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微微颔首。
裴东顺沉思一会儿,“这样,我不难为你,棉服再降一块二,十二块八,能成的话今天就清点数目,明天装车。”
小张喊了四个人帮忙,先把衣服按品类分开,然后清点数目装袋。
裴之和元元仔细盯着,每件都过了手,有问题的单独挑出来。
短袖无瑕的864件,长袖无瑕的978件,外套872件,裤子785件,棉服1035件。
一共三万五千六。
瑕疵的有一百二十多件,加了凑整三万六打包走。
光装袋清点就花了接近三个小时,弄完这些正好两点。
裴之让小张帮忙介绍当地比较有名好吃的饭店,然后裴东顺生拉硬拽的喊着小张一起去吃饭。
到饭店以后,裴东顺就和小张套近乎,裴东顺也算是生意场上的老油条,没多大会儿就和小张聊熟了。
一张一口一个裴叔,裴之和元元一个口一个张叔叔。
那热情劲,不知道的还以为真是世交呢。
小张的情况打听个五六成了,从其他厂跳过来的,在耀辉干三年了,安市有名气的厂子,小张基本都熟悉。
裴之年纪小,说点冒失的话小张也不会太往心里去,“张叔叔,你们这有像我们这样专门收尾货的吗?我看你们的货有的都放了好久啦!”
“以前也有,就是给的价格太低了,有的时候还要先拉货再给钱,老板就不愿意合作了。”
裴之点点头,“那以后再有这样的货源证书可以介绍给我们,我在新城认识的一个姐姐,她给我们介绍了好几个厂子,我爷爷还给她包了一个大红包呢,是吧,爷爷?”
裴东顺讪讪的笑,“人家给介绍货源,成了生意自然是要表示表示的。”
吃过午饭和小张道了别,三个人就找酒店休息。
今天是肯定不会回去的,明天还要去童装生产集中区逛一逛。
晚上在酒店休息的时候,接到了小张的电话。
小张的“朋友”手里有一批童装,想介绍给裴东顺,问他收不收。
童装利润比成人服装要高,但有一个弊端,压号严重。
经常容易剩最大码和最小码。
这样就很容易导致积压库存,咱本来就是搞尾货的,自己手里再压一批库存,那算啥嘛。
不过裴东顺没有一口回绝,只是说还没有接触过童装,得看看货看看价格。
小张看裴东顺的意向不高,也没多说,又接着说,他认识几个其他厂的销售,和他们都联系了一遍,只是他们都嫌这事儿太麻烦,不愿意操心。
这是想说有货,想要点回扣。
“这事还得麻烦小张你多费费心,你那些朋友也是,厂里的货也得他们费心,哪怕谈好价格,一件再涨个两毛三毛的也不是啥问题。”
在酒店吃过早饭以后,小张就领着他的朋友小邓来找裴东顺。
仨人跟着小邓去了另一家厂里,这个厂子的货卖不出去不是因为串色染色烟熏版型问题,纯粹就是不好看。
每款衣服都有点,五花八门的‘别出心裁’的设计。
比如西装裤子腿底部糊一层蕾丝边。
比如棉服宽宽大大的版型加了个假收腰。
比如正肩的休闲服胳膊上缝了俩荧光条。
“邓叔叔,冒昧问一句,你们这是自己设计的还是给人家代加工的?这些衣服,都很有特色。”
小邓很清楚这个‘特色’啥意思,尴尬的笑了笑,“这是我们小老板自己设计的。”
同行绞尽脑汁不如二代眼前一亮。
裴之把这些衣服款式都看了看,她以为只要价格到位,她就没有审美下限,看来她高估了自己。
把所有的款式都扒出来件样衣,在心里默默过了一遍,能改的改,改不掉的低价卖。
“邓叔叔,这些衣服太有特色了,你知道大概价格吗?没有价格我们不好判断。”
目前小邓只知道一个大概价格,他之前也领人看过几次,但没有一个相中的,基本上不需要报价,客户就走了。
所以小邓知道的价格还是半年前的价格,他得再去跟领导问一遍。
裴之在仔细观察这些衣服的时候,小邓回来了。
“这些九个款式,每个款八百件,领导说,不按单价算了,七千二百件全部打包,四万块。”小邓停顿了一下,“这个价格是我们小老板自己贴了钱的,再低估计就成不了生意了。”
单价五块五毛多,加上给小邓小张的回扣,也才合到六块钱。
全是外套裤子棉服,这笔买卖能做。
裴之觉得自己审美的下限被拉低了,但没办法,这价格太香了。
在确定打包之前,仨人又随机抽了几十件检查,确定瑕疵率并不高后,就去汇款了。
本来厂里不给送货,但是小邓去帮忙申请了一下,裴东顺只需要付四百元司机的差旅费,就可以安排货车送货到家。
小邓这边忙完以后,就去了小张的另一个朋友小李那里。
这个厂子有点小,品类很单一,库存全是各种款式的加绒卫衣,这批货没啥好纠结的,全部拿下,小李报价也很实在,十一块钱一件,八百来件,付款发货。
在小李这忙完以后,接着就去到来安市之前找好的另几家工厂。
联系的第一个是做秋衣秋裤和保暖内衣的,库存全是老年秋衣秋裤,花花绿绿的各种款,都是前几年的款,也因为款式太落伍,价格就便宜的多,一块二一件,这价格搞得都不好意思还价了,一共两千六百八十多件,付款3200,打包装车发物流。
第二个厂子是做男裤牛仔裤的,这一家合作没谈成,因为布料有点脆,总感觉一撕就碎,裴之不敢冒险。
第三个厂是做男装的,库存是一堆带别厂logo的工作服,这就敬谢不敏了。
给小张小邓小李的红包都在装车后结算了,总体来说,这一趟安市之旅收获还是不小的,收回去家里的货也够忙一段时间了,那就打道回府吧!
在火车上,裴之和裴东顺商量着,打算给这几个小伙伴换一个合作模式,不过具体怎么样还是要见到人后细谈。
下了火车回到家没有休息就直奔物流站,耀辉厂的货上午就到了物流站。
货占空比较多,物流站就没有卸车,现在直接从车上翻腾就行了。
凭裴东顺的机动三轮得装好几趟才行,货车急着回程,老板就帮忙叫了个小货车,两趟一百块钱,还管卸。
这事儿要放在半年前,裴东顺指定就自己拉自己卸,但现在……
钱该花还得花。
裴之一回到菏市就和小崔联系过,让他把李生苗和刘壮壮喊来,一会儿去家里开小会,有事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