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成功兑换“搅车图纸”,消耗2000信仰值】
【叮——成功兑换“三锭脚踏纺车”,消耗3000信仰值】
王镜在系统商场里仔细筛选,最终兑换了这两样图纸。一是搅车,它能有效去除棉籽,提升轧棉效率;二是三锭脚踏纺车,一人操作就能同时纺出三根棉线,极大提高了纺线的速度与产量。
至于织花、染色技术,王镜觉得可以先放一放,让大家先琢磨琢磨,不急于兑换。
王镜将图纸交付匠人着手打造,同时派遣织务司女官负责监造事宜。如此一来,“实践”与“科研”相互交融,众人携手提升技艺,让成果能更好地应用于实际。
此后,官营纺织作坊——织室正式成立。
织室内配备先进的搅车、纺车、织机等设备,广泛招募女工,平民女子得以依靠纺织增加收入,随后,越来越多的女子踊跃加入织室。
部分女子还在获得官府许可后,自立门户开设纺织作坊,家庭手工业也跟着发展起来。
女子走出家门,是社会地位提升的开始。
女户经济的兴起,才真正诠释了“女子能顶半边天”。
一直以来,王镜都在主导编撰一部用以保障女子权益的律法。如今,无论是从领地的发展态势,还是民众观念的转变来看,都到了推行这部律法的绝佳时机。
于是,《新安女律》正式问世,并在她所管辖的领地内全面施行。
序言:天道阴阳,人伦并重。治国安民,当使男女各得其所。今制《新安女律》,以正风化、均产业、禁暴虐,使百姓安居。
第一卷财产与继承
第一条均产继承
父母亡故,家产由子女均分,无论男女。
若家族以“长子主祭”为由,可予长子多分一成,但其余子女不得少于均额。
违者:强占姊妹产业者,以“侵夺官田”论,罚没双倍田产。
第二条女户承业
无子之家,女儿可继承全部家业,但需缴纳“女户税”,以代徭役。
女户若招婿入赘,婿不得擅卖田产,违者逐出家族,产业仍归女户。
第三条嫁妆保障
女子出嫁,娘家须按家产厚薄置办嫁妆,并于官府登记。
若夫妻离异或夫亡再嫁,女子可凭契书取回嫁妆,夫家不得阻挠。
违者:强占嫁妆者,罚金(嫁妆价值的双倍)并服徭役一年。
第二卷婚姻与人身
第四条禁虐令
殴妻至伤者,罚金并服徭役三年;致残者,流放边疆。
杀妻者抵命,不得以“夫为妻纲”减刑。
受虐女子可向官府诉离,并带走嫁妆及子女抚养权。
第五条再嫁自由
寡妇可自主决定是否再嫁,家族不得强迫守节或强配婚姻。
第六条禁止殉葬
逼寡妇殉葬者,以“谋杀”论,主谋处斩,从犯流放。
鼓励寡妇守业兴家,官府予以减税优待。
第三卷教育与参政
第七条女塾兴学
各郡县设女子学堂,教授纺织、礼仪、算账、律法、医药。
学业优异者,可任女史掌文书,或为织造司女丞管理官营作坊。
第八条女闾庇护
各县设“女闾”(女子庇护所),收容受虐、无依之女,由官婢与寡妇管理。
女子可暂居女闾,并申请离婚、田产申诉等事务。
第四卷推行与惩处
第九条赏罚条例
守法者赏:遵守《新安女律》之家,减免部分赋税。
违法者惩:阻挠女子继承者,加倍征收户调。
隐瞒家暴不报的邻里,连坐服徭役一月。
第十条【巾帼执法】
组建“巾帼军”,由寡妇、孤女充任,巡查乡里,镇压宗族私刑,维护女子权益。
王镜有令:此律自颁布之日起施行,凡我封地子民,无论贵贱,皆需遵从。若有阳奉阴违者,依律严惩不贷。
《新安女律》以江东原有律法为基础修订,赋予女子诸多应有的权利。这些权利合情合理,却千百年来未曾实现。王镜不顾众人反对,力排众议推动此事,只为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弥补这一长久的遗憾。
……
这天,王镜像往常一样按时签到,没想到系统给了她一个不小的惊喜。
【当前时间:东汉初平四年十月二十】
【叮——签到成功,获得“简易缝纫机(100台)”】
“这就是简易缝纫机?”王镜轻声呢喃,眼中满是探究的光芒。
这台简易缝纫机,主体是硬木榫卯拼接的木质框架,看着像小型织机,只有一尺见方,很是紧凑。咬合齿轮露在外面,转动时会发出“咔嗒”声。光滑竹片负责引导丝线,避免缠绕。铁制细针是核心,比手工穿刺又快又准。底部有皮革踏板,踩动就能带动齿轮,类似改良的纺车。
用它比纯手缝省力,适合批量制衣,普通织娘用它效率能翻倍。不过,送布得手动,也只能做基础缝合,精细刺绣还得靠手工。
王镜端详完简易缝纫机,心中立刻有了打算,当即决定将这批缝纫机全部运往织室。
当下天气渐冷,正可以利用它们紧急赶制一批冬衣。一部分供给将士御寒,另一部分以平价卖给百姓。
织室
秋阳斜照,映出工坊内忙碌景象。数十架新式织机整齐排列,梭子飞转,咔嗒声此起彼伏。空气中飘散着细小的棉絮,在阳光里打着旋儿。
织娘们手指翻飞,雪白的棉线在她们手中化作细密的布匹。
孙尚香正俯身在一架织机旁,指尖轻轻拨弄着织线,帮一位年轻织娘调整踏板的角度。
她眉头微蹙,目光专注,额角沁出细密的汗珠,却浑然不觉。
忽然,工坊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侍卫高声通报:“主君到——”
织娘们纷纷停下手中活计,迅速整理衣襟站好,低垂着头,眼中既敬畏又仰慕。
孙尚香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回过神来,连忙用袖子擦了擦额角的汗,快步迎上前去,双手交叠于身前,恭敬行礼:“见过主公!”
王镜微微颔首,目光在工坊内扫过,道:“都起来吧。今日我来织室看看。”
织娘们这才直起身子,却仍不敢抬头直视,只是悄悄用余光打量着这位威严的主君。
孙尚香心跳微微加快,手指不自觉地捏紧了袖口,心中忐忑——不知主公对织务司的进展是否满意?
王镜走到一架织机前,伸手抚过刚刚织出的棉布。那布匹细腻光滑,纹理紧密,轻轻一捻,便知比寻常粗布更加耐用。
她指尖摩挲着布面,眼中流露出满意之色,随即赞许道:“尚香,你做得很好。短短时日,便将织务司打理得如此井井有条。”
孙尚香脸颊微红,睫毛轻颤,低头道:“多谢主公不嫌弃我,我就是做了该做的,哪敢说自己有功劳啊。”
她如今已是织务司掌印,举手投足间多了几分沉稳,但被王镜当面夸奖时,仍会不自觉地露出青涩羞赧,像是回到了当初的模样。
王镜转向织娘们,提高声音道:“诸位勤勉工作,我都看在眼里。待冬衣赶制完毕,每人加发一月工钱。”
织娘们闻言,眼中顿时亮起欣喜的光芒,几个胆大的已经忍不住小声交头接耳起来。
孙尚香却敏锐地捕捉到关键词——冬衣?主公这是有任务交给她们了。
果然,王镜开口道:“天气渐冷,将士们急需御寒冬衣。一月内赶制一千套棉衣,可能办到?”
孙尚香闻言,心头一紧,手指不自觉地绞紧了衣角。虽然现在已有不少织好的棉布,但缝制衣服同样费神费力,而且不像织布有织机的帮助,只能依靠手工。按常理,缝制一套厚实棉衣需两日,整个工坊全力开工,一个月最多也只能完成一半。
她咬了咬唇,犹豫片刻,终究还是如实道:“主公,现有织娘日夜赶工,恐怕……难以在寒冬前完成。”
王镜忽然轻笑一声:“我知你为难。”
她微微抬手道:“抬进来。”
众人疑惑地望去,只见几名侍卫小心翼翼地抬进几台造型奇特的器物——通体乌木为架,底座是铸铁打造,上部有木质平台,中间悬着一根细长的钢针,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这是……?”孙尚香睁大了眼睛,不自觉地向前迈了半步,目光紧紧盯着那台器物,心中既惊又疑。
“此乃仙家法器,名为天衣神机。”王镜解释道,“传说中天衣无缝,便是用此物缝制。以金木相生之理,运造化之针。”
她示意侍从搬来一叠裁好的布料,令一名织娘坐在缝纫机前,手把手指导着她如何引线、调节布料走向。
织娘起初有些紧张,手指微微发抖,但在王镜的引导下,她渐渐掌握节奏,手眼协调起来。
只见她脚踏踏板,发出轻快的“嗒嗒”声,钢针便如灵蛇般上下飞舞,两片布料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缝合在一起,针脚细密均匀,竟比手工缝制还要整齐!
“这……这怎么可能!”织娘震惊地停下动作,低头看着自己刚刚缝好的衣袖,眼中满是不可置信。方才她缝制的速度,抵得上之前半日功夫!
织娘们发出阵阵惊叹,有人忍不住凑上前去,小心翼翼地抚摸着缝纫机光滑的表面,眼中满是不可思议。一位年长的织娘喃喃道:“老婆子织了四十年布,从未见过这等神物……”
孙尚香更是看得入神,心中翻涌着震撼与欣喜。
她喃喃道:“这……这简直是神迹!”
王镜嘴角微扬:“这一百台缝纫机就留在织室,由尚香负责调度使用。从今日起,辛苦各位分为三班,昼夜不停赶制冬衣。缝纫机专用于缝合工序,裁剪、絮棉仍按旧法。”
若说之前还有什么顾虑,可当王镜拿出这缝衣神器后,孙尚香顿时信心倍增。
她深吸了一口气,挺直腰板,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尚香领命!定不负主公所托!”
织娘们齐声应和,声音在宽敞的织室内回荡。先前的忧虑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跃跃欲试的干劲。
王镜看着她们,心中满是欣慰。
有了这些“仙家法器”和这群勤劳的织娘,不仅今冬的棉衣无忧,来年的春衫想必也能早早备下……
【叮——成功获得信仰值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