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屏幕幽幽的光,映照着林墨略显苍白的脸。浏览器窗口里充斥着各种彩票的信息:双色球、大乐透、刮刮乐、以及本省特有的高频彩“幸运时时彩”。一串串数字,一组组概率,像是一张张诱惑凡人坠入虚幻希望的网。
若是从前,林墨的目光绝不会在这些页面上停留超过三秒。概率论的知识早已刻入他的骨髓,让他清楚这些所谓的“希望”背后,是何等冰冷的数学现实。但此刻,这些数字在他眼中,却变成了测试“世界编辑器”边界、并试图撬动自身命运的第一块试金石。
他没有被贪婪冲昏头脑。直接选择奖金最高的双色球或大乐透?那无疑是自杀。编辑器冰冷的警告言犹在耳——“因果反噬”。直接篡改这种影响范围极广、涉及巨额资金流动、牵动无数人神经的大概率事件,引发的反噬恐怕会像海啸般瞬间将他这艘小舟吞没。超市门口那辆失控的自行车,仅仅是一次轻微干预的代价,记忆犹新。
他将目标锁定在了“幸运时时彩”。这种彩票每十分钟开奖一次,头奖金额不过万元,但中奖概率相对“友好”。更重要的是,开奖频繁,便于他进行多次、小额的“测试”,像科学家一样,一点点摸索编辑器运作的规律和“因果反噬”的触发阈值。
他首先进行了一次纯观察性的推演:不进行任何干预,仅仅预测下一期“时时彩”的开奖号码。
【推演启动…目标:未来5分钟‘幸运时时彩’开奖结果…警告:目标事件与宿主无直接强因果联系,且涉及随机数生成及大量平行世界信息纠缠,推演精度将大幅下降,能量消耗急剧增加。预计消耗0.5单位能量,推演精度约30%。】
果然没那么简单。林墨皱起了眉头。0.5单位能量,对于总储备只有3.8单位的他来说,不是小数目,却只能换来区区30%的准确率。这比纯粹的赌博好不了多少,性价比极低,完全不符合他谨慎的行事风格。
他换了一种思路。既然直接推演外部随机事件代价高昂,那么推演自身行为呢?他重新设定指令:【推演:如果我现在去楼下的彩票站,随机购买一注‘时时彩’,中奖的可能性及结果。】
【推演启动…目标:宿主特定行为及直接关联结果…消耗能量0.1单位。】
短暂的意识抽离后,画面呈现:他下楼,在彩票站的投注机上随机选了一组号码,开奖后,屏幕上的数字与他手中的彩票毫无关联。未中奖。
他不甘心,又尝试推演自己根据生日、电话号码等有特殊意义的数字编成一注号码…结果依旧是无情的“未中奖”。
两条路似乎都走不通。直接干预彩票结果,代价高昂且不确定;推演自身购买行为,则显示纯粹的运气并不站在他这边。一股淡淡的烦躁感涌上心头。难道这编辑器在金钱方面如此束手束脚?
他靠在椅背上,闭上双眼,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回想编辑器激活时的提示:“源于‘抉择的涟漪’”,以及帮助外卖员后获得的“感激”能量。编辑器运作的核心,似乎紧密围绕着“信息”、“因果”和“情绪”这几个要素。它更像是一个精密的现实调节器,而非简单粗暴的许愿机。
那么,能不能换一个角度?不直接改变彩票号码这个“果”,而是创造一个“巧合”,一个合理的契机,让自己“恰好”参与到一件能带来合法收益的事件中,从而间接达成目的?这样干预的不是彩票系统本身这个庞大的随机数生成器,而是他自身的行为轨迹,以及与之产生微小交集的人和物。这或许能绕开直接篡改概率的高额“手续费”和随之而来的猛烈反噬。
一个全新的思路逐渐清晰。他重新坐直,精神高度集中,再次向编辑器发出指令,这一次的指令更为复杂和抽象:
【推演:在接下来一小时内,是否存在一种合理的、低干预度的行为路径,能让我以最小的因果扰动,获得一笔金额在五千元左右的合法非工资性收益?】
指令发出,他感到精神力量被迅速抽取,比之前任何一次推演都要明显。能量储备减少了1单位!
【推演启动…目标复杂度高,正在扫描局部现实可能性脉络…】
意识再次升腾,但这一次,眼前的景象不再是清晰的画面,而是无数条纤细、模糊、闪烁着不同亮度光芒的丝线,它们代表着未来一小时内,以他为中心蔓延开的无数种可能性。大部分丝线黯淡无光,指向的结果微不足道(例如捡到几元钱)或徒劳无功。然而,在这片混沌的概率云中,有几条丝线闪烁着较为明亮和稳定的光芒。
他集中意念,牵引着自己的意识,朝向其中最亮的一条“触碰”过去。
推演的景象变得清晰起来:
他现在立刻出门,步行前往三个街区外的一家大型连锁超市。在超市入口处,正在举办一个促销活动——“购物满188元,即可参与幸运大转盘抽奖!”。
推演画面显示,他会在这个活动中,“恰好”抽中二等奖——一台价值标注为4999元的最新款平板电脑。
而整个链条中最关键、最微妙的一个节点在于:他需要在大约十五分钟后,到达超市门口时,在旁边的报刊亭,“顺手”买一份当天的《江城晚报》。那份晚报里,会夹着一张这家超市本次活动的彩色宣传单。而重点在于,这份宣传单的特定印刷批次(或许是油墨浓度、或许是某个不易察觉的编号),与抽奖箱中某个特定区域的奖球分布,存在着某种极其微妙的、不为人知的关联(可能是奖球投放时的一个极小偏差,或转盘机械的微小瑕疵)。这个关联微弱到可以忽略不计,但在编辑器精确到毫秒的推演下,成为了一个可以利用的“漏洞”。
整个路径看起来合情合理:他去超市购买日常所需(这本身是正常行为),参与超市公开的、面向所有顾客的促销活动(机会均等),最终凭借“运气”中奖。编辑器需要进行的干预被降到了最低——仅仅是在无数可能性中,引导他“选择”在特定时间买一份特定的报纸,从而触发后续一连串的“巧合”。这种干预,更像是在概率的河流中,轻轻推了他一把,让他流向那条早已存在、只是不易被发现的支流。
推演结束。林墨深吸了一口气,感觉大脑有些微微的疲惫。1单位能量的消耗让他有些肉疼,这已经是他目前能量的四分之一多了。但相比直接博取彩票那虚无缥缈的概率,这个方案看起来可行得多,路径也更“自然”,理论上引发的因果扰动会更小。
【推演路径确定。预计因果扰动等级:轻微。行为逻辑自洽度:高。执行成功率:89%。】
干了!
林墨不再犹豫。机会稍纵即逝。他立刻关掉电脑,穿上外套,拿起那把旧伞,走出了房门。夜雨已停,空气清新冷冽,带着深秋的寒意。他按照推演的指示,步伐稳定地走向超市。
十五分钟后,他准时到达超市门口。旁边的报刊亭亮着灯,当天的《江城晚报》还剩下厚厚一叠。他走过去,付钱,买了一份。翻开报纸,果然,里面整齐地夹着那张彩色的超市促销传单。他仔细看了看传单上的活动规则、奖品设置(二等奖确实是那款平板电脑),以及截止日期,一切与推演无异。
他平静地走进超市,推了一辆购物车。他并没有急切地直奔抽奖处,而是真的开始选购一些生活必需品:纸巾、洗衣液、一些耐储存的食品。他需要让这次购物行为看起来真实自然。很快,购物车里的商品总额超过了188元。
来到抽奖处,那里已经围了几个人,带着好奇和期待转动着那个红色的、分成无数小格的大转盘。奖品从谢谢惠顾到一等奖(一台冰箱)不等。轮到林墨时,他将购物小票递给工作人员核实后,获得了抽奖资格。
他站在转盘前,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用力转动。而是按照推演中那种玄妙的“感觉”——伸出手指,轻轻拨动了一下转盘的边缘,力度控制得恰到好处。
转盘开始旋转,彩色的格子模糊成一片。周围的目光都聚集过来。林墨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几分,尽管他“知道”结果,但这种亲身参与的感觉依然令人紧张。
转盘的速度逐渐慢下来,指针划过一个个“谢谢惠顾”,划过几个小奖区域,最终,在周围一阵低低的惊呼声中,颤巍巍地停在了标注着“二等奖”的格子上!
“恭喜这位先生!”工作人员高声宣布,从柜台下拿出一个崭新的、印着平板电脑图片的盒子,“抽中二等奖,价值4999元的炫彩平板电脑一台!”
羡慕的目光从四周投来。林墨心中长长舒了一口气,一股巨大的成就感混合着对编辑器威能的敬畏感油然而生。但他脸上却尽力维持着平静,甚至挤出了一丝恰到好处的、中奖者该有的惊喜表情。他接过那个沉甸甸的奖品盒,在登记表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和电话。
整个过程顺利得不可思议,仿佛命运真的在这一刻向他微笑。
然而,就在他办理完手续,抱着盒子走出超市自动门,心中那根紧绷的弦刚刚稍有放松的刹那——
异变突生!
一辆骑得飞快的共享单车,像是完全失控了一般,毫无征兆地从侧面的人行道上猛地斜冲过来,径直撞向了他!林墨的全部注意力都还在中奖的兴奋和对编辑器的思考上,根本来不及反应!
“砰!”
一声闷响,林墨被结结实实地撞了个趔趄,怀中的平板电脑盒子脱手飞了出去,摔在湿漉漉的地面上!
“哎呦!对不起对不起!刹车突然失灵了!”骑单车的是个十几岁的半大孩子,自己也吓坏了,脸色煞白,连声道歉,扶起车子慌慌张张地检查着,然后飞快地骑走了,甚至没敢回头看。
林墨的心脏在那一瞬间几乎停止了跳动!他顾不上被撞得生疼的胳膊,一个箭步冲上去,赶紧捡起地上的盒子。包装盒的角落已经有些凹陷,沾上了污水。他强忍着剧烈的心跳,打开盒子检查。万幸,平板电脑本身有厚厚的泡沫塑料包裹着,看起来似乎完好无损。
但就在这时,他视野中的编辑器界面,猛地弹出了一条刺眼的红色警告提示:
【警告!检测到因果反噬事件!表现形式:意外物理冲击。强度:轻微。已由宿主当前‘气运小幅波动’抵消部分实质性伤害。】
【能量结算:获得‘物质收益’折算能量约2单位,抵消‘因果反噬’消耗能量0.5单位。净收益:+1.5单位。当前能量储备:4.3单位。】
林墨站在原地,后背瞬间被冷汗浸湿。晚风吹过,他感到一阵彻骨的寒意。
这不是意外!
这就是“因果反噬”!它并非虚无缥缈的概念,而是会以各种看似合理、却又极其精准的“意外”形式出现,试图平衡他因“编辑”而获得的额外好处。这次是一辆失控的自行车,下一次,会是什么?如果获得的利益更大,反噬会不会更猛烈?这次只是盒子摔了一下,下次会不会直接危及生命?
编辑器冰冷的提示,像一盆掺着冰碴的冷水,将他刚刚因为成功而升起的些许得意和热切,彻底浇灭。他再一次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手中掌握的力量,是何等的危险,每一步都必须如履薄冰,慎之又慎。
这次成功的“试验”,虽然过程惊险,但成果显着。他不仅得到了一笔急需的、来源合理的资金(他第二天就在网上通过二手平台,将全新的平板电脑以四千二百元的价格快速变现),更重要的是,他用一次相对较小的代价,切身验证了“编辑器”的使用规则和潜在风险。
不能贪婪,必须精巧。要像最高明的棋手,不是去强行改变棋盘规则,而是在规则的缝隙间落子,引导局势向着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同时将“扰动”降至最低。
他看着编辑器界面上那个“能量储备达到10单位解锁新功能”的提示,以及“微小创造”那几个充满无限诱惑的字眼,心中的渴望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因为这次的成功和对风险的认知,变得更加清晰和坚定。
母亲的药费暂时有了着落,房租也能续上了。但林墨的目光,已经越过了这些迫在眉睫的生存压力,投向了更远、更神秘的地方。这枚突然落入他凡俗生活的神笔,绝不仅仅只能用来解一时之急。
他握着口袋里那枚温润的黑色玉简,感受着其中隐隐流动的、与编辑器同源的能量,一个更加庞大、也更加谨慎周密的计划,开始在他心中逐渐勾勒出雏形。下一次,他要去触碰那真正的禁忌领域——不是引导“巧合”,而是进行一次真正的、“无中生有”的创造。
而在这之前,他需要积累更多的能量,更需要深入理解这个世界的运行法则,以及……如何更好地在这危险的因果钢丝上行走。
窗外的城市,灯火璀璨,霓虹闪烁,勾勒出一个繁华而喧嚣的现代世界。但林墨知道,从今夜起,这座看似由钢筋水泥和既定规则构筑的城市,在他眼中,已经变成了一张巨大、复杂、并且可以被有限度地“编辑”的画布。
而他,则是那个刚刚提起笔,蘸满了敬畏与野心的墨汁,准备落下第一笔的……幕后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