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芳按下按钮的那一刻,陆轩正站在樊星阁总部顶层的办公室窗前,望着城市灯火如织。他刚刚结束与周警官的通话,心中却并未因港口一役的胜利而轻松半分。他知道,那封匿名信不是虚张声势,而是新一轮风暴的序章。
“酒吧那边有动静。”马亮推门进来,语气凝重,“几个陌生人进了场子,行为可疑。”
“胡军在吗?”陆轩问。
“已经在了。”
陆轩点头,目光未移:“盯紧他们,别打草惊蛇。我要知道他们是谁,背后站着谁。”
“明白。”马亮转身离开。
陆轩缓缓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酒吧的画面。那是樊星阁在娱乐产业迈出的关键一步,也是他亲手打造的一块金字招牌。它不仅是一处生意场所,更是一个象征——象征着黑道也能走向阳光,象征着秩序可以在混乱中建立。
第二天清晨,会议室里坐满了人。赵宇、孙明、李刚、张涛、杨芳、林娜、马亮、黄杰……几乎所有核心成员都在场。气氛有些凝重,也有些焦躁。
“我们不能被动防守。”李刚率先开口,“卡洛斯虽然吃了亏,但他不会善罢甘休。而且,国内这些老帮派也不会看着我们做大。”
“可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资源已经绷得很紧了。”孙明皱眉,“如果再投入大量资金去升级酒吧,恐怕会吃不消。”
“这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陆轩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让所有人安静下来,“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守住现在的成果,而是要让它成为标杆,成为别人想学都学不来的存在。”
他说完,看向张涛:“你那边有什么想法?”
张涛清了清嗓子,打开投影仪,屏幕上出现了一组数据和图表。
“根据市场调研,高端娱乐消费正在快速增长,尤其是年轻群体,对体验感和品牌调性要求极高。如果我们只是维持现状,迟早会被淘汰。”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建议引入国际先进设备,比如德国的音响系统、日本的灯光控制台,以及智能管理系统。同时,我们要提升服务标准,培训员工,打造一个全新的品牌形象。”
“成本呢?”有人问。
“初期投入确实不小,但回报周期比你们想象的快。”张涛指着图表,“只要我们运营得当,三个月内就能回本。更重要的是,这会让我们在业内树立起专业、高端的形象,吸引更多的合作机会。”
会议室内陷入短暂沉默。
“我支持。”杨芳第一个表态,“我在这一行干了这么多年,清楚什么才是真正能留住客人的。我们不能再走低端路线,必须向上突破。”
“我也同意。”赵宇点头,“从长远来看,这是值得的投资。”
“那就这么定了。”陆轩拍板,“孙明负责财务调配,张涛负责技术引进,杨芳负责日常运营,其他人各司其职,确保这次升级顺利完成。”
散会后,陆轩把张涛单独留下。
“你觉得,他们会来捣乱?”张涛低声问。
“一定会。”陆轩目光沉静,“但他们越急,我们就越稳。他们想看我们慌,我们就偏要让他们看到什么叫从容不迫。”
几天后,升级工程正式启动。孙明迅速调整预算,向吴峰等友好商家争取到短期融资;张涛亲自飞往东京,考察最新的灯光音响系统;杨芳则开始重新培训员工,甚至请来了专业的服务顾问进行指导。
整个酒吧焕然一新:墙面换上了意大利进口的皮革装饰,地面铺上了手工编织地毯,吧台采用整块大理石切割而成,灯光系统由智能程序统一控制,音乐则是顶级环绕立体声。
开业当天,门口排起了长队,许多媒体纷纷前来报道。徐静带着摄像团队来到现场,镜头扫过酒吧内部,惊叹于它的变化。
“这就是传说中的‘夜光’?”她对着镜头说,“不仅环境奢华,连空气都仿佛带着节奏感。这里,或许将成为新一代年轻人心中的圣地。”
活动邀请了几位知名dJ和歌手助阵,现场气氛热烈非凡。舞池中央人潮涌动,灯光随着节拍变幻,如同一场流动的盛宴。
然而,在这场盛况之下,暗流仍在涌动。
马亮带来消息,称一名神秘客人在活动期间主动找上陆轩,言语间透露出对酒吧未来发展的浓厚兴趣,甚至暗示愿意投资。
“他是谁?”陆轩问。
“查不到背景,但他说认识渡边健二。”马亮回答。
陆轩眼神微眯,没说话。
他知道,渡边健二是山本一郎的心腹之一,曾多次试图在亚洲市场给樊星阁制造麻烦。如今这个人突然现身,并且提到渡边的名字,绝非偶然。
“让他等着。”陆轩淡淡地说,“我想看看,他到底想干什么。”
与此同时,酒吧的营业额也在不断刷新纪录。升级后的第一周,营收就比之前翻了一倍多。顾客反馈极佳,甚至有不少外地游客专程赶来打卡。
“我们做到了。”杨芳站在吧台后,看着满场欢腾的人群,轻声说道。
“这只是第一步。”陆轩站在她身旁,目光投向远方,“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让‘夜光’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娱乐品牌。”
他的语气坚定,像是在对自己说,也是在对整个樊星阁宣告:
“强者不欺弱,利己亦利人。我们不是为了征服谁,而是为了证明——黑道,也可以有光。”
夜色深沉,霓虹灯下,城市的脉搏依旧跳动。而在某个角落,一双眼睛正盯着这一切,嘴角微微扬起。
“有意思。”那人低声自语,“看来,游戏才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