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了一眼陈母,只见陈母正用一根竹签子在翻沙虫,手速很快,翻完在水里清洗一下,丢到一旁的筛子里的。
翻好的沙虫还要汆水煮一下,才能放炭火上烘干。
烘干的沙虫价格更高,易保存,口感比湿的更香。
“娘,怎么没见我爹?”
陈业峰纳闷一声。
自从早上回来见过他爹,就再也没有见过。
以前是要出海,没见着几回也正常。
可现在铁山渔业队不是说要解散了,没有出海怎么又没见人影了。
“上渔业队开会去了,去了好几个小时了,应该也要回来了。”
“渔业队都要解散了,还开什么会?”
“这我哪知道,等你爹回来你问他呀,问我干嘛?”
陈母忙着呢,懒得跟他二儿子瞎掰。
以后男人在渔业队的工作没了,日子肯定比以前要艰难。
好在大儿子和二儿子都成家了,家里的负担也轻不少。
陈业峰见他娘不理他,也很识趣的忙自己的事。
等水烧开后,就把八爪鱼放水里煮煮,捞了准备沾酱油吃。
这年头也没有太多的配料,不过不放配料,白灼八爪鱼的味道反而更鲜美。
周海英在外面的小灶上已经把鱼干蒸好了,稀饭是现成的,天气热吃凉的更惬意。
两个孩子都洗了手,坐在凳子上眼巴巴的看着陈业峰刚端上桌的那盘白灼八爪鱼。
除了白灼八爪鱼,蒸巴浪鱼干,桌上还有一盘酸菜。
简简单单,但一家人就这样围着桌子吃饭很温馨。
这让陈业峰感触特别大。
哪像上辈子,老婆早早就死了,两个女儿都嫁到国外,一年到头也不回来,每次吃饭都是他孤零零的一个人。
“吃吧,待会爹去码头卖货,卖了钱给你们买零嘴吃。”说着,陈业峰用筷子给老婆孩子每人夹了一只小八爪鱼。
白灼八爪鱼的香味很诱人,他一共就煮了四只,每个人吃一只。
“粑粑真好,我要吃糖糖。”一听说要买零嘴,小荣荣高兴得手舞足蹈。
而陈欣则是很意外的看着她爸,心说今天他爸是哪根筋搭错了?主动给她们夹菜,竟然还说要买零嘴。
我是在做梦吗?
陈欣用手狠狠的掐了自己一把。
嘶~
痛的。
这不是梦呀!
瞬间眼眶一热,眼泪开始打圈了。
“咋了?我这只也给你吃吧,瘦瘦的,将来怎么去当兵。”陈业峰把剩下的那只小八爪鱼夹到大女儿的碗里。
上辈子,他最对不起的就是这个大女儿。
因为经常被村里人嘲笑没有生到儿子,将来被人吃绝户,这让陈业峰脾气一度暴躁。
他对大女儿的要求十分严厉,完全是当男孩子养。
还把她的头发剪短,天天逼着她跑步锻炼,让她长大后像男孩子那样去参军。
“还要去当兵呀~那我不吃了,还是爹你吃吧。”陈欣觉得碗里的八爪鱼瞬间就不香了,她连忙把那只八爪鱼还回去。
“欣欣,爸爸跟你开玩笑呢,我今后都不再强迫你做不喜欢的事了。”陈业峰真是哭笑不得,看把这孩子吓的。
“爹,还是你吃吧,我碗里还有一只,这样每人都能吃一只。”
“好,爸爸也吃一只,我们家欣欣真是太懂事。”
见大女儿这般懂事,陈业峰也露出很欣慰的笑容。
“唧唧(姐姐)留肚肚吃零食…”荣荣奶声奶气的说道。
陈欣:……
小心思被点破,气得直瞪眼。
陈业峰连吃了两大碗木薯稀饭,也没有什么不习惯的。
前一世他就是一个糟老头,牙口不好,也经常煮稀饭吃。
而且,他觉得这个年代的大米要好吃很多。
浓浓米香,小时候的味道!
还有那小八爪鱼,口感劲道脆嫩,一口咬下去,满嘴墨汗,越嚼越香,太解馋了。
可惜只吃了一只。
就连巴浪鱼干也非常美味,跟豆鼓一起蒸出来,鼓香浓郁,很下饭。
吃完饭后,陈业峰烟瘾犯了,走到树根拿他爹的水烟筒擦了擦,然后捏了一团烟丝放到烟斗里。
咕噜噜…咕噜噜~
一股呛人的刺鼻在空气中迅速弥漫开来。
海边的渔民都离不开烟酒,大家都习以为常了。
“娘,我去码头卖货了,这些望潮你要不要捡几个?怪好吃的。”
陈业峰提着桶,准备去码头,临走前问问陈母要不要几只小八爪鱼解馋。
“不用,又不是没吃过,都拿去卖了,卖了钱可不要乱花了,给你老婆存起来,别用的时候又四处借。”
陈母连连摇头,海边的人最不缺这种东西。
陈父之前在渔业队,每次回来都会带一些海鲜回来。
还有他大儿子现在跟人合伙开条船,隔三差五会提些鱼虾来。
这些望潮能卖钱的话,自然要拿去卖钱。
“行,那我走了。”陈业峰戴上草帽出门了。
“要不要等你爹回来,让他陪你去?”陈母追出来问道,担心儿子被人坑。
“不用,卖个东西而已,洒洒水啦。”陈业峰摆摆手走远了。
“这臭小子……”陈母努了努嘴,担心炭火上的沙虫烧焦了,又火急火燎的跑回柴房。
烘烤沙虫就是麻烦,要时刻注意火候,要勤翻面,时刻都离不开人。
码头离他们村子有差不多三公里,步行过去需要大半个小时。
他挺佩服这个年代的人,到哪里去都是靠两条腿步行。
看来得努力赚钱买个代步工具才行,要不然到哪里去都不方便。
陈业峰顶着太阳往码头走,时不时碰见有人从码头卖货回来。
这个时候还在涨潮,海水不停的冲刷着海岸,那些沙滩、滩涂全部被海水淹没了。
一天有两次涨潮、两次退潮,涨潮退潮一般间隔6个小时。
临近初一、十五前后,潮涨、潮退都会比较明显,赶海的区域也会增大,海货也会越多。
所以遇到大潮的时候,沙滩的人也会比平时要多。
渔港码头这边的船舶要比他们村口那片海滩多,不仅数量多,体积也大。
大大小小的船舶,大到二三十米的铁皮船,小到几米的舢板,这还是有的船只已经出海作业的情况。
等到傍晚出海作业的渔船回来,那场面更加壮观。
海边渔民很辛苦,出海作业也没有固定的时间,靠天吃饭,遇上天气好、鱼货多的话,自然就会在海上多待段时间。
不过,像近海捕捞作业的小渔船一般都是当天就返航回港。
只要天气好,每天都会有船出海捕捞,上货的时间也不固定。
不过,一些壮劳动力的渔民都是凌晨三四点出海,傍晚返航。
陈业峰查看了一下桶里的货,然后大步流星的朝码头那边几个小寮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