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出海,感觉也挺无聊的。
吃过午饭后,他躺在网床上休息了一会。
就听到他妹妹阿梅嚷嚷着要去沙滩讨小海,快到退潮的时间了。
今天是十五退大潮,也特别适合赶海。
“阿峰,你要去海边淘海吗?”
看周海英的样子,这是打算跟他娘、阿梅他们一起去海边讨小海?
不过难得遇上退大潮,自然也想去海边碰碰运气。
就算捡不到好货,弄点菜回来吃那也挺好的。
“你们去的话,我也跟着去吧。”陈业峰想着不能出海,去沙滩上淘淘海也挺好的。
“那行,你快去换装备,我把荣荣放到隔壁给阿嬷看了一下。”听到他也打算去海边淘海,周海英也挺高兴的。
毕竟她老公经验丰富,运气也特别好,跟着他出去淘海,心底特别有底。
三子见家里人都要去海边淘海,他也蠢蠢欲动了。
因为他前几次跟着二哥去赶海都收获了不少东西,尝到了不少甜头,他这次自然也不想错过。
“你暑假作业写完了吗?还有几天就要开学了,到时候没有作业,我看老师不把你手打烂。”
陈业峰看了一眼弟弟,沉声说道。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这个年代的老师打学生那可是真打。
只要没把学生打死、打残废,家里人都不会找老师的麻烦。
到了后世,但凡老师让学生站着上课,家长都能闹到教育局去,说老师体罚学生。
“嗯,二哥,我都已经写完了。”三子目光闪烁的回答道。
“真的写完了吗?到时候给你二嫂好好检查下,看你有没有真的写完。”陈业峰扫了弟弟一眼,语重心长的道,“在你这年纪要多读书,你二哥我现在都好后悔,当时要是多点读书就好了。”
三子连连点头:“我真的写完了,到时候让二嫂检查就是了。”
“嗯,那行吧,快去换鞋子吧,还有最好穿个长袖,紫外线这么大,被太阳晒伤可就不好了。”
说完,陈业峰也不管弟弟,自己也去换了身赶海的装备,准备出发去海边。
周海英把荣荣送到隔壁阿嬷家,小丫头起先还不肯,不过等她掏出一颗大白兔奶糖哄着。
荣荣看到糖果,立马就变乖了。
“那你好好跟阿祖妈待在家里,要乖一点,妈妈很快就回来了。”
“嗯嗯,荣荣会很乖的。”
看到小女儿这么乖,周海英顿时有些哭笑不得。
有了糖果,这丫头竟然把她这个娘忘得一干二净。
“阿英,你们快点去吧,荣荣丫头有我这老婆子帮忙看着呢。”
“那就麻烦阿嬷,每次都喊您帮忙 。”
“麻烦啥呀,你这孩子,都是一家人,我老婆子正好待在家里无聊。”
老太太性子比较温和,而就是这么一个温顺的人,在那个人道洪流的年代,还被那些人戴着帽子拉出游街,还被关进牛棚。
听说他们要去海边,阿财着急忙慌的换好赶海装备,然后提着桶跟着他们往海边走去。
“阿英,那双新鞋子穿得好好的,干嘛又换成这双烂凉鞋?”
陈业峰看着老婆脚上那双旧凉鞋,忍不住开口说道。
周海英笑着道:“去海边讨小海当然是穿旧鞋子去呀,又不是去哪里,穿新鞋万一被海水泡烂了呢。”
陈业峰撇撇嘴:“没有那容易吧?泡个海水就能泡烂 ?”
周海英没有理会他:“听说海水有腐蚀性,快点走吧,我们抓紧时间去海边,要不然好东西都被别人捡走了。”
等他们一队人马赶到海边,顿时被海滩情景吓得亚麻呆住了。
只见偌大的海滩上,密密麻麻的都是人,就像是蚂蚁一样,人头攒动,数都数不清。
“靠,怎么这么多人?还赶个毛线的海。”
看着海滩上密密麻麻的一大片人,陈业峰头都大了。
站都没有地方站了,就算有什么好货,那也轮不到自己呀。
陈母看着被翻过来的沙滩 ,眉头微微蹙起:“有这么夸张吗?不会是附近几个村子的人都跑出来淘海了吧?”
陈业梅苦着脸道:“阿娘,我们要不要回去呀?”
看着这么多人撅着屁股在沙滩上挖呀挖,阿梅心里面也有点打退堂鼓了。
周海英却说道:“我觉得既然来都来了,还不如下去看看。虽然海滩上人这么多,不过也不可能全部捡完的,下去的话,肯定是会有收获的。”
陈母点点头道:“你二嫂说的对,都出来了,再提着空桶回来也太丢脸了 。还不如去沙滩上捡捡,说不定晚上的菜就有着落了。”
听到陈母的话,大伙只能硬着头皮往沙滩下面走去。
现在还在退潮,海水还要退到很下去。
走了差不多二十多分钟的样子,一行人终于走到了那片沙滩 。
望山跑死马,看着挺近的,没想到走过竟然出了一身大汗。
周围的人几乎都撅着屁股在沙子里挖蛤蜊,这种活几乎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也不用什么经验,只要有力气就行。
就是个小孩子也能办到,拿着沙铲在沙子里挖就行,就算是乱刨也是有收获的。
今天可能是因为他们这片海域禁海的缘故,所以才会导致沙滩上这么多人。
不仅女人跟孩子出来讨小海,就连一些平时不过来的男人也有不少在沙滩上撅着屁股挖。
陈母拿着锄头挖沙虫去了,挖沙虫可是个技术货,不仅要找洞厉害,还得会挖。
沙虫藏得可深了,没有一点经验的人根本就挖不到。
像这种拥有技术含量的活,干的人就自然少。
陈业峰也蹲了下来,拿着手里的小铁铲开始在沙子里刨了起来。
挖了几下,听到“咯吱”一声,当即用手一摸,竟然是个拳头大的血蚶。
“卧槽,阿峰你竟然挖到一个这么大的蛳蚶?”
蛳蚶又叫血蚶、泥蚶,是贝壳类的海鲜。
壳表面呈白色,壳皮棕色。
这种食材有一种特殊的腥味,但是好多沿海地区的人认为血蛤肉质嫩鲜滑、肉汁四溢。
好多人都喜欢生吃,就算焯水也就是五六秒就捞出来。
剥开那层外壳,里面就能看到鲜血淋漓的画面,不是一般人能接受得了。
他们本地也叫血蚶为蛳蚶。
看着陈业峰手里的那个大血蚶,陈五叔羡慕得不行。
陈业峰也是愣了一下,哪来这么大的血蚶呀?
如此大的血蚶,他也是第一次见。
平常看到的血蚶都是只有2~3公分大小,这个竟然有5公分大。
一只手都差点把握不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