绯红的夕阳渐渐褪去,一片暗紫色的天空笼罩着初起的叛乱。
在一间破旧的农舍里,摇曳的油灯闪烁着微光,张角这位不太情愿的救世主正在谋划着他的宏伟蓝图。
他其实并不适合搞革命,但嘿,有时候命运就是这么捉弄人,就像让一个现代人成了古代中国一场宗教起义的领袖,真是让人捉摸不透。
“那么,”他说着,用一根棍子在泥土地上划着线,“我们有了民众,有了教义……嘿,多亏了《太平要术》,我们甚至还有了一种近乎神圣的光环。但我们还缺一样关键的东西。”
张宝,他的弟弟,也是行动中的武力担当,但是相对比脑子并不太好用,咕哝道:“更大的剑?”
张梁,更年轻、更务实的弟弟,翻了个白眼。
“钱?我们确实资金有点短缺。”
张角轻笑起来。
“差不多,张梁,但还不对。我们需要智谋之士。一位战略家。能比洛阳那些迂腐官员更有谋略的人。”
一阵敲门声震动了那扇单薄的门。
一个年轻人站在门口,穿着书生的长袍,但眼中闪烁着调皮的光芒。
“听说你们在找一个有智谋的人,”他说,嘴角挂着一抹微笑,“我叫郭嘉,字奉孝,刚巧路过此处,想要参观一下你们的太平道教……也许也有可能加入你们。。” 郭嘉四处游玩,刚好听见张角和官员的对话,对于现在这个几近崩坏的王朝,他并没有太多想法,而或许这个张角的道人会带来不一样的变化。
张角感到一阵兴奋。
郭嘉!
这位传奇的战略家,传闻中智谋并不在卧龙凤雏之下,现在自己送上门来了!
这运气真是太好了。 或许是穿越的翅膀影响了原本的进程。
他表面上平静地欢迎,掩饰住内心的喜悦。
“请进,奉孝先生。久仰您的大名。”
进屋后,郭嘉比张角预想的还要令人印象深刻。
他以犀利的才智剖析张角那些不成熟的计划,提出了绝妙的建议,甚至还指出了张角忽略的几个明显漏洞。
这家伙就像是古代就是一个会走路、会说话的作弊码。
“你知道吗,”郭嘉在对张角的想法做了一番特别有见地的观察后说,“张角,你这里有特别的东西。这个‘太平’理念……很有共鸣。人们渴望改变。”
张角忍不住咧嘴笑了。
得到了郭嘉本人的认可?
他的虚荣心小小地得意了一番。
“那么,奉孝先生,你怎么说?加入我。帮我建立这个……太平盛世?”
郭嘉往后靠了靠,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太平盛世,嗯?野心不小。我喜欢。但说实话,要实现这个目标,光靠一些小把戏和良好的意愿可不够。”他停顿了一下,让这些话在空气中回荡。
“汉朝是一头庞大而愤怒的野兽。用棍子去戳它可能不是最明智的策略。”
张角笑了。
“谁说用棍子了?我更喜欢闪电。”他眨了眨眼,暗暗施展《太平要术》的力量,让一盏灯剧烈地闪烁起来。
“或许这道闪电足够点燃整个大汉,改变现况呢?”
张角手指一动,一道闪电在他指尖生成,在空气中颤抖着。
郭嘉的眉毛先是惊讶地扬起,接着露出了笑意。
“好吧,好吧,你引起我的注意了。让我看看你的这道‘闪电’能有什么本事,是否能够点燃整个大汉?”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新的活力,预示着一场强有力的联盟即将形成。
这支乌合之众的叛乱队伍,这群不太可能在一起的兄弟,即将迎来一次重大升级。
汉朝?
他们可要吃苦头了。
突然,一名信使气喘吁吁、满身尘土地疯狂赶来,打破了这紧张的气氛。
“张天师!朝廷军队!他们来了!由朱儁亲自率领!”
庆祝的气氛瞬间消失了。
朱儁。
他以冷酷无情、对汉朝忠心耿耿,威名满天下。
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小麻烦了。 而且怎么会在这么早就出现,张角眉头紧蹙,他的记忆中,在正式黄巾起义的时候,朱儁才会携带军队镇压黄巾起义。
这是一场全面的危机。
“还有多久到?”张角声音紧绷地问道。
“一天,也许更短。”信使结结巴巴地说。
张角的脑子飞速运转。
他们还没准备好正面交锋。
还没到时候。
他看了看郭嘉,此时郭嘉的脸上是一副沉思算计的表情。
“好吧,”张角说着,双手一拍,“是时候执行计划了。”他看向地上粗糙的地图,用手指沿着附近的山脉划出一条路线。
“张宝,”他低声说,“召集我们的人。我们要去远足了。”他看向郭嘉,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
“郭先生,你去过洞穴探险吗?”好了,好了,深呼吸。
他用棍子戳了戳地上的简易地图,特别指向附近太行山蜿蜒曲折、危机四伏的小路。
“没错,钻山洞也许有点夸张了。但道理是一样的。我们不能和他正面交锋。那简直就是自讨苦吃,就像拿着棍子去参加大战。”
郭嘉一直出奇地沉默,这时凑近过来,锐利的目光扫视着那张粗糙的地图。
“战术撤退?很大胆。但撤到哪里去呢?我们怎么保证不会像老鼠一样被逼入绝境?”
“正是!”张角打了个响指。
“我们不只是撤退。我们要引诱。我们要当可怕的导游。”他开始在地上迅速地比划着,他那现代大脑高速运转,调动着从电影、游戏、历史纪录片里学到的每一点战术知识——只要能想到的都用上。
“看,这些山?可以说这是我们的地盘。当地人熟悉这里,可朱儁那些精锐骑兵就不一定了。这就好比开着法拉利在沼泽里行驶。”
他指着一个狭窄的隘口。
“我们把他们引到这里。这是典型的瓶颈地带。但在他们到达那里之前……”他沿着可能的进军路线画了一连串的“x”。
“设置绊索、陷阱——不用太复杂,只要能扭伤脚踝、惊到马匹就行。也许再‘意外’滚下几块大石头。我们要把他们整齐有序的行军变成一团混乱。”
张宝眼睛一亮。
这个大块头喜欢任何和挖掘以及制造混乱有关的事情。
“陷阱!好啊!大陷阱?”
“要巧妙地运用陷阱。”张角温和地纠正道。
“还要有佯攻。我们需要小股、行动迅速的队伍,攻击他们的侧翼,制造声响,然后像愤怒的松鼠一样消失在树林里。让他们提心吊胆,摸不着头脑。让他们觉得我们无处不在又无处可寻。”他看了看郭嘉。
“分而治之,但要采用游击战术。把他们惹毛,让他们犯错。”
张梁向来务实,皱起了眉头。
“但是大哥,这需要协调配合。还得有人愿意直面朱儁的军队,哪怕只是扔扔石头、大喊几声。”
“这就需要信念了,张梁。”张角说,声音越来越有底气。
他环顾四周,看着那些被闪烁灯光照亮的脸庞——没错,他们很害怕,但也很坚定。
这些人不只是农民,他们是信徒。
他们相信太平梦想,而且,在他们心中,张角已经是神仙人物了。
“他们信任我们。他们相信天命正在转变。我们告诉他们,这就是我们的战斗方式——要像狐狸一样聪明,而不是像公牛一样只靠蛮力。”张角压低了声音。
“另外,用《太平道术》适时制造一些‘征兆’也没坏处。突然出现的雾霭?山间奇怪的回声?只要能增加点恐怖气氛就行。”
郭嘉看了看一旁的张角。
“幻象、陷阱、游击战术、心理战……再加上宗教狂热。张角,你要么是疯了,要么就是个可怕的天才。”他脸上慢慢露出笑容。
“不管怎样,我很感兴趣。这可比给那些自大的太守出谋划策有趣多了。”他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点。
“如果你把他们引到这里,考虑在隘口后面设一个第二伏击点。他们通过隘口后会放松警惕,以为最危险的时刻已经过去。到时候再给他们来个突然袭击。”
张角咧嘴笑了。
“看到了吧?有头脑!我就说我们需要这样的人。”他拍了拍郭嘉的肩膀,也许有点太用力了。
“好了,别浪费时间了。我们开始准备把!”
气氛立刻变了。
恐惧并没有消失,但被一种急切的使命感所掩盖。
张宝虔诚地听从张角的指示,抓起几个信得过的人,低沉地说着开始分配任务。
“你们,跟我来!我们需要铲子,要很多!还有结实的藤蔓!让朱儁后悔穿那双漂亮的靴子!”张宝的声音听起来几乎很开心,或许他心中对于可以与朱儁这种厉害人物较量已经是莫大的荣幸了。
张梁立刻开始组织非战斗人员,包括妇女、儿童和老人。
“把重要物资转移到指定的山洞!保持安静,保持冷静。会分发口粮的。记住信号!”他清晰、高效的命令穿透了低沉的焦虑声,带来了秩序。
他行动起来就像个经验丰富的军需官,张角觉得,他现在也算是了。
张角看着他们,心里一阵紧张,但又涌起一股奇怪的自豪感。
他的兄弟们。
他们有时会发牢骚,会质疑,但在关键时刻,他们坚如磐石。
而那些百姓……他们真的行动起来了。
在昏暗、闪烁的灯光下,一个个绝望、衣衫褴褛的百姓正变成一支组织得惊人的抵抗力量。虽说他们的战斗力比不上正规军,但是比起原先早已提升太多了。
外面,铲子刮擦着岩石土壤,低沉的声音下达着紧急命令,空气中弥漫着潮湿泥土的气味、紧张的汗水味,以及即将到来的冲突那不可否认的、令人激动的氛围。
郭嘉站在焦旁边,双臂交叉,看着这有条不紊的混乱场面。
“他们行动很快。你的兄弟们很有威望。”
“他们有信念,太平道教也只是想给百姓一个希望,一个活下来的希望”张角喃喃地说,目光盯着农舍门外的黑暗处,朝着军队要来的方向。
他几乎能感觉到地面在震动,也许那只是自己的心跳在肋骨间怦怦直跳。
朱儁来了。
汉朝的铁拳即将落下。
他们所有的希望、所有的牺牲、那莫名其妙降临到他肩上的命运——一切都取决于此了。
他们真的能成功吗?
他那些不成熟的计划、郭嘉的见解,再加上满满的信念,真的能挡住一支正规军吗?
他又深吸一口气,夜晚凉爽的空气丝毫没能平息他内心的躁动。
他紧紧握住藏在长袍里的《太平要术》那破旧的木封面。
它摸起来出奇地温暖,几乎有了生命。
“好吧,”张角低声自语,挺直了肩膀。
他转向郭嘉,眼中又闪过一丝调皮、犀利的光芒。
“咱们给朱将军来一场正宗的黄巾军欢迎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