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度的得意忘形,别人或许不知,也不关心,更没时间去了解,因为他的话犹如一颗重磅 ,在众人脑海中炸响。
他们的思绪一片混乱,完全无法思考。
啪!
突然,一声清脆的巴掌声再次响起,正在激动得全身发抖的乌鸦一脸茫然地看着陈小刀。
陈小刀瞪着眼睛说:“你不觉得疼吗?为什么不叫?”
随即反手又是一巴掌,这次乌鸦喊了出来。
“这不是梦!”
陈小刀严肃地说。
乌鸦几乎要哭出来了,“刀哥,别再闹我了。”
师爷苏兴奋地开始算账,“一本十块,摊主抽五毛,加上人工、照片、税费等成本后,一本利润是四块八。
十万册就是四十八万,就算一个月卖出四十万册,那岂不是……”
占米早已震惊得倒吸冷气,打断道:“近两百万!单月两百万,一年的净利润至少两千万!天啊!原来咸湿杂志这么赚钱吗?”
骆天虹摸了摸头,“有脑子和没脑子差别太大了。
一个月两百万纯利润,就算砸破我的脑袋也赚不到,曜哥真是厉害。”
在这个世界里,骆天虹是个武痴,但即便是武痴,出身于屋邨也需要赚钱。
之前他即便控制了云华街,一个月的保护费也才十几万,绝不会超过二十万。
然而现在,霍曜随便想个办法,每个月就有两百万收入,简直像天上掉下来的。
如此惊人的赚钱能力让骆天虹难以置信。
砰!
一声沉闷的声音响起。
刚才还在批评霍曜眼高手低的姜美凤彻底愣住了,听到杨度的话后,她猛地站起来,感觉全身都在颤抖,随后又重重坐下。
目瞪口呆。
眼神呆滞。
姜美凤喃喃自语:“一个月两百万,一年就是两千万……说好三个月内让我锦衣玉食,吃燕窝,你还真做到了。
霍曜,你真的是我的儿子吗?”
“当然不是,你怎么可能生出我这么帅气的儿子?”
一阵打趣的笑声从门外传来,迟到的霍曜推开门走进来。
众人见到霍曜,眼神再次变化。
敬意更深了。
姜美凤回过神来,听闻霍曜的话语,顿时火冒三丈,一把拽住他的耳朵,杏眼圆睁质问道:“霍曜!你说什么?再说一遍!你敢否认我是你娘?”
周围的小弟虽在场,霍曜却毫无尴尬之意,反而笑嘻嘻地回应:“哪敢啊。
慈云山这么大,除了凤姐您,谁还能生出像我这样帅气的崽?”
“这就是我的崽!”
姜美凤欢喜得不得了,松开手后,还骄傲地拍了拍霍曜的肩膀。
随即又恢复成那个啰嗦的母亲形象,帮他整理衣衫,嗔怪道:“又跑哪儿疯去了?知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你那本《风月》要上市了,拜托你多上点心,别跟我说你忘了这么重要的事。”
霍曜微微一笑,不作解释,一副从容淡定的模样。
其实,拥有上帝视角的他早已明白,无论把《风月》定价多少,都不用担心销量。
第一天卖不完,第二天接着来,再不行还有后几天呢。
毕竟《风月》是周刊,只要一周内全部售罄,这次创业就算是成功了。
没想到,《风月》第一天就卖疯了,这超出了霍曜的预期。
和杨度一样,他也暗自感慨:妈的,全港的男人是不是都这么饥渴?
旁人见状,对霍曜愈发钦佩。
这可是每月200万的纯利润,他却表现得如此镇定,确实配得上“每逢大事有静气”
这句话。
霍曜转向杨度,问:“老杨,具体情况如何?详细说说。”
杨度迅速汇报了一番。
霍曜点点头:“不错。”
众人震惊,十万册杂志当天就被抢购一空,在霍曜看来却只是“不错”
。
曜哥,您的标准也太高了吧?
杨度情绪高涨,自信地说:“曜少,我低估了咸.湿杂志市场的潜力。
单本十块,十万册当天就卖完,全港人口五百四十万,男性约两百五十万。”
“我有信心,《风月》单册销量能达到二十五册,全港每十位男性中就有一位看我们的杂志!”
霍曜笑了笑,没明确表态,只说:“首刊若能大卖,咱们再谈后续发展。
既然人都到齐了,那干脆开个会吧。
老妈,你来参加吗?”
“当然来!这是自然!”
姜美凤瞪了眼,说道:“小鬼,你是不是忘了?这本杂志的注册法人可是我。
换句话说,这杂志社归你妈所有,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
“既是我的公司,这种大事怎能缺我?我怎么能不到场?”
霍曜搂着姜美凤肩膀走进办公室,笑着说:“老妈,你搞错了。”
“哦?什么事?”
“连我都算是你的儿子,区区一个杂志社又算得了什么?”
姜美凤眉开眼笑:“小鬼,这句话我喜欢听,说明你孝顺。
不过每天最多只能讲三次,其余时间留着去追求那些痴迷的姑娘,早点给我抱上孙子,这才是真正的孝顺。”
霍曜擦了擦汗:“一次就够多了,你还想每天讲三次?你这不是逼我去死吗?”
片刻后,众人来到三楼办公室。
办公室内,霍曜居中而坐,姜美凤在他左侧,杨度在右侧,占米、骆天虹、陈小刀、乌鸦、师爷苏、摄影华等人依次落座。
众人情绪高涨。
杨度开口道:“曜少,有件事得告诉你。”
霍曜问:“何事?”
杨度答:“黄永发那边传来消息,他和我是老朋友,刚才打电话来,除了祝贺,还提到想让我们加印……”
霍曜打断道:“拒绝他,我定的十万册就是十万册,天王老子也改变不了。”
“明白。”
杨度点头笑道:“我也这么认为,曜少说得很对,我们要吊足全港男性的胃口。
不过分发协会那边可能不会轻易妥协,黄永发也只是试探。”
霍曜追问:“他在分发协会担任什么职务?”
杨度神情轻松,嘲弄地说道:“什么职位,不过是个跑腿的罢了,他上面还有两位副理事长和一位理事长,根本没有发言权。
我知道曜少你的想法,我已经回绝他了。”
“但我敢确定,今晚十二点前,必定会有个副理事长来电,这肯定是胡有为授意的。
还有,之前黄永发试探我,也是胡有为在背后指使。”
“这个胡有为是分发协会的理事长,比我还年长十多岁,早年从报摊起步,在分发协会地位很高。”
霍曜打趣道:“你受得了吗?”
“小事而已。”
杨度淡然一笑,带着几分自负与傲气说,“分发协会为何希望我们加印?还不是为了赚钱。
我们的杂志卖得好,他们自然赚得多。
分发协会能对我们构成威胁吗?不过是停止供应罢了。”
“嘿!”
“但我们的《风月》完全不担心销售问题,他分发协会想停止供应?随便,大不了让我们的人直接将货送至报摊老板手中,把分发协会的利润全给他们。
胡有为就算再有威望又能怎样?威望换不来饭吃,大家都冲着利益来的。”
“我的信心来源就是《风月》,《风月》卖得越好,我的底气就越足。”
霍曜微微一笑。
这种傲气与自信,正是霍曜欣赏的大人物风格,如今的杨度便是如此。
霍曜对报刊行业并不了解,也缺乏杨度这样的人脉资源,因此放手让他管理是最好的选择。
正如他一贯的原则:他只需提出目标,无需过问过程,只关注结果,不参与具体事务,只把控发展方向。
杨度问道:“曜少,第一期不加印是可以的,那接下来三期呢?”
霍曜答道:“第一期十万册,第二期加印两万,共十二万册;第三期加印三万,共十五万册;第四期维持不变。”
杨度微微蹙眉,疑惑道:“曜少,这是为何?虽然我不知道单册销量的上限是多少,但从第一期的火爆程度来看,我可以肯定,印刷十五万册一周内一定能售罄。”
“我认为,第一期我们可以不加印,但第二期最好加印五万册,难道还要吊大家胃口?”
此人报刊界确是一号人物,只是专攻内容与人脉。
若论营销,连给他提鞋都不配。
杨度尚且不明,旁人更无从谈起。
他们以为首刊限量是为了吊胃口,却不知饥饿营销和用户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姜美凤始终未发言,此刻也忍不住问:“全港第一本咸.湿杂志,太过轻易入手,怎会珍惜?”
霍曜答:“想过做成艺术品。”
姜美凤翻了个白眼:“你以为在做什么?咸.湿杂志罢了,难道真想当艺术?”
霍曜微笑:“并非完全没想过。”
姜美凤瞪了儿子一眼,不再多言。
她虽不明所以,但既已初战告捷,便全力支持。
霍曜道:“我要吊足全港咸.湿客群,让他们求而不得,一个月后形成固定消费习惯。
每周五,《风月》都将成为他们的期待。”
“让这份杂志融入生活,这才是关键。”
众人听罢,骆天虹等人未觉特别,杨度与占米却双眼放光。
他们深知霍曜深意。
“绝妙!”
杨度拍案赞叹:“曜少此计堪称完美,吊足一个月,让《风月》成为习惯,每周 买就心痒。
这策略太棒了!”
占米激动得全身发抖。
何为生意?这就叫生意!
冷静之后,杨度说道:“首刊大卖固然好,但也有隐患。”
霍曜问:“如何讲?”
杨度说道:“三天或四天售罄,《风月》能维持一周热度,直到下周五。
但若一天内卖光,就会有些麻烦,人都健忘。”
霍曜问:“你是说热度无法持续一周?”
杨度点头:“正是如此,关键是怎么样保持热度,不过或许是我多虑了,《风月》已足够火暴,销路不成问题。”
霍曜却严肃起来,仅思考片刻便有了主意。
他说:“占米,从明天开始,你有任务了。”
此时占米再看霍曜,如同见到了神灵,说道:“曜哥吩咐的事,我定完成。”
霍曜道:“你从天赐安保取十万,召集十几名可靠手下,去各地以双倍起价回购《风月》首刊,双倍不行就三倍、四倍,最多五倍,直至这笔钱用完。”
众人皆震惊。
这是什么情况?
一本十块,五倍回购岂不变成五十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