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陛下,眼下巴蜀战乱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臣以为必须快刀斩乱麻才行。眼下西路军被困积石州,抽不出兵力,援军只能从东路军或中路军中抽调,至于中央禁军,那是拱卫京畿、守护皇城安全的根本,绝不可轻动。”崔思退垂手立在殿中,斟酌片刻后,率先打破了紫宸殿的沉寂。

谢必安站在一旁,不动声色地瞥了崔思退一眼,心里掠过一丝诧异——按往日的惯例,崔思退素来不会第一个表态,总会等其他大臣先探探口风、打个先锋,今日这般主动,倒有些反常。

赵牧坐在龙椅上,缓缓点头,语气沉稳:“梁爱卿,你执掌枢密院,熟悉军中情况,你以为派何人去巴蜀剿灭叛乱为好?”他心里清楚,大乾最能打的军队,本就集中在北元边境,以三路北伐主力为核心,中央禁军关乎皇城安危,确实动不得。

梁俊卿上前一步,语气委婉却条理清晰:“陛下,东路军在之前的北伐中屡屡受挫,朝廷方才下旨训斥了淮安东路安抚使李世勋,又另派左玉堂将军前去整顿军务,眼下整顿工作恐怕尚未完成,这个时候贸然调东路军入巴蜀,恐怕不妥。”

虽说他身居枢密使之位,但安抚使已是一方要员,一举一动都在皇帝的关注之下,他也只能尽量客观地陈述情况。李世勋之前北伐战果糟糕,枢密院和左右二相都对他极为不满,可李世勋与淮西总管曾砚交好,算是皇帝亲信的帝党成员,所以才没被调离。

后来朝廷决定参照中路军的配置,在淮南东路另设楚州军,让禁军将领左玉堂调任统领,可左玉堂到任时间尚短,根本没稳住局面。

梁俊卿的意思很明确:眼下东路军的李世勋靠不住,左玉堂又刚赴任,都不是合适的人选,援军只能从中路军里选派。而襄阳一带,如今有襄阳军和兴化军两支强军坐镇,算是大乾边境最稳妥的区域,北边又有淮北三州作为缓冲,即便从中路军调离一支军队,也不会对整体防御造成太大影响。

“陛下,犬子谭良弼一直有心报效朝廷,只要陛下圣旨一到,他定然立刻点齐兴化军精锐,赶赴成都府剿灭叛乱!”谭之望一听就明白,梁俊卿这番话,实则是在推荐中路军的兴化军去巴蜀平叛。

毕竟襄阳军的王洪明刚刚得到朝廷任命,成为京西南路安抚使兼襄阳知府,正式接替辛表程统领襄阳军,短期内首要任务是整合军务,根本不适合离开驻地。

之前因为辛表程战死,谭良弼作为副将也受到牵连,处境有些灰头土脸,若是能抓住这次入巴蜀剿匪的机会立下战功,不仅能洗刷之前的负面影响,还能再进一步,这个机会他自然不愿错过。

“好,朕以为可行。”赵牧颔首,语气带着一丝恳切,“那就命谭良弼率一万精锐,由水路经夔门入巴蜀。上次出兵关中的事,是朕一意孤行,如今要收拾这局面,还需朝堂上下勠力同心。”

“陛下英明!”殿内一众大臣纷纷点头呼应——应对叛乱,向来是越早解决,对地方民生和朝廷财政造成的影响就越小,没人愿意看到战乱蔓延。

“陛下,臣有一言。”谢必安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说道,“叛军之中,往往裹挟了不少无辜百姓,谭将军常年与北元对阵,作战风格偏于刚猛,这一点还需格外留意。而且兵贵神速,应当调用水师船只运送军队入巴蜀,务必保证水路畅通,不能延误战机。”

谭良弼这人,作战确实勇猛,可手段也太过酷烈,以往与北元交战,所过之处往往一片狼藉。跟北元打仗这么做倒还说得过去,可巴蜀是大乾的腹地,若是也这般行事,恐怕会激化民怨,埋下祸根。

“左相言之有理。”赵牧深以为然,“被裹挟的乱民,也是我大乾的子民,应当仔细甄别,不可一概而论。魏爱卿,着御史台选派官员,与谭良弼大军同行,随军观察军纪,若有滥杀无辜之事,即刻奏报!”

自古以来,百姓参与叛乱,很多都是被裹挟其中,身不由己,若是不分青红皂白杀个干净,只怕这成都府就彻底废了。若是这天府之国变成邓州那般残破的光景,恐怕三五年都难以恢复——想到这里,赵牧不禁暗自佩服武安君,当初邓州遭战后,竟是被他硬生生稳定了下来。

谭之望站在一旁,面色有些尴尬,心里已经打定主意,回去就给儿子写封信,叮嘱他此番入巴蜀,万万不可再像以往那般鲁莽,免得耽误了前程。

“诸位爱卿,除了巴蜀的叛乱,眼下最为紧要的,便是困守积石州的王显忠。”赵牧话锋一转,语气愈发凝重,“西凉军溃败逃离后,王显忠无力单独应对北元的铁浮图,只能率军撤入积石州,与裴朔所部汇合,共同应对北元大军。”

“按照王显忠送来的奏报,积石州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短期内绝无被攻陷的可能,可一旦后期补给被北元切断,大军就无法长期坚守。这事比巴蜀叛乱还要棘手,大家不妨一起议一议,看看有什么应对之策!”

说完,赵牧的目光落在了隆大元身上——这事还得靠隆大元配合。当初是隆大元力主派王显忠率军入关,没想到西凉军败得这么快,连让王显忠撤离的时间都没有,如今局面被动,隆大元自然要承担起责任。

隆大元心里清楚皇帝的意思,之前早有小太监私下传过口谕,他当即上前回道:“陛下,王显忠所部乃是西路军精锐,长期驻守汉中,这些年与北元大小战役不下数十回,为朝廷立下了赫赫战功。若是朝廷坐视不救,只怕天下将士都会心寒若冰,日后朝廷怕是会陷入无人可用的境地。”

王显忠在先帝时期就备受倚重,却早早暗中投效了当时还是太子的赵牧,这些年一直为大乾驻守汉中,抵抗北元,在大乾的封疆大吏中,受皇帝倚重的程度,仅次于淮西总管曾砚。这样一个有能力、有资历,又对皇帝忠心耿耿、不折不扣执行命令的亲信,怎么可能不救?

而且王显忠也是一块“招牌”——通过重用他,能告诉天下官员,即便是先帝时期的旧人,只要有能力、肯忠心,朝廷也会重用,这对稳定人心至关重要。

“陛下,朝廷若想救援王显忠所部,恐怕得集结大军,先由巴蜀进入汉中,再从大散关出兵。可这一路路程遥远,大军行军必然人困马乏,粮草消耗更是极大。”出乎所有人的预料,魏师逊竟是第一个站出来分析困难的,而且一开口就点出了最核心的问题。

要想真正救王显忠,就必须集结足够的兵力,与王显忠所部内外配合,对北元形成压制优势。可如今巴蜀已经大乱,朝廷不仅不能从巴蜀抽调兵力,反而要往巴蜀投送兵力平叛,只能从其他各地的禁军和厢军中零散抽调兵力,再临时整合,难度极大。

“陛下,眼下各地常平仓中,确实还存有一些粮草,可巴蜀一带山路崎岖,粮草运输极为不易。据户部统计,一石粮食从荆湖运送到汉中,沿途的损耗就得有六斗。”户部尚书王芝清也上前一步,摊开双手无奈地说道,把朝廷的家底摆了出来。

大乾的粮仓主要集中在淮南和荆湖一带,要把这些地方的粮食经由巴蜀运送到汉中,途中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损耗更是难以承受。

“陛下,恐怕还得从各地禁军和厢军中抽调人手,可这么一来,短期内根本无法完成集结和整合,实在是鞭长莫及!”梁俊卿作为枢密使,对军中兵力分布了如指掌,他补充道,“如今已经没有任何一支整建制的军队,可以一次性抽调出足够的兵力,只能从各军零散抽调后,再派将领进行集训。这样拼凑起来的军队,最终能有多少战力,全看朝廷给多少钱粮、领兵将领有多少本事。”

“梁爱卿,据你估算,大概需要多久,才能把军队和粮食都投送到大散关?”赵牧也知道其中的困难,原本西路军是大乾在西北的重要依仗,如今不仅指望不上,还要分兵去救,朝廷的兵力和财力自然捉襟见肘。

梁俊卿仔细盘算了一番,语气肯定地回道:“若是要集结两万人马,连带所需的粮草和军备,大概需要一个半月,才能基本运送到位。而且大军到位后,还需要时间整合——否则将领不熟悉士兵、士兵不熟悉号令,军令无法畅通,根本无法作战。算下来,至少需要两个月,援军才能出大散关,与王显忠所部汇合。”

他不敢有丝毫含糊,若是为了迎合皇帝而虚报时间,一旦产生误判,损失的可是大乾数万将士的性命。

“要这么久?”赵牧面色愈发凝重,眉头紧紧皱起,“王显忠虽然说积石州易守难攻,暂时无碍,可万一期间出了变故,我大乾可承受不起这么大的损失!”

“陛下,这已经是最快的速度了!”梁俊卿语气坚定,没有丝毫退让,在这种关乎军国大事的问题上,他绝不会放弃原则。

“诸位爱卿,都再好好想一想,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尽快救援王显忠所部?”赵牧显然对这个答案不满意,干等两个月,中间的变数实在太多,他实在放心不下。

“陛下,老臣倒有一个想法。”崔思退上前一步,语气沉稳,“北元完颜图所部,这些年辗转千里,连续与我军和西凉军作战,折损必然极为严重。北元为了维持兵力,肯定屡屡从地方抽调兵力补充,如今他们看似势大,实际上除了完颜图直接统领的部队,其他各地的防御必然虚弱不堪。”

“王显忠部远在积石州,朝廷确实无力快速救援,既然如此,何不换个思路——围魏救赵?”崔思退显然跳出了直接救援的固有思维,“既然我们去不了积石州,那就想办法把完颜图所部从积石州给吸引过来。”

“崔爱卿的意思是,咱们再进行第二次北伐?”赵牧立刻明白了崔思退的意图,所谓的围魏救赵,无非就是攻打开封府等北元腹地,把完颜图所部从关中调出来,至少调出一部分兵力,这样王显忠的压力就能大大减轻,甚至可以高枕无忧。

“陛下,这不应该叫北伐。”崔思退连忙解释,“毕竟朝廷与北元已有议和文书,若是大规模北伐,恐怕会在道义上落入下风。而且西路军当初入河州,是应西凉的邀请,师出有名;如今北元大军围困积石州,而积石州本就是我大乾的领土,理亏的是他们。”

“再者,上次北元军队擅自进入邓州,烧杀抢掠,虽然最终被我军格杀当场,可他们对我大乾百姓造成的损失,至今没有给朝廷一个说法。”

“既然北元的将领可以纵兵进入邓州,我大乾的将领自然也可以纵兵进入嵩州,这才叫有来有往,不算违背议和文书!”

“而且嵩州旁边就是陕州,陕州是扼守关中通往中原的咽喉要道,北元绝对不会坐视陕州有失。只要我们能在嵩州打出声势,再放出要夺取陕州的消息,完颜图为了保住后路,必然会分兵回援。”

“到时候我军只需在嵩州与北元回援的兵力对峙,就能为王显忠争取足够的时间,等到大散关的援军抵达后,再从容地出兵救援!”

崔思退显然对此已有全盘考量,他很清楚,完颜图如今手握三千铁浮图、超过六千精骑,外加三万步兵,这样的实力,即便朝廷派援军直接去救王显忠,也很可能被北元重创。既然如此,不如想办法让完颜图分兵,从而为救援创造有利条件。

当然,崔思退还有一层私心——他想给武安君创造建功的机会。只要武安君能在此次救援王显忠的行动中立下大功,就能凭借战功向皇帝求情,救叶柔母女脱离苦海。如今满朝都在传,蔡正阳要纳叶柔为妾,崔思退有心阻止,却碍于蔡正阳的身份无能为力,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武安君身上。

VIP小说推荐阅读:凤逆天下北月篇流氓帝师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完美世界之武魂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开局捡漏美娇妻,乱世造反当皇帝大秦:寒门小娇妻英雄恨之帝王雄心黑铁之堡大唐:小兕子的穿越生活带着系统来大宋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三国:家父董卓,有请大汉赴死!我穿越来有八十万王军不过分漫威之DNF分解大师沉默的战神长生界魏武侯蜀汉儒将,亦争天下第一抗战:打造重装合成旅,决战淞沪谋定天下:从一首诗震惊长安开始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无始皇口谕,不得踏入银河边关锦衣黑明堪破三千世相大明最强皇太子精灵:开局捡到重生伊布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成为一代剑仙后,换了权谋副本隋唐:李渊悔婚,我去做大隋驸马明末,弃子翻云覆雨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奋斗在新明朝穿越三国,开局宣布大秦复国星宿典藏录:幽冥契穿越到古代穷的只剩下一把砍柴刀混在民国当军阀我要多娶姨太太大乾杀猪匠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嘻哈史诗看古今阿斗落榜当天,娶了个首富千金小娇妻三国最强短命鬼从原始部落到清末一文钱秒杀:我在灾荒年间捡娘子大明:雄英别怕,二叔来了!大明望族那年那景那些人
VIP小说搜藏榜:阿斗权倾天下:我被皇帝偷听心声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史上最强太子爷天皇大帝之老婆是武瞾水浒:狗官,你还说你不会武功?体验人生角色之系统:放开一点庶门医香,邪医世子妃隋唐君子演义落榜当天,娶了个首富千金小娇妻三国最强短命鬼大唐广播站2我在大唐种土豆重生:回到1937大唐放歌盛宠“病弱”妃大唐好先生精灵:开局捡到重生伊布崇祯太子寒门书生,开局忽悠个便宜小娇妻光武风云之双鱼玉佩血药世家震惊!大婚当日,你给我送个孩子?超神特种兵王我在古代皇宫混大唐小闲王或许是美好世界1895淘金国度试练东汉后手星河霸主穿越古代当东家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乱世边城一小兵世子好凶后汉英雄志护国骁骑汉末豪杰这太子妃不当也罢寒门科举小懒娃都市之超品战神纨绔小妖后我代阿斗立蜀汉不灭阳帝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刚穿越,就在敌国公主床上汉末之王道天下战国之平手物语血雨腥风逆天行从原始部落到清末
VIP小说最新小说:跛王爷青铜账簿与铁王座开局反杀捉刀人,我成了大乾凶徒晚清三杰恩仇录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解差传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荣国府,抱歉,不稀罕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重生红楼的香艳人生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穿成太子,本想摆烂,却被人陷了魂穿大唐:开局便被长乐赖上了救女主?问题不大,看我爆兵百万在造大明灵异中篇小说选大明养生小帝姬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宸晏匠梦:林衍的火器传奇开局砍树,我砍出个五代盛世医女楚汉行明末狠人:苟在辽东开荒建后宫神幻宇宙梦王橹窗着魂穿水浒:我竟成了童贯义子赵大:我的水浒我的国大秦:开局人屠,杀敌就变强我靠九阳神功横推武当大楚最惨驸马,开局遭背叛明末:坐拥十万死士,你让我低调时空基石我竟然穿越到了sprunki不是哥们,你收集古人啊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逃荒是不可能的大明太监秘史大明:开局要被诛满门?我人麻了穿越古代,我竟然成了武圣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水浒:爆杀宋江,再造梁山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三国:开局结拜关羽,专刀天选者祖宗们,时代变了穿越大唐,全靠小公主!龙椅上的欲望:情锁宫闱之殇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如果是庞统指挥蜀汉北伐金沟枭雄:从伙计到东三省巡阅使我的99位大佬夫人不当官了,逃荒保命要紧!开局乱世成流民,我携妹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