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杨勇早早起床,洗漱一番后,便前往议事厅。
此时的杨勇,依旧挂着赵信的马甲。
等到房玄龄等人到来后,便一起前往汉王府。
汉王杨谅看到杨勇后,一脸笑容,一口一个子渊,态度甚是亲密。
汉王手下的文臣武将们,看到这一幕,心中都有些疑惑,不过却没有人提出来。
等到众人到齐后,杨谅看着众人,沉声道:“诸位,如今局势危急,如何抵挡突厥和刘武周的大军,还需要诸位群策群力,共同商讨。”
听到杨谅的话,众人相视一眼后,纷纷出言献策。
“殿下,如今突厥和刘武周联军势大,我等应该据城而守,方为上策。”
“不错,我等应该坚守待援,等到朝廷援军到来,定能击溃突厥和刘武周联军。”
众人议论纷纷,都是建议坚守。
杨谅看向杨勇,问道:“子渊,你觉得如何?”
杨勇沉吟片刻,说道:“诸位所言,都有道理,不过在下却认为,一味坚守,并非良策。”
“哦?子渊有何高见?”
杨谅闻言,看着杨勇,一脸好奇的问道。
杨勇神色一正,沉声道:“坚守城池,固然可以减少伤亡,不过却太过被动,一旦突厥和刘武周联军发动猛攻,城池被破,便再无翻盘的机会。”
“如今我等兵力,虽然处于劣势,不过若是以奇兵突袭,未必没有战胜的可能。”
杨勇的话音一落,议事厅内顿时一片哗然。
众人议论纷纷,都是一脸惊讶的看着杨勇。
“赵大人此言差矣,如今突厥和刘武周联军号称有二十万大军,我等兵力加起来不到他们一半,如何主动出击?”
“不错,一旦主动出击,不能取胜,恐怕会全军覆没,此计太过冒险了。”
听到众人的议论,杨勇神色不变,淡淡说道:“呵呵,尹式大人,有时候,人多不是优势反而是劣势。”
被杨勇叫做尹式的人神色一滞,有些不悦的看着杨勇,问道:“赵大人此言何意?”
杨勇淡淡一笑,说道:“尹式大人,人多势众固然是好事,不过同时也意味着粮草供应巨大,排兵布阵和指挥调度都是难题,要想做到滴水不漏恐怕十分困难,一旦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错,便可能导致全盘皆输,不是吗?”
尹式闻言,顿时无言以对。
杨勇看着众人,继续说道:“如今突厥和刘武周联军看似强大,但其中必定有漏洞和破绽,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出这些漏洞和破绽,然后全力一击,撕开一个口子,不断扩大,这样一来,便能一举击溃他们。”
听到杨勇的话,众人都是神色一凝,眼中闪烁着光芒。
房玄龄看着杨勇,一脸佩服的说道:“主公言之有理,如今我等兵力虽然处于劣势,不过若是能够找出突厥和刘武周联军的破绽,以奇兵突袭,的确有战胜的可能。”
王珪也点头附和道:“不错,主公所言极是,唯有出奇制胜,方能有一线生机。”
杨谅的参军王頍一脸好奇的看着房玄龄等人,对于他们的称呼,感到有些诧异。
要知道,之前汉王殿下可是多次邀请房玄龄,王珪,李靖三人加入,却被他们拒绝了。
可是现在,他们却对赵信称呼为主公,这如何不让他惊讶?
王頍心中虽然惊讶,不过却没有表现出来,而是看着杨勇,赞同道:“赵大人言之有理,一味防守的确太过被动,不过,要想找出突厥和刘武周联军的破绽,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杨勇神色自信,淡淡说道:“在下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听到杨勇的话,众人都是神色一动,纷纷看着杨勇,等待着他的下文。
杨勇看着众人,神色淡定,缓缓将自己的计划详细说出。
众人听着杨勇的计划,脸上露出震惊的神色,不过很快便变成了敬佩。
于是,众人开始你一言我一语,不自觉的完善起这个计划的细节。
杨勇看着汉王杨谅,问道:“殿下觉得如何?”
“好!此计大妙!”
杨谅一脸激动,看着杨勇,神色兴奋,大声赞道:“就按照子渊之计行事!诸位,如今局势危机,我等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击败敌人,即刻起本王拜赵信为元帅,节制各军,各位须依令行事,不得有误!”
“遵命!”
“嗯,都下去准备吧!”
众人拱手应命,然后纷纷转身离开议事厅,前去准备。
……
冷风卷着尘土掠过勾柱山脉,李靖勒住胯下战马,黑甲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光。
他抬手拂去脸上的沙尘,目光落在远处蜿蜒如蛇的河谷上 —— 那是刘武周大军的必经之路。
“李将军,斥候回报,刘武周的前军已到达代郡,后队正在通过雁门关。” 李安策马靠近,压低声音道。
李靖微微颔首,手指轻轻摩挲着腰间刀柄。
他身后,五千精骑隐在山林之间,战马衔枚,骑士们屏息凝神,唯有战甲上的铜饰在微风中偶尔发出细碎的轻响。
这些骑兵皆是河东军中的精锐。
“传令下去,所有人不得妄动,违令者斩。” 李靖的声音低沉如铁,“待敌军全部通过后,再听我将令。”
李安领命而去,不多时,山林间便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随即是更加深沉的静默。
李靖眯起眼睛,脑海中浮现出赵信在军事会议上的部署:“刘武周与突厥联手,其势虽大,但粮草辎重必然笨重。李将军可率骑兵伏于代郡附近勾柱山,待其大军通过后,赵信他们先调开骑兵的护卫,再伺机突袭粮草辎重。”
想到这里,李靖不禁握紧了拳头。
他深知此次任务的关键 —— 刘武周的军队看似强大,实则是乌合之众,粮草一旦断绝,必将不战自乱。
而他,正是破局的关键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