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古风?烽火再燃
渭水寒波映残阳,战旗猎猎卷苍茫。
祁山未竟平生志,蜀道难平赤子肠。
铁马冰河惊梦远,金戈铁血戍疆长。
但留肝胆昭青史,不负武侯旧羽裳。
第一折 南中危局暗云涌
景耀七年六月末,成都丞相祠堂内,姜维跪在诸葛亮的遗像前,手中捧着一封加急军报。案上的七星剑泛着冷光,与祠堂内摇曳的烛火交相辉映。马岱从南中送来的消息字字如刀:牂牁、越巂两郡失守,孟获旧部与交州士燮联军势如破竹,正朝建宁郡逼近。
\"大将军,\"阿莱娜轻声打破沉默,她的羊皮靴上还沾着从西羌赶来的尘土,\"西羌大酋长愿再派五千骑兵助战,但粮草只能支撑半月。\"她递上一卷舆图,南中地界被红色标记涂得触目惊心,\"而且,我们在陈仓之战损耗过重,此时分兵南征......\"
姜维缓缓起身,目光扫过墙上的《出师表》。\"南中若失,成都危矣。\"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当年丞相七擒孟获,收服南中人心,如今这些叛军却甘为魏贼鹰犬。\"他突然握紧拳头,\"传令下去:句扶留守祁山,加固防线;我亲率三万精兵,三日内开拔南中。\"
与此同时,洛阳皇宫内,司马炎把玩着一颗南中进贡的明珠,嘴角勾起得意的笑容。\"姜维果然如朕所料,要回援南中了。\"他转头看向贾充,后者正捧着一份密报,\"让邓艾、钟会整军备战,一旦蜀军离开祁山,立刻夺回陇右!\"
贾充低头应是,眼中闪过一丝忧虑:\"陛下,姜维狡诈多端,恐有后招。\"
\"哼!\"司马炎将明珠重重拍在案上,\"他若敢分兵,便是自断双臂!传令士燮,让他加快攻势,务必在蜀军抵达前拿下建宁!\"
成都校场,姜维正在点兵。将士们经过陈仓之战的洗礼,脸上带着疲惫却坚毅的神情。姜维骑上赤兔马,环视四周:\"兄弟们!南中百姓正受叛军荼毒,那是丞相当年用心血换来的疆土!今日,我们要让那些叛贼知道,蜀汉的刀锋,永远不会生锈!\"
大军出发那日,成都百姓扶老携幼前来送行。白发苍苍的老者颤抖着双手,将一袋袋干粮塞进士兵怀中;孩童们举着用树枝做成的小旗,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汉军必胜\"。姜维望着这一幕,眼眶微热,他深知,自己背负的不仅是蜀汉的命运,更是万千百姓的期望。
第二折 南中奇袭破叛军
七月中旬,南中密林深处。
姜维的大军悄无声息地行进在山间小道。南中地势复杂,瘴气弥漫,叛军以为蜀军短时间内无法抵达,防备松懈。姜维却凭借着对南中地形的熟悉,带着军队避开大路,抄小道直插叛军后方。
\"报!\"一名斥候疾驰而来,\"前方五里发现叛军粮仓,守卫约五百人!\"
姜维勒住缰绳,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阿莱娜,你带两千人绕到粮仓左侧,放火为号;我率主力从正面强攻。记住,速战速决!\"
夜色笼罩下,蜀军如鬼魅般逼近粮仓。阿莱娜的西羌骑兵突然发难,弯刀闪过寒光,粮仓顿时火光冲天。守粮的叛军惊慌失措,还未反应过来,姜维已率军杀到。七星剑上下翻飞,所到之处叛军纷纷倒下。
\"汉军来了!快跑啊!\"叛军四散奔逃,蜀军顺利占领粮仓。姜维看着堆积如山的粮草,心中稍安:\"立刻清点物资,留五百人守粮仓,其余人随我继续前进!\"
此时,在建宁城下,孟获旧部的首领忙牙长正趾高气扬地指挥攻城。\"蜀军远在祁山,建宁城破指日可待!\"他大笑着,全然不知危险已悄然逼近。
突然,后方传来惊天动地的喊杀声:\"汉军威武!杀!\"
忙牙长脸色大变,转身望去,只见漫山遍野都是蜀汉的军旗。姜维骑着赤兔马,手持七星剑,如战神般冲在最前方。\"忙牙长,你可知背叛蜀汉的下场?\"姜维的声音响彻战场。
忙牙长虽惊恐,但仍强装镇定:\"姜维!你以为凭这点人就能打败我们?\"他挥舞着手中的长枪,\"给我上!\"
然而,叛军早已被蜀军的突然袭击打乱阵脚。西羌骑兵的弯刀、蜀军的连弩,在战场上交织成死亡的罗网。忙牙长见势不妙,想要逃跑,却被姜维拦住去路。
\"今日,便是你的死期!\"七星剑寒光一闪,忙牙长瞪大了眼睛,倒地身亡。叛军失去首领,顿时作鸟兽散。建宁城的城门缓缓打开,百姓们欢呼着迎接蜀军。
姜维下马,握住一位老者的手:\"让大家受苦了。\"老者老泪纵横:\"大将军来得及时啊!那些叛贼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姜维望着城中的断壁残垣,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彻底平定南中,还百姓一个安宁。
第三折 陇右风云突变局
就在姜维平定南中的同时,陇右战场风云突变。
邓艾、钟会率领魏军趁虚而入,迅速夺回了陇右多个城池。句扶虽奋力抵抗,但寡不敌众,只能退守险要关隘。
\"报!狄道失守!临洮告急!\"斥候的急报让祁山大营气氛凝重。
句扶看着地图,眉头紧锁。\"邓艾老谋深算,钟会又诡计多端,我们若死守硬拼,怕是凶多吉少。\"他转头对副将说,\"立刻派人向大将军求援!\"
此时的姜维刚稳定建宁局势,接到陇右的告急军报后,脸色瞬间变得苍白。\"陇右乃蜀汉咽喉,绝不能有失!\"他立刻召集众将,\"马岱,你留守南中,安抚百姓;我率主力回援陇右!\"
阿莱娜担忧道:\"大将军,南中刚平,人心未稳,此时回援......\"
\"顾不了那么多了!\"姜维打断她,\"陇右若失,南中也将难保。我们必须在魏军站稳脚跟之前,夺回失地!\"
蜀军日夜兼程,向陇右赶去。然而,邓艾早已料到姜维会回援,在蜀军必经之路设下埋伏。
当蜀军行至一个山谷时,突然喊杀声四起。\"不好!有埋伏!\"姜维大声提醒,但已经来不及了。魏军的箭矢如雨点般落下,蜀军顿时死伤惨重。
\"将士们!不要慌乱!结阵迎敌!\"姜维挥舞着七星剑,亲自断后。在他的带领下,蜀军逐渐稳住阵脚,杀出一条血路。但这一战,蜀军损失了大量兵力和粮草。
\"邓艾果然厉害。\"姜维看着受伤的士兵,心中满是愧疚,\"我们必须尽快想出破敌之策,否则陇右难复。\"
第四折 祁山智斗退魏军
八月,祁山脚下。
姜维的大军终于抵达,但此时的陇右局势已岌岌可危。邓艾、钟会的魏军主力屯兵狄道,虎视眈眈;而蜀军经过长途奔波和埋伏战,疲惫不堪,粮草也所剩不多。
\"大将军,魏军势大,我们不如暂避锋芒?\"一名将领建议道。
姜维摇头:\"祁山若失,汉中危矣。我们必须在此挡住魏军!\"他看着地图,目光落在渭水支流上,\"邓艾擅长屯田备战,粮草充足;而我们要速战速决。\"他转头对阿莱娜说,\"你带一万人去截断魏军粮道,记住,只扰不劫,虚张声势。\"
阿莱娜领命而去。当晚,她的西羌骑兵在魏军粮道上制造混乱,放火、击鼓,让魏军以为蜀军主力来袭。邓艾果然中计,分兵回防粮道。
姜维抓住机会,亲自率军攻打魏军薄弱处。七星剑在夜色中寒光闪烁,蜀军将士们士气大振,一举夺回了几座城池。
邓艾得知中计后,气得暴跳如雷:\"姜维小儿,竟敢耍我!\"他立刻调整部署,准备与蜀军决战。
然而,姜维却并不与魏军正面交锋。他利用祁山的地形,与魏军展开游击战。今天在东边骚扰,明天在西边突袭,让魏军疲于奔命。
钟会见状,向邓艾建议:\"姜维诡计多端,我们不如诱敌深入,在渭水河畔设下埋伏,一举歼灭蜀军。\"
邓艾沉思片刻,点头同意:\"好!传令下去,让狄道守军佯装败退,引蜀军来追。\"
姜维果然上当,率军追击。当蜀军追到渭水河畔时,突然伏兵四起。魏军的箭矢、投石机一起发动,蜀军顿时陷入困境。
\"大将军,我们中埋伏了!\"阿莱娜大声喊道。
姜维望着四周的魏军,心中却并不慌乱。他早就料到魏军会设伏,因此提前做了准备。\"将士们!随我杀出去!\"他高举七星剑,\"汉魂不灭,蜀汉必胜!\"
在姜维的带领下,蜀军将士们奋勇拼杀。西羌骑兵的冲击、蜀军连弩的反击,让魏军渐渐抵挡不住。邓艾见势不妙,只好下令撤军。
这一战,蜀军虽然险胜,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姜维深知,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第五折 君臣同心守蜀汉
九月,成都皇宫。
姜维回朝复命,将陇右战况详细禀明后主刘禅。刘禅听后,脸色凝重:\"姜将军,辛苦你了。如今陇右虽暂时保住,但魏军必定不会善罢甘休。\"
姜维跪拜在地:\"陛下放心,臣定会竭尽全力,守护蜀汉江山。只是......\"他顿了顿,\"军中粮草不足,将士们疲惫不堪,急需休整。\"
刘禅点头:\"朕即刻下旨,调拨粮草,犒赏三军。\"他走下龙椅,亲自扶起姜维,\"蜀汉能有将军,乃朕之幸,社稷之幸。\"
此时,宦官黄皓却在一旁阴阳怪气地说:\"大将军屡立战功,可这仗打得也太费钱粮了吧?\"
姜维怒视黄皓:\"黄公公莫非觉得,让魏军踏破蜀地,就不用耗费钱粮了?\"
刘禅见状,连忙打圆场:\"好了好了,眼下最重要的是如何应对魏军。姜将军,你有何良策?\"
姜维沉思片刻,道:\"臣建议,一面加强边境防御,一面派人联络东吴,共同抗魏。此外,在国内鼓励农桑,囤积粮草,训练新军。\"
刘禅连连点头:\"就依将军所言!朕会全力支持!\"
回到军营后,姜维立刻开始实施计划。他亲自巡视边境关隘,指导将士们加固防御工事;派人前往东吴,与孙权商议联盟之事;同时,在蜀汉各地推行新政,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发展生产。
阿莱娜看着忙碌的姜维,心疼地说:\"大将军,你也要注意身体啊。\"
姜维微笑着摇头:\"只要能保住蜀汉,这点辛苦算得了什么?\"他望向北方,眼神坚定,\"司马炎,你以为蜀汉好欺?我姜维在一日,就绝不让你得逞!\"
祁山的烽火依然在燃烧,渭水的寒波依旧在奔腾。姜维站在城头,望着蜀汉的大好河山,心中充满了斗志。他知道,前方的路充满艰难险阻,但为了兴复汉室的理想,为了万千百姓的安宁,他将义无反顾,战斗到底。因为他坚信,只要君臣同心,上下一心,蜀汉的旗帜,必将永远飘扬在这片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