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界”星槎在巡风星图的指引下,于“星寂古径”上航行已逾半月。周遭的景象愈发苍茫古老,星辰稀疏,法则呈现出一种近乎凝固的沉寂。按照星图标注,距离目的地“望溯台”已不足三日航程。然而,鹿笙非但没有放松,反而将警惕提升至最高。
古径异变与风险预判
《弈天筹》(衍天境)持续监测着环境参数,反馈回不同寻常的数据:
· 空间稳定性持续下降: 古径前方的空间结构如同老朽的蛛网,布满了细微却危险的“裂痕”,寻常遁行极易引发连锁崩塌。
· 法则惰性增强: 此区域的道则仿佛陷入沉睡,修士在此施展神通,消耗倍增,威力却会打折扣,如同在粘稠的泥沼中挥拳。
· 未知干扰源: 一种无法解析的、低沉的“背景噪音”持续影响着神识探查,连《弈天筹》的推演也受到轻微干扰,效率降低了约5%。
“望溯台作为观测‘潮汐’的关键节点,其所在区域果然非同寻常。”鹿笙心中明了,此地环境本身,就是一道巨大的天然屏障。她指令“初七”将星槎速度降至安全阈值,并全力维持隐匿。
薪火示警与险地规避
就在星槎即将进入一片标记为“滞空海”的危险区域时(星图提示:此地空间结构极其脆弱,曾有多位探索者莫名失踪),鹿笙丹田内的黑莲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摇曳,归墟灯的薪火光芒也自发地明暗闪烁,向她传递来一股强烈的危机警示!
并非针对某个具体敌人,而是指向“滞空海”深处某个看似平静的坐标。
鹿笙毫不犹豫,立刻偏转航向,宁愿多绕行数日,也绝不涉足那片被薪火标记为“大凶”的区域。她相信这种源自道心的灵觉预警,远比星图上冰冷的标注更为可靠。
事实证明她的抉择是正确的。在绕行途中,《弈天筹》捕捉到“滞空海”方向传来一阵极其隐晦、却让人神魂发冷的空间吞噬波动,仿佛有什么东西在那里张开了无形的巨口。
遗迹偶遇与信息碎片
绕行途中,鹿笙发现了一处未被星图记载的小型遗迹——半截插入虚空岩石中的古老舰桥。凭借寂灭令的感应,她确认这是寂灭一脉某艘失事侦查舰的残骸。
她谨慎进入,在破碎的操控核心内,找到了一块尚未完全损毁的记忆晶核。以寂灭神力激活后,得到了一些残缺的信息片段:
· 画面一: 巨大的、如同眼瞳般的“望溯台”在远方虚空中悬浮,但其表面笼罩着一层不祥的暗红色能量薄膜。
· 信息流: 一段急促的最后通讯:“……‘望溯台’已被‘蚀骨灵光’污染……重复,不要靠近……坐标……滋啦……”
· 日志碎片: 提及“蚀骨灵光”疑似与幽冥船会的某种禁忌实验有关,能侵蚀法器灵性,污秽修士神魂。
“‘蚀骨灵光’……幽冥船会的手脚果然伸到了这里。”鹿笙眼神微冷。这份意外获得的情报,价值千金,让她对“望溯台”的现状有了更具体的了解,避免了可能一头扎入陷阱的局面。
弈天新策与被动主动
结合环境风险与新获情报,《弈天筹》重新推演接近“望溯台”的方案。
· 方案A(强闯): 风险过高(87%),否决。
· 方案b(潜伏): 耗时过长,且不确定“蚀骨灵光”范围是否会扩张。
· 方案c(打草惊蛇): 利用远程手段,在不暴露自身的前提下,轻微扰动“望溯台”外围的某个不稳定空间节点,制造一场小范围的、看似自然的“空间风暴”。此举既能试探“蚀骨灵光”的反应与范围,也可能引出潜伏在附近的、布设此手段的幽冥船会修士。
“引蛇出洞,或许比盲目潜入更为有利。”鹿笙选择了方案c。她需要信息,需要知道对手是谁,有多少人,实力如何。
她驾驭星槎,悄无声息地运动到最佳观测与出手位置。计算好角度与力度,一道凝练的“寂灭风暴指”力隔空点出,精准地命中《弈天筹》推算出的那个空间节点。
指力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悄无声息。但数息之后,那片虚空猛地向内塌陷,随即爆发出无声的能量乱流,卷起周遭的尘埃与碎片!
“风暴”已成,静观其变。
鹿笙将星槎隐匿效能提升至极限,所有探测法阵全开,如同最耐心的猎手,等待着可能出现的“蛇”。
望溯在望险象生,薪火灵觉避危局。遗迹获讯知隐秘,弈天引蛇待敌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