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氏问:“这药材可都是些普通药材?”
邹平摇头,
“下毒这人虽然千思百虑,但还是百密一疏。”
他拿出其中一味药材,仔细端详了番,对黎书道:“这是极寒草,生于高山寒冷之地,大虞气候温和,根本无法生长,这天下只有一个地方能找到。”
黎书心思一动。
柴氏惊讶,问道:“哪里?”
“北疆之地,大丽朝。”
黎书没想到,这张雪容竟然能从这么远的地方得到这药材。
可是,下毒的方法有很多种,她怎么选了这么一种十分费力且很难寻到的药材?
难道仅仅是怕别人认出来?
她又看向邹平,想着,他既然是程舟请来的,应该不会骗她。
柴氏问:“难道京城就没有铺子售卖此药材?”
黎书蹙眉道:“大虞跟大丽本就不通商贸往来,想必是有人偷偷带来的也未可知。”
她想着,依张雪容的能耐,怎么可能从大丽朝得到这种罕见的药材?
除非是有人帮她,可到底是谁呢?
黎书隐隐觉得这里面应该有个天大的阴谋,只是她一时还没有理清头绪。
柴氏闻言脸色有些难看,不知是想到了什么,竟然气的身子乱颤:“她竟然敢,这个不要脸的贱”
“老夫人。”
郑嬷嬷慌忙上前,提醒她还有外人在,饶是如此,柴氏还是没压住滔天怒火,她猛地拍了一下桌子,
“她真当我是瞎子还是聋子,行事如此猖狂!”
她刚一说完,只觉得怒火攻心,头疼的厉害。
郑嬷嬷赶紧劝道:“老夫人,您消消火,咱既然知道了,左右不会让她得逞罢了。
黎书不明白,柴氏到底是猜到了什么,竟然气的这么厉害。
柴氏闭上眼,犹觉得胸口闷疼,她对郑嬷嬷摆摆手,郑嬷嬷心领神会,对着大夫道:“还请神医再开一个方子。”
邹平来的时候,就被程舟嘱托,只管看病,其它不必多问。
“不知这病人在何处?”
郑嬷嬷又看了柴氏一眼,柴氏点头,郑嬷嬷道:“请神医跟我来。”
黎书看着两人的神色有些奇怪,直到看见邹平跟着郑嬷嬷进了那个帘子后面,这才了然。
看来里面真的有人。
在这等待的过程,柴氏慢慢消了气,她看着黎书气定神闲的模样,道:“我以为你不会来。”
黎书收回目光,道:“我不是见死不救之人。”
“你是在怪我,没有救你母亲?”柴氏自然听出了她的意有所指。
黎书不语。
“你是很聪明,可是,再亲的亲人也未必如你想的那般,毫无缺点。”
柴氏再次说起这事,且说的这么理直气壮,让黎书忍不住怀疑道:“老夫人何以这么笃定?”
因有外人在,柴氏不方便多说。
过了一会儿,邹平从里面出来,表情十分惋惜,连连摇头,道:“病入膏肓,无力回天。”
郑嬷嬷早知结果,可还是不死心问道:“可有续命的法子?哪怕是多活几天也好。”
邹平神情慎重,想了想,提笔写了个方子,道:“最多十日。”
郑嬷嬷知道,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便对柴氏道:“老夫人?”
柴氏点头,“把方子给她。”
郑嬷嬷将方子递给黎书。
黎书不解,但还是接了方子,低头一看,这上面写的都是些珍贵的续命药材,且价值不菲。
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值得柴氏如此重视还怕别人知晓?
郑嬷嬷对邹平道:“我送大夫出去。”
黎书道:“请嬷嬷把大夫送至小香园,我的丫鬟会送他出去。”
邹平本就是悄悄来的黎府,若是被人看见,恐怕又得起一场风波。
郑嬷嬷颔首。
等人走后,黎书将方子放在桌子上,道:“老夫人若想抓药,直接去东正街的盛源药铺就好,那是黎府的药铺,不会收钱。”
“我一个孤寡老人,哪里有钱?我看病的钱还得仰仗你们蒋家的财产呢!”柴氏冷哼。
黎书自然听出了她的讽刺,柴氏对她从来就没有过好脸色,她早就习惯了。
“老夫人不必指桑骂槐,我母亲虽然性情有些强势,但她一心一意为黎府,即便是对老夫人,也从来没有不敬之意,可老夫人直到今天还依然对她怀有偏见。”
柴氏索性摊开了说:“你们都认为,是黎府欠你们的,可你们就没想过,如果不是你母亲过于信任别人,她又岂会被人算计?”
黎书闻言觉得更加可笑,“那依老夫人的意思,这算计的人没有错,倒是被诬陷的人有错了?”
柴氏道:“她自己多管闲事,怨不得旁人。”
“老夫人这话什么意思?”
什么叫过于信任别人,别人是谁?
多管闲事?管的什么事儿?
柴氏知道自己说漏了嘴,也不再隐瞒,索性道出了今日的目的,
“你难道不想知道,这里面住的人是谁?”
黎书道:“老夫人今日选在这地方诊脉,不就是想让我知道些什么?”
丁香园虽然是黎府的院落,但因为蒋氏的原因,大家都绕着这边走。
柴氏不会无缘无故出现在这里。
“你可还记得你母亲身边的贴身丫鬟?”
“她身边的贴身丫鬟很多,不知老夫人说的是哪一个?”
“秋香。”柴氏直接道出了名字。
黎书一怔,蒋氏有很多贴身丫鬟,但其中最信任的一个丫鬟就是秋香。
可她不是被张雪容打死了吗?
当初蒋氏出了那种传闻,黎书并不十分了解,且依她当初的性子,估计也帮不上什么忙。
她只知道,蒋氏去世以后不久,秋香犯了错,被张雪容用了家法,打的奄奄一息。
柴氏的意思是,这人还活着?
可她怎么会在黎府?
黎书看着厚重的帘子后面,隐约传来细弱的呼吸声。
她没有再做多余的思考,直接掀开帘子进去了。
狭窄的空间里,一个女子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异常,听见声音,她艰难的转过头来,待看见黎书,
惊讶,欢喜,悔恨,最终化成泪流满面。
柴氏站了起来,
“她的命,救不救,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