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涛这几天在客栈里面急得团团转,就像是自己头上悬了一把刀,不知道这刀什么时候才落下来。
李魁约他一块儿去逛京城,他都不去了。
“要真把我分配去一个边陲小县城,我是去呢还是不去呢?”
不去吧,他辛辛苦苦考中了进士,连官都没有当,这多遗憾。
贾涛自从见自己好友高县令穿的那身官服后就一直心中有个当官的情结。
可去吧,万一真的分了遥远又偏僻的边陲,他这把老骨头指不定都没到那里就已经病逝了。
可真难选。
贾涛不停地走来走去,间歇性发疯,他问的话根本就不需要别人回答,只是抒发自己的感情而已。
在他自己说出口的时候,答案就已经在他心中了。
贾涛双手合十:“老天保佑我能够分配去个好点的地方。”
他转头看见李昱坐在那里悠哉悠哉地品茶看书,说不出的悠闲。
“李贤弟,你不担心吗?”
李魁傻笑:“贾伯伯,你是不是忘了陛下都召见过我爹,我爹大约是不需要担心的。”
贾涛哭了,羡慕两个字已经说倦了。
好想抱上李昱的大腿,怎么办?
就在这时候有人过来报喜:“李传胪可是住这里?”
李魁飞奔着跑过去开门:“在这里,在这里,我爹就在里边!”
来的是吏部的一个小吏,他是来传话的:“恭喜李主事,您的官位已经定下来了,是工部主事,分在都水司里边。”
今科考中的进士,哪个不是天天跑去吏部去看自己的职位下来了没有,也就这位李传胪一天也没有去过。
心不是一般的大。
李昱的工部主事这位置是陛下亲口玉言定下的,正六品!直接跟状元平起平坐了!
可见皇帝对李昱的赏识。
李昱自己不上心,吏部还能怎么办,惹不起,只能派了个小吏过来跑腿。
“爹!你当官老爷了!”
李魁一声大吼,可把来报喜的那位小吏吓了一大跳。
李昱掏出银子来:“劳烦跑一趟,拿去喝点茶水吧。”
那小吏接了银子开心地多说了几句:“李主事日后就在京城当差了,可以选择买个院子,也可以去工部帮忙安排的地方去住,就是工部人不少,分的房也就窄小一点还要几户人家挤一个院子。”
也就是说工部有员工宿舍,都已经是京官了,不可能总住在客栈里边。
考虑到有些官员买不起房所以才搞员工宿舍的,还挺人性的。
李昱道谢客气地把人送走。
他转头就看见李魁和贾涛两个人扑过来抱住他的大腿。
“爹,你是我的亲爹呀,爹,我真是官家少爷了。”
“李贤弟,你还要书童吗?要不我留在京城给你当书童吧?”
都说宰相门前七品官,日后李昱指不定还真能当上宰相呢,先抱上大腿。
什么边陲小镇县令什么的到时候都没有当李昱的门房香!
李昱哭笑不得。
李昱立刻就去吏部领取文书,贾涛也非跟着一块儿去,去了之后他才得到个意料之外的好消息,他的任职竟然也出来了,而且也在工部,是大通关提举司的提举正八品!
贾涛哭了,没想到自己还能成为京官!
他知道自己是借了李昱的光,“李贤弟,矫情的话我也不说了,日后上刀山还是下火海,你只管吱个声。”
李昱看了他和贾涛的职位安排就知道皇帝的意思了,看来皇帝还真的是心动了。
吏部安排好官职之后会给他们安排假期回乡祭祖。
衣锦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
这一次回家的费用还是朝廷给的,而且还专门拨了银子给他们回乡建进士牌坊,这个可是光宗耀祖,能写进族谱的!
有皇商主动来找李昱和贾涛,说是他的商船过几天从通州出发可以带他们到松江府。
从松江府再坐马车到江道府只要几天时间,大大缩短了路程。
这皇商不止找了他们俩,还找了籍贯离松江府不远的其他进士。
大家都同意了。
贾涛跟李魁趁着还没出发又开始到处在京城转悠,以后这就是他们要生活的地方了,两人四处看宅子。
跑了两天之后,李魁就天天在算账:“爹,你这六品官俸禄是多少?”
“每年六十两银子。”
李魁掰着手指头数了数,这才哭丧着脸道:“爹,你要不吃不喝三年,我们才能在京城买个三进的小院,还得是在外城。”
他以为自己成了官家少爷之后,真的像他爹以前说的那样,住着大宅子,出行都有马车仆从,去转了两天之后,李魁这个少爷梦彻底的打破了。
即使他成了官家少爷,他爹是京官了,他还是依旧穷。
内城的宅子都是天价,根本买不起,牙人就带他们去了外城,住那个位置他爹去衙门每天还得要走半个时辰才能到。
李昱也是震惊没想到京城的宅子竟然没有他想象中的贵。
不过转念一想又明白了。
古代流人口流动少,安土重迁思想浓厚,如果不是在京城工作真没必要来这里买房,即使想要炒房也炒不起来。
除了那些地段好的宅子很贵,但是有性价比的宅子也还是有的。
普通人也得生活。
李昱算了算他考中举人之后家里得的贺礼,再加上这一次回去肯定也会有很多人来送贺礼,买个宅子的钱还是有的。
“回去之后把那些田产什么的都卖了,带上所有的银子来京城应该能买个宅子,日后我们就在京城安家吧。”
李昱也了解过大炎皇帝,知道大炎皇帝还是比较清明的,那种早上还一起去上朝,下午人就被抄家的事情还是少。
大炎朝有一套比较完整的《大炎律》,皇帝也不是喜怒无常,这对于他们这些打工人来说是件好事情。
李昱知道自己一旦投入自己的事情当中就会很少顾及其他,日后想要再回一趟太阳村都难,还不如把整个家都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