陌生人皱眉看了她一眼,合上书离开。沈承雨注意到他的笔记本上画着松木的横截面,其中有一道年轮被红笔圈住——那正是空间松木特有的“灵泉生长纹”,但被沈家伪装成“虫害痕迹”。
当晚,沈承志在木材厂的废料堆里放了把火烧毁旧木屑,火光映着他的脸,看不出表情。“这样就能烧掉辐射证据吗?”他问父亲。
“烧掉的是‘可能存在的证据’,”沈明辉用灵泉喷雾灭火,“真正的秘密,”他指向儿子的脑袋,“在这里。”
日子一天天过去,沈承雨发现自己越来越擅长“普通女孩”的角色。她会在数学课上故意算错应用题,会在课间和同学们跳皮筋,会把灵泉糖果分给大家,却绝口不提糖果的特别之处。只有在夜深人静时,她才会坐在床上,用手电筒的光照射机械鸟的翅膀,看着上面的摩斯密码闪烁。
“小雨,”沈承志敲敲她的窗户,“今晚有‘月光会’。”
两个孩子溜进空间,沈默轩正在灵泉边调配新的草药。“承雨,”他递给女孩一个小瓶,“这是‘记忆混淆药水’,用灵泉和忘忧草调制的,明天给县科委的工程师喝。”
“怎么让他喝?”沈承雨皱眉。
“放在图书馆的饮水机里,”沈默轩微笑,“他每天下午三点都会来接热水。药水无色无味,只会让他忘记今天查阅的资料,却不影响其他记忆。”
次日,沈承雨看着工程师接过陈小花递来的热水,心中默默计数。三分钟后,对方忽然拍着脑袋:“奇怪,我刚才想查什么来着?”
陈小花 giggled:“叔叔是不是忘带脑子啦?”
工程师尴尬地笑了笑,转身离开。沈承雨看着他的背影,忽然想起沈默轩说过:“真正的平静不是没有风浪,而是学会在风浪中划船。”
深秋的某个傍晚,沈承雨和沈承志在镇口的粮站遇到李政委的女儿李楠。女孩抱着一袋大米,沈承雨注意到麻袋上印着“沈家木材厂特供”的字样——这是沈家通过基金会捐赠的灵泉大米,伪装成普通粮食。
“楠楠姐,”她帮忙扶住麻袋,“我爸爸说,这米煮出来可香了!”
“是啊,”李楠压低声音,“我爸说,这是‘军民共建’的成果。小雨,你们家真了不起。”
沈承雨笑了笑,没有说话。她知道,所谓“了不起”的背后,是无数个夜晚的提心吊胆,是把秘密藏在每一粒米、每一块木头里的小心翼翼。
深夜,沈家在地窖里召开每月一次的“秘密读书会”。沈承雨读着沈默轩伪造的《农业学报》,里面夹杂着空间作物的改良数据;沈承志则在研究《机械制图手册》,用灵泉铅笔在空白处绘制空间设备的改良图。
“孩子们,”沈默轩忽然说,“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要维持表面的平静?”
“因为秘密需要隐藏。”沈承雨回答。
“不,”沈默轩摇头,“因为真正的秘密,”他指向灵泉,“需要时间生长。就像灵泉草,只有在黑暗中扎根越深,阳光下的叶子才会越绿。”
沈承雨似懂非懂,但她记住了这句话。当她再次蹲在图书馆的窗台前,看着镇口的梧桐树叶纷纷飘落,忽然觉得那些树叶就像沈家的秘密——看似普通,却承载着不普通的重量,终将在岁月的泥土中,孕育出属于自己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