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若他一直呆在边境倒也没什么,左不过是一介武夫,日后也就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王爷而已。
可这两年太子神司昊屡屡传出德行不当,有失太子身份,更有御史上奏废黜太子,改立太子。皇上已经在思量此事,废黜太子也只是一个时机而已。
朝中一时风向大偏,这些官员都精的很,局势如何他们一眼便知。
太子失势,最有望成为太子的就是弘王神司砚,虽说安王神司佑也不错,但比起神司砚还是相差许多,不说云泥之别,那也是花草之差。相差的不是一点点。
而且从皇上的言语中,对弘王也是更为看重,立弘王为太子,更是对北蓬国江山负责,对百姓负责。
如此一来,朝中大部分的官员都倒向了弘王,他的呼声最高。
这可让神司佑恼恨不已,他贵为二皇子,这些年在上京也为皇上分担了不少事务,做的不比神司砚差,凭什么他一个老三能跑到他前面去!
以往太子得势时他不敢抢,毕竟他背靠皇后,母族强大,他母妃身份比不过,深知撬不动,他也没想争。
可如今太子即将倒台,那他就必须争一争,为了自己,也为月妃。
这些年,明里暗里他总是想超过神司砚,事事都想将他踩在脚下,为的就是想让父皇多看他一看,文武百官对他称赞多一些。
只是神司砚呼声太高,两相比较之下,他的突出就会被掩盖。他不觉得神司砚有什么,只是太会装而已,所有人都在被他迷惑,自己并不是比不过。
然而要让朝堂中人对他弃之敝履,他必须要让神司砚办错一件事情,一件天大的事情,最好这件事情能让他死,那太子之位就非他莫属,坐拥天下就离他不远了。
还有那个婉贵妃,他是桓武帝最宠爱的妃子,于神司砚来说,简直是锦上添花。
这也是月妃很不甘心的事情,皇上还是王爷的时候,她就入府为侧妃,因貌美聪慧,家世简单,王爷对她颇多眷恋。
直至皇上登基,顾婉进宫,抢去了她所有的恩宠与风头,让她成为笑话不说,族中也因为她的失势而慢慢孤立。
她也不是没有努力过,可皇上不知中了顾婉什么毒,后宫愣是被她一人把持,连皇后的凤鸾殿一个月也只特定的日子才去。
当然,她们之间的摩擦不止这些,如若让神司砚当上太子,日后顺利登基,她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今日早朝金銮殿传出消息,从西境八百里加急传回,三皇子神司砚这次与西镜交战频频失利,战营也数次被击溃后退,城池难保!
虽然胜败乃兵家常事,但对于骁勇善战从无败战的三皇子神司砚来说,一次退让是为战计,两次退让也可为缓兵之计,可如今兵力皆弱,敌人都打到城门之下了,再争辩就是居心叵测。
金銮殿上皇上大发雷霆,质问为何兵临城下了才传回消息,如今派兵支援显然已来不及。传令兵回复则是弘王安排,一句话便把神司砚推向了风口浪尖。
一时之间,狂妄自负充斥着金銮殿,那些被神司砚处置过的人此刻更是落井下石,进言需严加惩罚弘王以儆效尤,给死去的战士一个交代,也给边境百姓一个交代。
而另一波人则认为弘王战功赫赫,人无完人,战败并不代表什么,或许里面有什么缘由也说不定。
文武百官七嘴八舌义愤填膺,皇上被吵的头疼,忍着怒火,任大将军左源为前锋,即刻点兵十万率领大军立即起程出发西境支援。
金銮殿中并未停止争吵,大家吃着朝廷的俸禄,有几人是真正为天下苍生考虑呢?不过都是为了自己的私心而已。
最后以皇上气急攻心晕倒过去才得已结束。
“按目前的情况看,我们的计划很顺利,我儿这次做的极好。”
月妃毫不掩饰对神司佑的夸赞,在她心里谁都比不过她的儿子。
“母妃放心,父皇的援兵帮不了他。上京离西境的路山高路远,大军再怎么快也要二十天。
但实际上他们半个月前就已经支撑不了了,神司砚已经死了!真正的传令兵早就被我的人杀了,所以才有早朝上的消息滞后。”
刚才他就接到了消息,神司砚确实已经死了。
“最多五天,他的死讯就会传到上京。”
今早之前他还在担心,为什么迟迟等不到消息,以为又失败了,现在消息一传回,他有十足的把握,神司砚死定了!
“神司砚一死,如今的太子不足为患,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到时候没人再与我儿争,不枉我儿多年辛苦的筹谋与屈辱。”
月妃一想到婉贵妃将被她踩在脚下就痛快不已,她一定要让那贱人生不如死!
“等到岳丈大人的调令一下,兵部和工部也就不远了。朝中就不再是他神司昊和神司砚的人,我要让他们看着我一步一步登上高位,对我俯首称臣。”
母子两人都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之中,月妃赶在日落前回了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