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帝面对两人你来我往的争吵,始终不发一语,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这时,苗公公在门外说道:“陛下,五城兵马司宋指挥使求见。”
辰帝皱起眉:“怎么又来一个?”
“宋指挥使说,那日谋杀陛下的刺客找到了。”
此话一出,宣政殿里的三人神色各异。
辰帝直接眼睛发亮,喊道:“宣!”
而魏宗安几乎马上条件反射的看向了苏明玉。
只见苏明玉虽然狼狈的跪在地上,却似笑非笑,隐隐带着一丝得逞的笑意。
魏宗安脸色煞白,却依然稳坐如钟。
苏明玉歪着头轻笑:“哟,魏大人这是哪里不舒服?怎么脸白成这个样子?”
而此时的魏宗安却和刚才的样子判若两人,一句都没有回应。
苏明玉继续说道:“魏大人若是不舒服,还是先回府休息吧。
您年纪大了,今日之事,我不同你一般计较就是了。”
魏宗安不愧是常年身居高位之人,此时依然面色不改的说道:
“刺客一事,兹事体大。咱家身为亲历者,留下来做个见证也是应该的。”
苏明玉心里翻了个白眼,让你装,继续装!一会儿看你如何收场。
原来苏明玉利用了大皇子搜过二皇子府后,就明白自己追查的方向很可能是错了。
二皇子可能确实在尝试私下制造火铳,甚至很可能已经掌握了制作火药的方法。
但二皇子和工部面临着同样一种困境,就是他们最厉害也只能制作出铜制的火铳管。
这与那日刺客行刺使用的火铳还是有些本质区别的。
若是有人从西洋那边买回来一个新的火铳,且不说这个人实力有多雄厚,单是能躲过层层盘查,把那玩意带进京城,就已经是地狱级别的难度。
所以,那日行刺陛下的火铳,只有一个可能,就是原先陛下手里的那把。
而唯一有机会,又有能力拿到那个火铳,再把它神不知鬼不觉放回去的人,三个手指都数的过来。
苏明玉走访了许多那日在现场亲眼目睹刺客开枪的人,基本还原出当时的景象。
刺客一枪射出,周围一片兵荒马乱,所有人都忙着护驾,刺客便是趁机将自己的身形隐入那些随行的王公大臣身后。
禁卫军统领虽然姗姗来迟,倒也算及时,他马上下令封闭所有进出口,对所有可疑人物进行追杀。
按理说,这刺客就是再厉害,也该留下点痕迹。
可偏偏此后,那人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那便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刺客直到这时都没有走,仍然混迹在人群中。
加上之前她在赵大人那里诈出来魏宗安也是这场刺杀的始作俑者之一。
苏明玉便推断,最后刺客一定是随魏宗安回了府。
先前她没有第一个怀疑魏宗安,主要是因为她太了解魏宗安了。
他能做到今天这个位置,除了手腕强硬,更重要的是,他从来不会去挑战辰帝的底线。
魏宗安绝对不是主谋,他的背后另有其人。
苏明玉四处派人鼓吹自己得势的消息。
她还故意把自己弄成一副嚣张跋扈,小人得志的模样。
狗急了就会跳墙,魏宗安最宝贝的就是他手中的权势。
本以为苏明玉得宠之事,可以让魏宗安露出些马脚来,谁知这个老狐狸根本就不接招。
背后之人若真要查起来,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办到的。
但这案子终归要尽快有个了结。
苏明玉花了许多时间,已经基本上确认魏宗安府里藏了人。
魏宗安备受荣宠,府上除了有府兵外,还有东厂的高手坐镇。
加上他为陛下挡枪,忠心护主,谁敢在这个时候去找他的晦气?
明着不行,那就阴着来。
苏明玉假借探病为由带着青阳去了提督府。
以魏宗安那眼高于顶的态度,肯定要晾一晾他们,给她个下马威。
她便恰好可以利用这个时间,让青阳去探查提督府哪里有异常。
青阳也确实效率高。他很快就发现,在东院有一口井,位置和风水都十分怪异。
多年锦衣卫的经验告诉他,这井下可能是某个暗室的出入口。
他便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苏明玉。
如此苏明玉心里也有了数。然后就让青阳去放了把火。
起火后,魏宗安第一时间就去了东院。
他明着是去护钱财,实际上眼神时不时都在朝井口瞄,这更加印证了苏明玉的判断。
如今,好戏即将登场,苏明玉趁着辰帝没注意,揉了揉自己那跪的有点发痛的膝盖。
“宋指挥使到!”
转眼,宋指挥使押着一人走上大殿。
那人浑身血污,头发凌乱,眼睛惊恐的看向四周,时不时还在小声呓语:“别打我,我什么都不知道。我真的什么也不知道!”
苏明玉皱起眉,看向辰帝。
只见辰帝也十分不解。
“宋大人,你说这个精神不太正常的傻子,就是那日的刺客?”
“回陛下,卑职在提督府发现此人时,他都还正在密室里研制火铳。
只是他不知受到了什么刺激,人疯了。
他的桌上写满了三样东西:木炭,硫磺,马牙硝。
卑职问过工部,这正是火铳之中火药的配方。”
辰帝惊喜交加:“你是说,他们把火药都研制出来了?”
宋指挥使点了点头。
“好!”辰帝难得喜悦的大喊。
苏明玉微微一笑,拱手道:“恭喜陛下获得神兵!”
辰帝满意的点点头,随后才看向了脸色苍白的魏宗安。
“魏公公啊,魏公公。人是在你府上搜出来的,你作何解释?”
魏宗安一屁股从椅子上滑下来,匍匐在辰帝的脚下拼命磕头。
“陛下!老奴冤枉啊!”
辰帝丝毫不顾及往日的情面,一脚将魏宗安踢开:“冤枉?人证物证皆在,你跟我说冤枉?”
魏宗安捶胸顿足,大哭道:“陛下,此人根本不是行刺的刺客,他是工部专门研制火铳的工匠,名叫孙千。
奴才见陛下为火铳一事烦忧,鬼迷心窍的派人将他从回乡省亲的路上抓了回来。
奴才只是想让他早日研制成功,好向陛下邀功。谁知会突然冒出来刺杀一事!
这孙千,大字不识,又没有武功,他怎么可能做出刺杀陛下的事,请陛下明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