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璟独坐在书房内,案几上的烛火摇曳不定,映得他棱角分明的脸庞忽明忽暗。他手中紧攥着钟会送来的书信,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窗外秋风瑟瑟,卷着落叶拍打在窗棂上,发出细碎的声响,却丝毫不能分散他的注意力。
\"这个钟士季......\"他咬着牙低声自语,声音里压抑着怒意,却又带着几分无可奈何的复杂情绪。钟会与他相识多年,既是忠心耿耿的臣子,又是推心置腹的挚友。这些年来,钟会为他出谋划策,助他度过无数难关,他向来对其言听计从。可这一次,钟会竟敢擅自替他应下与琅琊王氏的联姻,连事先知会一声都不曾!
曹璟猛地将书信拍在案几上,震得烛火剧烈晃动。\"真是胆大包天!\"他冷哼一声,眼中寒光闪烁。可转念间,他又想起钟会素来行事果决,从不做无谓之举。莫非......这其中另有深意?
他的目光不自觉地落在信纸上那行刺目的字迹:\"琅琊王氏嫡女,年方二八,才貌双全......\"曹璟的眉头皱得更紧了。琅琊王氏,那可是中原士族之首,门生故吏遍布朝野,在朝在野都举足轻重。若能与之联姻,确实能大大增强自己的势力。但......
\"但如此一来,岂不是要受制于人?\"曹璟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王氏势大,若成了姻亲,日后行事难免掣肘。
正当他陷入沉思之际,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随即是贾充恭敬的声音:\"主公,臣有东吴军情禀报。\"
曹璟深吸一口气,迅速收敛了脸上的复杂神色,恢复了往日的威严:\"进来。\"
贾充推门而入,敏锐地察觉到书房内凝重的气氛。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案几上那封被揉皱的书信上,又瞥见曹璟眉宇间尚未完全消散的阴霾。
\"主公,\"贾充小心翼翼地试探道,\"可是遇到了烦心事?\"
曹璟揉了揉隐隐作痛的眉心,沉默片刻后,突然将书信往贾充面前一推:\"你自己看吧。\"
贾充连忙接过书信,借着烛光快速浏览。随着目光下移,他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最后竟失声惊呼:\"钟会竟敢擅自替主公应下与琅琊王氏的联姻?!\"
他猛地抬头,眼中满是不可置信:\"主公,此事万万不可!王氏势大,若与之联姻,日后朝中势力必将失衡。更何况......\"贾充突然压低声音,\"钟会此举,分明是越俎代庖,其心可诛啊!\"
曹璟眉头一挑,眼中闪过一丝诧异:\"哦?为何不可?\"他放下手中的竹简,身子微微前倾,显然对这个突如其来的反对意见产生了兴趣。
贾充见状,立即上前一步,拱手作揖道:\"主公明鉴。琅琊王氏名望太高,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在朝在野都极有影响力。\"他顿了顿,抬眼观察曹璟的神色,见其没有不悦,才继续道:\"若与之联姻,他们必然借势扩张,日后恐成尾大不掉之势啊!\"
说着,贾充又向前凑近了些,压低声音道:\"主公难道忘了窦氏家族把持东汉...\"话未说完,但意思已经不言而喻。
曹璟闻言,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他想起历史上东晋时期,琅琊王氏正是通过与司马氏联姻,迅速坐大,最终形成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将皇权架空。这个联想让他心头一紧,目光顿时阴沉下来。
贾充敏锐地捕捉到曹璟的神色变化,知道自己的话起了作用。他立即趁热打铁:\"主公若想联姻,不如考虑泰山羊氏。\"见曹璟投来询问的目光,他详细解释道:\"羊氏虽为二流士族,但家风清正,子弟皆勤勉务实。更重要的是,羊氏没有侵占民田、欺压百姓的恶名,在民间口碑甚好。\"
\"若与羊氏结亲,\"贾充继续劝说道,\"既能稳固主公根基,又不必担心外戚坐大。此乃两全之策啊。\"
曹璟听完,陷入沉思。他起身踱步到窗前,望着庭院中盛开的荷花,心中权衡利弊。泰山羊氏确实名声不错,正如贾充所说,他们家族子弟多务实之人,少有骄奢淫逸之辈。但问题就在于,他们终究只是二流士族,在士林中的影响力远不如琅琊王氏。
\"若是选择羊氏...\"曹璟暗自思忖,\"确实可以避免外戚专权的隐患,但恐怕难以借助士族之力为自己造势。\"他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窗棂。
转念又想:\"可若是选择琅琊王氏...\"这个念头让他更加犹豫。王氏的名望和人脉确实能给他带来巨大助力,但正如贾充所言,这无异于养虎为患。历史上外戚专权的教训历历在目,他不得不慎重考虑。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书房内一片寂静,只有炭火偶尔发出轻微的爆裂声。贾充恭敬地站在一旁,不敢打扰主公的思考。
良久,曹璟终于长叹一声,转身挥了挥手:\"此事关系重大,容我再思量几日。你先退下吧。\"
贾充欲言又止,最终只得拱手告退:\"臣告退,主公若有决断,随时召臣商议。\"
待贾充离开,曹璟独自站在窗前,望着夜色深沉,心中思绪翻涌。联姻之事,看似简单,实则牵一发而动全身。钟会的擅自做主,贾充的极力劝阻,琅琊王氏的盛名,泰山羊氏的稳妥……究竟该如何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