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墟之内,无光无声,无时无空。
“破界”星槎如同被封存在一块巨大的、凝固的墨色琥珀之中,仅能依靠寂灭令散发的幽幽乌光与识海中“薪火”的微芒,勉强维系着方寸之间的“存在”概念。
当寂灭令灼热指向,与“薪火”微光跳动,共同锁定那点突兀出现的苍白光芒时,鹿笙没有丝毫犹豫。
在这绝对的“无”中,任何“有”的迹象,无论是希望还是更大的绝望,都值得去探寻。停滞不前,才是最大的风险。
“向那光点前进,最低功率,保持最高警戒。”她对器灵下达指令,声音在死寂的舱室内显得格外清晰。
星槎开始缓缓移动,如同在粘稠的沥青中挣扎前行,每一寸推进都消耗着巨大的能量,船体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外界的黑暗并非虚空,更像是一种具有实体的、不断侵蚀同化一切的“终结”物质。
【《弈天筹》·环境持续解析(数据碎片化)】
· 规则状态: 宇宙常规定律在此地完全失效,存在“概念性消亡”力场。
· 能量环境: 无常规灵气,仅存在极稀薄的“归墟本源气息”(具有高度同化性,无法直接吸收)。
· 威胁评估: 未知。主要风险来自于认知瓦解与存在性湮灭。
随着不断靠近,那点苍白光芒在“星瞳”视野中逐渐清晰。它并非恒星般的炽烈,也非月华般的清冷,而是一种……空洞的白。仿佛剥离了所有色彩、温度、情感乃至意义后,剩下的最纯粹、也最令人不安的“存在”形式。
它静静地悬浮在那里,光芒并不扩散,只是固执地维系着自身,在其周围,连归墟的黑暗都似乎变得更加浓郁和……畏惧?
就在星槎进入某个无形界限的刹那——
“嗡!”
一股庞大、混乱、却又蕴含着某种至高规律的信息洪流,猛地冲入了鹿笙的识海!
这不是攻击,而是残留的法则显化!
刹那间,她“看”到了:
· 星辰并非爆炸,而是如同沙堡般无声坍塌,归于最基本的粒子流。
· 一条奔流了亿万光年的银河,在瞬息间干涸,仿佛从未存在。
· 某种难以名状的巨大存在,其意识在哀嚎中碎裂,融入绝对的静默。
· 无数文明、无数生命、无数悲欢离合的印记,如同被橡皮擦抹去的字迹,迅速淡去,只留下虚无……
这是……“终结”的实景记录?!是过往被“大寂灭潮汐”或类似现象抹除的一切,在此地留下的集体性回响?!
这股信息流太过庞大、太过绝望,足以在瞬间冲垮任何化神修士的心神,使其道心崩溃,自我认知瓦解,最终被同化为这归墟的一部分,成为新的“回响”。
然而,鹿笙识海中,黑莲剧烈摇曳,洒下重重清辉,死死守护着她的核心意识不被淹没。更关键的是,那团“薪火”光焰,在这股纯粹的“终结”意境的冲击下,非但没有熄灭,反而如同被投入纯氧的火种,骤然炽亮!
“终结”与“延续”,在此刻形成了最极致的对立与碰撞!
“历三潮而不灭,守一炬以至终……”
巡风使“墨”的遗言如同警钟在她心中敲响。
“我是‘薪火’的承载者,不是‘终结’的记录员!”鹿笙紧守灵台最后一丝清明,《混沌归元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自发运转,试图调和、理解、甚至……驾驭这涌入的终结信息!
这不是对抗,而是包容!以混沌,纳归墟!
她的寂灭元婴在道基深处发出嗡鸣,与寂灭令产生强烈共鸣。寂灭,本就是“终结”的一种表现形式!此刻,在这归墟深处,面对这最本源的终结意境,她对自身寂灭之道的理解,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化和蜕变!
她不再仅仅将寂灭视为力量,而是开始触摸其背后代表的、宇宙循环中“消亡”这一环节的法则本质。
那点苍白之光,仿佛是一个信标,一个考验,也是一个……传承?
不知过了多久,那恐怖的信息洪流终于减弱、平息。鹿笙浑身已被冷汗浸透,脸色苍白如纸,神魂传来阵阵虚脱般的刺痛,但她的眼神,却变得更加深邃,仿佛倒映着万物的终末。
她成功扛住了!并且,对“寂灭”与“终结”的领悟,迈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虽然修为没有直接提升,但她感觉,自己施展任何与寂灭相关的神通,威力都将发生质变。
星槎终于抵达了苍白之光的源头。
那并非实体,而是一小片不断生灭的、由纯粹苍白光芒构成的复杂立体符文,或者说,是一段具象化的法则代码。它静静地悬浮着,散发着空洞而威严的气息。
而在符文的中心,包裹着一件东西——一枚残缺的、如同由苍白玉石雕刻而成的……眼球?
那眼球没有任何生机,只有一片空洞的白,但其上散发出的法则波动,却与周遭的终结意境同源,甚至更为精纯。
寂灭令的灼热感达到了顶峰,传递出一股强烈的吸纳与融合的意念!
【《弈天筹》解析(受干扰严重)】:
· 目标物: 疑似“归墟之眼”残片(命名),高等法则造物。
· 特性: 蕴含本源终结法则,可极大增幅寂灭类神通,或具备窥视“终结”轨迹之能。
· 风险: 直接接触可能导致存在性被侵蚀。
· 建议: 以寂灭令为媒介进行收取。
鹿笙凝视着那枚苍白的眼球残片,心中瞬间闪过无数算计。
收取,必然伴随着巨大的风险,甚至可能改变自身道途的走向。
不取,或许能维持现状,但可能错失这归墟之中最大的机缘,也辜负了寂灭令的指引。
“风险与收益……值得一搏。”
她深吸一口气,缓缓抬起寂灭令,对准了那片苍白的符文与其中的眼球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