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岳的话让尔雅十分感动,成婚这么多年,这个男人没有拒绝过她的任何提议。
无论是当初她要搬来章阳县,还是如今她想搬去青州。
纵使清楚去了青州可能不好过,他可能连接活都困难,卫岳也没多说什么。
接下来,卫岳又主动说他去告诉卫木匠,一家人要搬去青州的消息。
这种事也没时间拖,毕竟卫辞还等着去读书。
第二天卫岳就找了牙保,托牙保卖房子。
牙保就是古代的中介,托他卖房子买房子,成功了也要给中介费的。
当年他们买房子花了五十二两,这两年风调雨顺,百姓日子过得还不错,房子自然也没有降价。
尔雅不指望房子卖了能赚一笔,但也不能赔。
所以她给牙保提的条件是,最低不能低于五十二两,另外牙保费要买家出。
房子托出去以后,卫岳又回了一趟下河村。
告诉卫木匠他们想陪着卫辞去青州读书的事。
卫木匠如今十分看重卫辞的学业,有个这么出息的孙子,他依然是希望将来孙子能有大造化的。
但听说卫岳和尔雅想把孙子送去青州读书,卫木匠还是很担心。
卫岳直接告诉卫木匠,去青州读书卫辞将来还能考举人。
如果在章阳县这辈子卫辞就很难出头了,因为章阳县已经好几年没出过举人了。
卫木匠还指望卫辞将来当官光耀门楣,卫岳这么一说,哪怕心里十分不舍不乐意,卫木匠还是松口了。
他年纪大了,帮不到孙子的未来什么,唯一能做的就是不给孙子拖后腿。
思及儿子一家三口去青州那个人生地不熟的生活不容易。
到了那儿子要熟悉情况,一时估计很难找到活干。
但一家人每天吃喝都要钱,卫木匠直接把所有的积蓄都拿了出来,一共三十两都给了卫岳。
这下卫岳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收了。
自从他和尔雅成婚之后,卫木匠挣得钱都交给尔雅了。
后来他和周三娘成婚后,挣得钱才自己收起来。
卫岳了解自己的父亲,他每年做木工活外加周三娘卖豆腐,两人加一起,一年也就挣十几两银子。
两人成婚这三四年的功夫,撑死攒下五十两银子。
再加上他爹之前还有二三十两的私房钱。
这么点钱,之前卫辞去青州考试,他爹已经给了三十两。
后来办酒席也是他爹掏的钱,现在这三十两一定是最后的存款了。
卫岳怎么还能再接,他摇了摇头:
“爹,青鸾马上要成婚了,你好歹要给她备点嫁妆,我不能再要你们的钱。”
卫木匠有点不以为意,农村女娃子,成婚不要彩礼已经是厚道人家了。
哪有给女儿再备多少嫁妆的,又不是什么官家小姐。
他和周三娘将来都要指望卫岳养老送终。
他们挣的钱自然该先紧着卫岳和卫辞用。
如今正是卫辞读书需要用钱的时候,他现在不帮着孙子,以后孙子出息了,他想帮都使不上劲了。
卫木匠把钱直接塞给卫岳:
“你别操心青鸾的婚事了,如今她有咱们小辞这么出息的侄儿,找的夫家都比从前不知好了多少。
到时候人家送来的彩礼我都给她当陪嫁送回去,谁还能说嘴。”
这话倒也没错,卫木匠毕竟不是青鸾和青凤的生父。
他养了两个女孩好几年,到出嫁了也不要人家的彩礼,谁能不赞他厚道。
要不是卫木匠娶了周三娘,母女三人还在草棚子住着,饥一顿饱一顿呢。
没个正经的娘家,又能找到什么好夫家。
哪像现在,借着卫辞九岁连中小三元的风头,周三娘给青鸾选了邻村种果树的李地主家。
李地主家光种果树的山头就包了两座。
他们家还有两百多亩良田,家里的女眷都不用下地干活的。
卫木匠自认没什么对不住周三娘母女三人的。
所以对自己不打算给青鸾陪嫁一事理直气壮。
卫岳却不这么想,周三娘这几年起早贪黑做豆腐,挣得钱怎么能没有自己闺女一份。
所以他无论如何不肯再要卫木匠的钱,并嘱咐卫木匠把这份钱分为两份,给青鸾和青凤做陪嫁。
卫木匠看卫岳不肯收这笔钱也不多说什么,转头就把钱给了卫辞。
儿子不要他就给孙子,左右都一样。
卫辞每次回村里,卫木匠都给他塞钱,卫辞早就习惯了。
这次突然塞这么多,卫辞只以为这是他爷爷赞助他读书的,收的那叫一个理所当然。
接着卫岳又陪着尔雅回了一趟娘家,表明一家都要搬去青州。
林氏没想到尔雅说干就干,之前她说尔雅狠心把儿子一人送去青州。
现在她转头就要一家三口都去青州。
林氏忍不住抱怨:
“章阳县是装不下你们一家三口了吗?在哪读书不一样,非要去青州。
那里人生地不熟的,连个串门说话的都没有,你早晚要后悔。”
尔雅不觉得自己会后悔,只要卫辞能学到真本事,做父母的苦点累点也有盼头。
而且她看出来了,她儿子虽然跟她一样都是穿越的,但两人明显走的不是一个赛道。
她混吃等死,只想着过安稳日子,不求大富大贵,只要一辈子平平安安即可。
可她儿子明显不是啊,看他儿子这样,将来不是大佬就是男神。
搞不好还是个龙傲天,反正是做主角的命。
她自己咸鱼不想翻身就算了,又怎么好意思耽误人家真正的男主。
所以不管多苦多难,她都要努力送卫辞上青云。
搞不好将来卫辞青史留名,自己作为她的生母,能在史书上留下一笔呢。
为了这个梦想,尔雅愿意拼一把,她反驳林氏:
“娘,卫辞有出息,我不想耽误他。”
林氏也不好再说什么,说多了岂不是她耽误外孙了。
于是林氏挑了个私下没人的时候,也给卫辞塞了二十两银票。
卫辞对此当然照单全收了,爷爷给的他要,外婆给的他也要,一视同仁。
只是林氏不说什么,李荣却有些不乐意了,她还想把闺女嫁给卫辞呢。
卫辞这一走,她闺女还怎么和卫辞培养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