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玫答应产下死胎之后,皇上为了安抚她失子之痛,下旨封了她为常在。
也是自此之后迁怒于玫常在,白蕊姬彻底的失了宠。
不过短短几日,永和宫就萧条了许多。白蕊姬整日里沉浸在丧子之痛中,月子里大悲大痛,又添了下红之症。这样的病症,就意味着白蕊姬不可能再获恩宠。
后半生没有了指望,白蕊姬更加的执着于失子之痛。
“你说玫常在可真够倒霉的,好好的孩子竟然夭折了。也连带的失了宠,从那天开始皇上就再也没有去过永和宫了,可真够可怜的。”
“我看玫常在怕不是被人给害了,听说玫常在生下的死婴浑身青紫。可不像是普通夭折,没准就是遭受了后宫的那些手段。”
白蕊姬今天好不容易有心情下床走走,俗云扶着她在院子里散散心。
就听见宫墙外面有两道女声在议论,俗云怕白蕊姬伤心。当即就要出去训斥这两个嚼舌根子的,不知是不是外面的人听见了动静。等到俗云出去的时候,宫墙外已经没有了人影。
白蕊姬直愣愣的站在那里,泪流满面。其实这些日子她也有所怀疑,孕期的诸多不适。突如其来的早产,一切都是那么的不正常。
白蕊姬眼里燃起了浓浓的仇恨,她就是拼出这条命,也一定要为她的孩儿报仇。
这日长春宫请安。
白蕊姬痛哭流涕的跪在地上,口口声声说自己的孩子是被人害死的。请求皇后娘娘彻查当日之事,白蕊姬在大庭广众之下不住的磕头。
直到磕的头上鲜血直流,仍然不停的哭诉着,让富察琅嬅彻查。宫中有些心软的嫔妃,看着眼前凄惨的白蕊姬,也有些不落忍。
富察琅嬅派人通知了皇上,又让手下的人去彻查当日的事究竟有何异常。
很快就查出了,玫常在每日常吃的鱼虾里被人下了朱砂之毒。太医院的院判也诊出,玫常在体内确有朱砂之毒。
玫常在的孩子确实是被人所害,在场的人无不震惊。其实都是在后宫里浸淫这么长时间的人,玫常在的孩子一死聪明人就已经反应过来了。
不过都是竞争对手,大家都各自看着好戏。就是吃鱼虾生出的孩子聪明,也没有顿顿一日三餐不落的吃。这都不需要有心人在找什么机会,明白着毒下进饮食里就是。
金玉妍端坐在一旁,脸上还有着些对玫常在的同情。不时的拿帕子擦擦眼角的泪水,任谁也看不出端倪来。
皇上也很快来到了长春宫,从富察琅嬅的口中得知事情的经过。愤怒之下不忘派王钦和李玉带着人彻查后宫,务必找出蛛丝马迹。
很快王钦就从延禧宫娴嫔的内室里,找出了没有用完的朱砂。朱砂放了很长时间,都已沾染上了沉水香的气味。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的看向如懿,都是不可置信。没想到竟然是娴嫔如此歹毒,谋害了皇嗣。
如懿一脸呆呆的坐在座位上,仿佛周围的事情与她无关。既没有跪下请罪,也没有为自己辩驳。只是一动不动的坐着,似乎还没有反应过来现在的情况。
白蕊姬得眼睛都红了,看着如懿呆愣着的反应。立马认定了就是娴嫔所为,否则娴嫔为什么不辩驳。
仇恨充斥着白蕊姬的内心,她再也忍不住体内的愤怒。她有着满腔的怨恨和怒火无处发泄,而害死了她孩儿的凶手。就端坐在那里,连一句话都没有。
此刻白蕊姬顾不上皇上皇后,和周遭的所有人。满脑子都是她凄惨死去的孩子,还有依然坐着的如懿。冲上去就狠狠的甩了如懿四五个巴掌,直到被身后的丫鬟们拉开了,嘴里还在愤怒的嘶吼着。
“乌拉那拉氏你这个毒妇,还我孩儿的命。”
“玫常在本宫体谅你失子之痛,但你切莫失了理智。本宫和皇上还坐在这里。一定会为你讨回公道。事情还未调查清楚,怎可以下犯上掌箍高位妃嫔。”
富察琅嬅让丫鬟把白蕊姬拉开,拉回到座位上。
海兰冲过去看着如懿被打肿的脸颊,泪流满面的跪下给如懿求情“皇上皇后娘娘,此事定不会是姐姐所为。怕是有人故意栽赃,娴嫔姐姐为人光明磊落,根本不屑做出这样的事来。”
金玉妍“海常在知人知面不知心,若娴嫔真是光明磊落,被人刻意栽赃陷害。不曾做过这样的事,刚才为何不曾为自己辩驳几句。”
如懿捂着脸,像是回过了神来开口道“皇上臣妾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臣妾也不知道朱砂为什么会在臣妾的内室里。”
皇上心中也有着怀疑,一方面不相信青梅竹马的如懿会做出这样的事。一方面也有些认同嘉贵人的话,若是冤枉的为什么不开口辩驳。
“如懿你若真没做过,就拿出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只要你能拿出证据,朕不会让人随意污蔑你。”
如懿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弘历,她没有想到弘历会不相信自己。如懿用一种悲痛的,被人辜负的表情看着弘历,眼睛里还有着被弘历不信任的失望。
所有人都有些无语的看着娴嫔,娴嫔这是在干什么。
“娴嫔朱砂是从你的内室中搜出来的,你就逃不了干系。你既说不是你,就解释清楚这朱砂是从何而来。”
如懿高傲的抬着头,不屑的看着富察琅嬅。
“臣妾确实不知道朱砂从何而来,但是清者自清,公道自在人心。”
就在如懿的话说完,现场一片寂静的时候。阿箬一个箭步冲了出来,跪倒在地。
“奴婢阿箬实在看不下去主儿的所作所为,今日冒死向皇上皇后娘娘说出实情。”
“当日玫常在被谋害一事,却是我家主儿所为。”
富察琅嬅“阿箬你可是娴嫔的陪嫁丫鬟,你可知道背叛主子是个什么下场。此事不管是不是是娴嫔所为,你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阿箬虽然有些心慌,可还是对如懿的恨占了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