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老师Lisa毫不掩饰自己对沈笛的欣赏,问道:“这是你自己编的舞吗?”
沈笛点头:“是的,因为整部电视剧看完后印象非常深刻,对里面的剧情和歌词很有感触,就按照自己理解编了这支舞蹈。”
Lisa看他的眼神不由更加赞赏。
但沈笛却没有丝毫骄傲自满的情绪,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斤两、加上没穿越前,也跟着别人看过一些爱豆的舞台视频。
对比来说,自己的舞蹈更偏向艺术性,通过肢体表情的变化来传达情绪。但爱豆舞台要求却很不一样,他们会更倾向爆发力更强、更震撼的群舞,动作简单利落,节奏感强。
和他现在的舞蹈风格差别很大。
如果真的能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他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不过这么多年来,他最不怕的就是一件事——学习。
从前世的18年到后面的200多年,他几乎都在或主动、或被动的学习。
精灵族教学时间长,但教学内容和方式却相对自由。
180岁成年前,小精灵必须在王城接受通识教育和艺术教育。
前者类似大陆通用语、精灵语、诺瓦大陆发展史、魔法、弓箭等精灵必须掌握的知识;后者就相对宽松,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向来选择,比如附魔、锻造、舞蹈、乐器、绘画、炼金术、文学等等,可选学科多到让人瞠目。
所有精灵成年前每天都要去圣堂学习,学什么不强制,但一定要去。而且只有达到一定水准才能通过考核允许结业,算是标准的宽进严出。
沈笛就吃了贪多的亏,一口气选了好多自己感兴趣的,结果到了两百多岁还有几科没结业,扔在持续学习中……
刚才跳的舞,也是在这前提下诞生的,很有些故事。
以前求学时期他其实没什么时间看电视追剧,只是那时候这部电视剧很火,打工那家店的老板很沉迷,但凡看店时都要开着电视,重复追几遍也不烦。
沈笛也跟着大差不差看完了剧情。
穿到精灵族后,他也好长一段时间不适应,总觉得前世是场梦,又不想真的当成虚幻梦境给忘了,就总是在记忆里找和这个世界有关的片段。
甚至为这做了很多举动——
比如利用精灵族天赋去培育麻辣烫味道的水果,再比如根据回忆编了这支舞。
但前者以失败告终,爽脆口感还带着甜味的麻辣烫,他有点接受不能。
而后者居然成了面试考题,看大家的反应,应该算成功。
前世今生,好像冥冥注定似的。
时序走过来,傲娇却别扭的释放善意:“你跳的很不错,勉强承认你是我队友,不过是临时的啊,以后还得看你表现。”
比刚才那副欠揍的模样好了一点点。
但也只是一点点。
沈笛笑问:“你是不是困了?”
时序以为他在计较刚才跳舞前自己打哈欠的事,不由炸毛:“都是你突然加入,我设计好的单人舞台都要全部改成跟你的合作舞台,一整晚都没睡好,困点怎么了,犯法啊?”
沈笛闻言恍然。
他就说么,精灵族对喜恶情绪感知还算敏锐,虽然这小屁孩刚见面就一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样子,但他还真没从这人身上感觉到恶意。
本来以为是换了个世界感应迟钝,没想到是自己的锅,临时空降打乱了人家的计划。
于是道:“不怎么,困了挺好,给你弹首曲子听。”沈笛哄小孩似的回了句,一个人走到琴盒旁,半跪着打开盒子。
说好了两项面试,跳完舞,可以弹琴了。
时序凑过去,嘀嘀咕咕:“什么嘛,神神秘秘的,还有我没见过的……这是什么琴?”
琴盒打开,露出全貌。
那把琴通体玉白、呈弯月状。
月弧内侧是一排几近透明的琴弦,光线变幻时,有银光闪过,琴身雕琢有不知名藤蔓纹路和神秘符号,琴头一只飞鸟雕塑,回首敛翼做倾听状,尾羽缠绕琴身,细节精致。
与其说是一把琴,不如说更像一件艺术品。
“它叫卡尔拉曼。”
沈笛修长手指抚过琴身,漱月石雕琢的琴身与精神力无形共鸣,精神之海内一阵欢悦的细小海浪盛腾,他轻声道:“也可以称它为精灵竖琴。”
“精灵竖琴?”
时序凑过来仔细观察这把琴,虽然和现代竖琴的模样有些像,但不论琴身形制还是琴弦数量都有区别,他确实从来没见过,“我能弹一下试试么?”
“当然可以。”这琴虽然材料特殊,但普通人也能弹奏。
沈笛捧出琴放在地上。
精灵竖琴有两种弹奏方式,可以抱在怀里也能放在地上,只是前者需要放下调节高度的琴脚,后者更方便一些罢了。
时序求学时主修钢琴,但其他乐器也有涉猎,竖琴也会一点点,更何况乐器这东西一通百通,立刻上手熟练演奏是开玩笑,但简单弹一小段旋律还是没问题的。
他根据沈笛的解释介绍,找到相应的琴弦音节,按照竖琴指法弹奏起来。
一串活泼小调传出,欢快喜悦。
但也只弹了这一小段就放下:“这声音和共鸣真不错,比普通竖琴声音要更通透,高音空灵、中音温润、低音沉稳,音域很广却不飘,真是把好琴,不过我总觉得它的音色不该只有这样?”
时序困扰的挠挠头,从琴旁站起来,归还给沈笛。
听闻这话,沈笛是真的佩服这刚刚20岁的小孩儿了,陈鸣给科普的「音乐天才」四个字真是没一点水分。
因为他说的没错,卡尔拉曼的真正声音他确实没发挥出来。但这不是因为时序水平不行,而是由于这把琴的特殊材质——
琴身是取自精灵森林旁娜迦领地湖畔的漱月石雕琢而成,琴弦更是精灵母树的一种伴生藤蔓植物的芯鞣制精炼做成的,材料非常珍贵难得。
要想奏出它真正的声音,除了正确的指法和演奏方式外,还需要一种东西——精神力,那才是能令琴弦、琴身与乐声共鸣的必备条件。
“那我来弹一曲,你听听是不是想象中的那个音色,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