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来到一家颇具年代感的老式早茶馆,门面不算起眼,里面却人头攒动,热气腾腾,充满了浓郁的市井生活气息和食物香气。
圆桌,扶手椅,穿着传统制服推着点心车的阿姨,以及满耳听不懂却倍感亲切的粤语,一切都让刚从北方来的他们感到新奇。
好不容易找到一张大桌坐下,乔卫东和方圆负责点单,虾饺、烧卖、凤爪、排骨、红米肠、流沙包、叉烧酥......各式各样的精致点心很快摆满了桌面。
“哇,这个虾饺好透亮,里面的虾仁好大!”乔英子夹起一个,忍不住赞叹。
“尝尝这个豉汁凤爪,蒸得超级软糯入味。”方一凡给她夹了一块,又自然地给身边的童文洁和宋倩也各夹了一块,“妈,阿姨,你们也吃。”
“嗯!确实好吃!”童文洁点头,“比北京那些连锁店的地道多了。”
方圆舀了一碗皮蛋瘦肉粥,吹了吹气:“这粥熬得也好,米都化开了,香。”
宋倩细心地把灌汤包先夹到乔英子碗里:“英子,小心点吃,里面汤热。”
乔卫东则忙着给大家斟上浓郁的普洱茶:“来,解解腻。”
一家人边吃边聊,点评着各色点心,分享着哪样最好吃,气氛轻松又温馨。
方一凡和乔英子偶尔在桌下悄悄碰碰膝盖,交换一个心照不宣的甜蜜眼神。
吃饱喝足,一行人按照计划前往世界之窗。
微缩景观固然有趣,但更让他们享受的是一家人其乐融融漫步闲逛的感觉。
方一凡拉着乔英子在埃菲尔铁塔和金字塔前拍了不少搞怪合影,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童文洁和宋倩则更专注于欣赏各个景点的精细制作,不时感叹。
乔卫东和方圆则像是老友出游,边走边聊,点评着世界各地的风情。
中午简单吃了点东西,下午便去了中英街。
历史的痕迹与商业的喧嚣交织,他们逛了逛特色小店,买了一些小手信和特产,给北京的亲戚朋友带点心意。
乔英子给黄芷陶挑了个精致的小摆件,方一凡则想着给磊儿带点什么好吃的。
下午将近四点,一行人开始往宝安机场赶。回程的车上,气氛不像来时那么紧绷,多了几分游玩后的疲惫和满足。
抵达机场,办理完值机手续,距离家长们搭乘的航班起飞还有一个多小时。方一凡和乔英子陪着他们在候机区坐着。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广播里终于开始通知前往北京的航班开始登机。
童文洁站起身,却磨蹭着不去排队,反而转过身,面对着方一凡,脸上是百分百的不放心,开始了事无巨细的叮嘱:“凡凡,我们可真走了啊。吃饭也注意点,别吃那些不干净的路边摊。晚上不许玩太晚,早点回酒店休息!手机必须保持畅通,随时让我能找到你!还有啊,绝对不许......”
她絮絮叨叨,恨不得把所有的注意事项都塞进方一凡的脑子里,眼神里的担忧几乎要溢出来。
方一凡耐心地听着,时不时点头应“嗯”、“知道”、“放心吧妈”,脸上带着点无奈,却又理解母亲的关心。
旁边的乔卫东看着童文洁这恨不能留下来亲自监督的架势,忍不住笑了起来。
他走上前,拍了拍童文洁的肩膀,打断了她的话:“哎呦,文洁,差不多行了啊。说一遍就行了,凡凡又不是小孩子了,他心里有数。”
然后,他转向方一凡,目光温和却带着十足的信任,语气肯定地说:“凡凡,叔叔相信你。你做事,我们放心。”
这句简简单单的“相信”,比千言万语的叮嘱更有力量。它是对方一凡人品的肯定,也是对他和乔英子关系的尊重。
方一凡听到乔卫东这话,心里一暖,刚才那点被老妈唠叨的无奈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信任的郑重感。
他挺直了背,看向乔卫东,又看向虽然依旧担忧但也被乔卫东的话说得稍微放松了些的童文洁,以及旁边微笑着的方圆和宋倩,认真的保证道:“乔叔叔,爸,妈,宋倩阿姨,你们就放心吧。我肯定把英子照顾好,安安全全、完完整整地把她明天带回家。我们就是随便逛逛,绝不乱来。”
乔英子也在一旁点头:“爸妈,叔叔阿姨,我们会注意安全的。”
方圆也揽住童文洁的肩膀,安慰道:“好了文洁,孩子们都这么大了,能照顾好自己。我们要相信他们。”他又对方一凡说:“儿子,记住你说的话啊。有事随时打电话。”
宋倩也最后整理了一下乔英子的衣领,柔声说:“玩得开心点,但也别太累着自己。明天到了家给妈妈发个消息。”
广播再次催促登机。
“行了,真得走了。”乔卫东挥挥手,“你们俩也别在机场耗着了,去找地方吃晚饭吧。”
家长们终于拿起随身行李,朝着安检口走去。童文洁一步三回头,眼神里还是充满了不舍和叮嘱,直到被方圆笑着拉走。
方一凡和乔英子站在原地,一直挥着手,直到父母们的身影完全消失在安检通道的拐角处。
周围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机场广播和来往旅客的嘈杂声。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一种复杂的情绪——有不舍,有突然到来的自由感,更有一种“只剩下我们了”的亲密和默契。
“走吧,”方一凡很自然地重新牵起乔英子的手,嘴角扬起一个轻松的笑容,“乔英子同学,我们的深圳自由行,现在才真正开始。想先去哪儿?”
乔英子回握住他的手,脸上也绽放出期待的笑容:“嗯!听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