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嫔没有说那人是谁,可甄嬛心中似乎已经有了答案。只见她不自觉的攥紧了手中的帕子,眼中露出别样的情绪。
许是担忧自己的心事被人察觉,急忙假装喝茶掩饰了过去。
殊不知她的一举一动都被敬嫔看在眼里,嘴角扬起一闪而过的笑意。
“那人是谁?”
“什么?”
敬嫔似乎是没有听清沈眉庄的问题,下意识的反问了一句。
就连甄嬛都诧异的抬头看向了沈眉庄,似乎不明白她为什么会问出这个问题。
沈眉庄几番思索片刻,再度开口“这后宫里的女人有哪个不是深爱着皇上的,但又有谁能说因为深爱着皇上就爱屋及乌的极为在乎皇嗣呢。
嫔妾自问做不到这些,便小心眼的认为旁人也做不到。若是说错了,还请娘娘莫要见笑。”
敬嫔笑着摇摇头,看向沈眉庄的目光满是赞扬“你说的不错,娴嫔虽然深爱着皇上,但还没有大度到这个地步。
让她极度在乎皇嗣的另有其人。”
“是谁?”
甄嬛急忙看向敬嫔,直接告诉她知道这个人的存在很重要。
敬嫔微微一笑,卖了个关子道:“此人身份可不简单,她位分尊崇,在后宫颇具影响力。”
沈眉庄和甄嬛对视一眼,心中都在飞速思索后宫中符合这条件之人。
甄嬛试探着问道:“可是皇后?”
敬嫔轻轻摇头:“非也,皇后虽位高权重,但她在乎皇嗣更多是为了稳固后位。”
沈眉庄又猜测:“难道是华妃,听闻当初曹贵人怀温宜公主的时候怀像不佳,若不是华妃娘娘出面请了妇科圣手相助,温宜公主只怕就不会出生了。”
“是有这么个事,但此人却非是华妃。”
沈眉庄和甄嬛全都诧异的看向敬嫔,胤禛的后宫人数并不多,妃位以上的妃子更是只有那么几位。
排除了皇后和华妃之外,那么就只剩端妃和齐妃了。只是这两位怎么看都不像啊,旁的不说,就说今日诺敏对端妃的态度就说明了一切。
至于齐妃,沈眉庄和甄嬛则自动将她给忽略掉了,不为别的,就凭她那脑子也做不了这样的事情。
敬嫔见她们二人实在是猜测不出来,也就不再卖关子了。
“是和硕和淑长公主。”
“是她,怎么可能?”
“怎么可能,娴嫔身份特殊,不高兴了就连皇上的账都不买。除了她亲娘,谁还能指使动她。”
甄嬛与沈眉庄对视一眼,眼中全是不可置信。
好在敬嫔也知道这个说法很难说服甄嬛和沈眉庄,随即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说道“你们只记得和硕和淑长公主是娴嫔的额娘,却忘了她也是皇上的亲姑母,大清的公主。
和硕和淑长公主与先帝自幼一起长大,两人感情一直都很好。她对这些子侄们也一向是疼爱有加。皇上尤甚。
皇上的这些兄弟中除了那些年纪小的,还未成亲的,唯有皇上膝下单薄。
先帝还在时,和硕和淑长公主就时常为皇上子嗣忧心。
娴嫔作为和硕和淑长公主的亲生女儿,自然是清楚和硕和淑长公主的忧虑。”
甄嬛皱了皱眉,对敬嫔的话并不赞同。
“娘娘所言虽说有几分道理,可嫔妾却是不敢苟同。
或许当初和硕和淑长公主的确因为疼爱皇上担忧过皇上膝下单薄。可如今娴嫔已经入宫为妃,成为了皇上的女人。
和硕和淑长公主是否还会初心不改,实在是难说。”
敬嫔悠悠的看了一眼甄嬛,端起茶盏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你说的确有道理。只是有一件事情你却忘了。
娴嫔身份特殊,无论她如何受宠,她的子嗣都不会坐上那个位置。
而和硕和淑长公主是在大清的支持下才成为车臣汗部的掌权人,她要是想要安安稳稳的在车臣汗部掌权,得需大清越发的繁荣强大才行........”
其他的话,敬嫔就不好多说些什么了,不过甄嬛和沈眉庄都是聪明人自然明白她未尽之语是什么。
不知为何,知道了这一切的甄嬛只觉得心里委屈的不行,为自己,也为她那个未能出世的孩子。
眼泪不由自主地落了下来。惊的沈眉庄和敬嫔有些不知所措。
“这是怎么了,可是哪里不舒服?”
甄嬛流着眼泪,摇了摇头“眉姐姐,敬嫔娘娘,嫔妾只是在想当初若不是我处处与娴嫔打擂,娴嫔就不会见死不救,我的孩子是不是就可以好好的在我的肚子里。”
沈眉庄见到甄嬛这个样子心疼极了,上前握住甄嬛的手“嬛儿,过去的事情就让她过去吧。
你还年轻,孩子都还会有的。”
敬嫔也跟着落了几滴泪“是啊,事到如今说什么都晚了,一切还是要向前看的。”
甄嬛流着泪点了点头“是了,端妃娘娘也是这样劝我的。”
甄嬛说完这话突然之间就顿住了,她抿了抿嘴,有些为难的开口“敬嫔娘娘,您看端妃娘娘与嫔妾相交是真心还是假意?”
或许也知道这个问题不该问出口,甄嬛的白皙的脸蛋瞬间涨的通红。
“不是,娘娘,嫔妾.......”
敬嫔看着甄嬛无措的样子,似是无奈的叹了一口气“我不知道端妃与你说过些什么,也不曾与她有过过多的相交。实在是无法给你一个建议。
不过,我相信,日久见人心,时间会给你一个答案的。”
“日久见人心”甄嬛低喃了一声,感激的冲着敬嫔行了一礼“多谢娘娘解惑。”
到了此时,敬嫔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便不再停留
“好了,不打扰你们姐妹说话了。我先走了,你们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