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强化升级的星槎“破界”,在虚空乱流中航行得更为稳健,如同暗影中的顶级掠食者,悄无声息地接近着目标。随着与“生灭之隙”推测坐标的距离拉近,周围的环境也开始呈现出诡异的变化。星辰变得稀疏,光线黯淡扭曲,仿佛连宇宙的基本常数在此地都变得不太稳定。虚空中开始出现一些非自然的“结构”——那并非实体,更像是某种巨大能量场扭曲空间形成的、介于存在与虚无之间的“褶皱”或“薄膜”。
根据星图残片和寂灭令的微弱共鸣,鹿笙锁定了一片被称为“无常域”的广袤空域,这里被普遍认为是“生灭之隙”可能的外围区域之一。而在“无常域”的边缘,存在着一处特殊的、半公开的中立据点——“隙前镇”。
这并非建立在星球上的城镇,而是一片依托于一块巨大无比的、仿佛被某种伟力切割平整的古老星骸构建的建筑群。各种风格迥异的殿堂、塔楼、乃至直接由梭舟改造的居所,杂乱无章地依附在星骸平台上,形成了一个混乱而奇特的聚集地。这里是探索“无常域”和追寻“生灭之隙”的修士们最后的补给点和信息交换中心,龙蛇混杂,规则淡薄,只遵循最原始的弱肉强食。
鹿笙在距离“隙前镇”数个天文单位外便停下了星槎,将其隐匿于一片扭曲的光影带中。她依旧保持着最高警惕,【尘影符】与【坤元迹敛】的光晕在体表流转。她没有直接前往镇子,而是先花费了大量时间,通过《弈天筹》和布设的《虚空锚点》,远程观察着镇子的能量分布、出入口情况以及明显存在的几股强大气息。
“检测到超过二十股炼虚期以上灵力波动,其中三股疑似合体期。势力标记复杂,包括已知大宗门、散修联盟、以及多个无法识别的隐秘组织。”《弈天筹》的扫描结果并不乐观。
这里的水,比天工星漩更深。直接闯入,无异于羔羊入狼群。
她需要信息,关于“无常域”内部情况的信息,关于“生灭之隙”确切线索的信息,以及关于此地各方势力动向和潜在风险的信息。而获取信息的最好方式,不是成为焦点,而是成为一个不被注意的“信息捕手”。
她再次进行了伪装。容貌调整得更加平凡,修为压制在化神后期,换上了一件在“尘蠹星驿”购买的、带有微弱抵御神识探查效果的普通法袍。她甚至刻意在法袍上沾染了一些宇宙尘埃和不起眼的能量残留,让自己看起来像一个在虚空闯荡多年、混得并不如意的普通散修。
准备妥当,她并未驾驶星槎,而是动用《虚空锚点术》,进行了一次极短距离、能量波动微乎其微的空间跳跃,直接出现在了“隙前镇”外围一片停泊着大量老旧、破损飞行器的区域附近。然后,她才如同一个真正的远航归来者,带着一丝疲惫和风尘仆仆,混入人流,走进了那由巨大星骸平台构成的、毫无美感的“镇子”。
镇内比远处观察时更加混乱嘈杂。空气中弥漫着各种能量废气、异族体味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气。街道(如果那些蜿蜒在建筑残骸之间的缝隙可以被称为街道)两旁,随处可见摆摊的修士,售卖的东西从来历不明的古代残片、功效诡异的丹药,到关于“无常域”内部路径的“独家情报”,应有尽有,真伪难辨。
鹿笙没有去看那些摊位上光鲜亮丽的东西,她的目标很明确——那些角落里不起眼的、看起来生意冷清的茶寮、酒肆,以及一些专门收购“虚空特产”的店铺。这些地方,往往是底层信息流动的节点。
她走进一家光线昏暗、由半截梭舟残骸改造而成的小酒馆。里面坐着寥寥数人,各自喝着闷酒,气氛压抑。她选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点了一杯最便宜的“星尘酿”,然后便看似无意地,将神识如同最细微的蛛网般悄然铺开,捕捉着馆内零星的交谈,以及酒馆老板与熟客之间心照不宣的眼神交流。
“听说了吗?‘黑旗盟’前几日组织的一支探索队,在‘无常域’的‘碎影回廊’区域全军覆没了,连个求救信号都没发出来……”
“何止!‘万械宗’的人也栽了跟头,他们的‘定星盘’在深处好像失灵了,损失不小。”
“最近‘噬’组织的人活动很频繁,像是在找什么东西,还是什么人?”
“小心点‘星痕阁’那帮伪君子,他们表面上道貌岸然,背地里下黑手比谁都狠……”
“据说……有人曾在‘无常域’极深处,看到过‘门’的幻影,不知道是不是‘生灭之隙’的入口……”
碎片化的信息不断涌入,被《弈天筹》迅速记录、筛选、关联。鹿笙如同一个老练的商业分析师,从这些杂乱无章的信息中,提炼出有价值的部分:“无常域”内部极其危险,存在未知机制;“黑旗盟”、“万械宗”等势力受挫;“噬”组织和“星痕阁”在此地也有活跃,目标不明;关于“入口”的传闻开始浮现。
她不动声色地喝完那杯劣酒,放下几块下品灵石,起身离开。接下来,她又换了一家收购材料的店铺,用几块在之前旅途中收集的、不算太珍贵的“虚空结晶”,换取了店主几句看似随意的“忠告”:“最近别往‘冥河支流’那边去,不太平。” “要是看到飘着的、会动的黑色苔藓,绕着走,那东西邪门。”
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提醒,在《弈天筹》的数据库中,可能与某些危险区域或未知生物的特征对应上。
在整个过程中,鹿笙始终保持着低调,绝不引起任何注意。当有目光扫过她时,她展现出的就是一个修为普通、略显潦倒、试图在危险边缘碰碰运气的散修形象,毫无威胁,也毫无价值。
通过数日如此这般、在不同地点、与不同人物的“无意”接触和信息收集,鹿笙心中的“隙前镇态势图”和“无常域风险分布图”逐渐清晰起来。她甚至通过一次“偶然”听到的对话,得知了一个重要情报:三日后,镇内最大的情报组织“听风楼”,会举办一场小范围的、关于“无常域”最新动向的私密交流会,参与者需要缴纳不菲的“信息费”或提供等值的独家情报。
这是一个获取更高质量信息的机会,但参与其中也意味着更高的暴露风险。
鹿笙回到隐匿的星槎,开始权衡。是继续在外围零碎收集,还是冒险进入更核心的信息圈?
《弈天筹》的推演光标闪烁:“参与交流会,获取关键信息概率提升至65%,身份暴露风险增加至22%。建议:若参与,需准备足以取信对方的‘独家情报’,并制定完善的撤离预案。”
鹿笙目光沉静。风险与收益并存。她看了一眼储物空间中那缕被严密封印的影渊气息,以及一些关于“星痕阁”和“噬”组织非核心据点、但经过验证的坐标信息。
或许,可以抛出一部分无关紧要的“饵”,去钓取真正有价值的“鱼”。
她需要精心准备一份“投名状”,既要显得有价值,又不能暴露自身的核心秘密。这其中的分寸拿捏,正是她这个“职场老油条”最擅长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