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老夫人,您可要给侄儿做主啊!”
“老夫人!”
还没进门,何管家就嚎开了,那叫一个声泪俱下。
就连跟在一旁的福顺等人,都叹为观止。
原来何管家还有这样柔弱的一面。
可惜这副姿态若是放在一个年轻女孩身上,确实会让人怜惜。
但是放在一个中年男人的身上......
特别是何管家长得又比较磕碜的时候,就比较辣眼睛了。
“怎么了?这是怎么了?”
何老夫人眯着眼睛,看见被抬着进门的何管家时,顿时吓了一跳。
“这是出什么事了?怎么走的时候还是两条腿,回来就变成四条腿了!”
“你们这是遇到打劫的流民和土匪了?”
不然她实在想不出,在带着四个护卫的情况,为什么还能躺着回来。
“老夫人,侄儿如今是一条腿也没有了!”
想着隐隐作痛的双腿,何管家顿时悲从中来。
这回哭得更伤心,更真情实感了。
“怎会如此啊?你们这是遇上埋伏了?怎么单单就你一个人受伤了呢?”
听见这话,何老夫人才注意到何管家的腿不正常的弯曲着。
“才英啊!不是婶子说你,你这脚都多久没洗了!”
何老夫人突然捂住鼻子,嫌弃的连连后退。
“婶子...我这脚有毛病,不是因为没洗脚......”
何管家清了清嗓子,有些尴尬的说。
他好歹是府里的大管家,已经许多年没有人这样当面揭他的短了。
可是这人是老夫人,他怎么也得忍着。
“什么毛病?我看你就是懒病!”
“你娘在的时候,你多爱干净啊!如今娶了个媳妇,怎么还越来越脏臭了。”
何老夫人坐回到椅子上,一边扇着扇子,一边吐槽道。
当年她刚嫁进何家的时候,还是个受气的小媳妇,才英他娘帮了她多回。
如今他娘走了,她也愿意照看这孩子。
如若不然,他能当上府里的大管家?
毕竟何才英只是何家旁支的孩子,并没有多少产业。
才英他爹又是个败家子,家里的积蓄和铺子,都进了赌坊和花楼了。
家里仅有的那点田地,也被他后娘占去,给了她亲生的孩子了。
可以说,若是没有她照拂着,这孩子还不知道在哪讨生活呢。
所以她一向认为何才英是自己的人,对她是忠心耿耿的。
不过这话就扯远了,看着何管家,老夫人又忍不住道:
“你媳妇也是,怎么也不帮你收拾收拾,哪天我得说说她去!”
何管家:“......”,他媳妇哪里敢管他的事情啊!
他都多久没去她屋里了。
再说了,这府里鲜嫩漂亮的小丫头都玩不过来,他去找一个老白菜梆子干什么?
当下便拒绝道:“柔娘操心着几个孩子的事情呢,这事也怪不了她!”
“就算关心孩子,也不能把你这个丈夫给忘了呀?
你可是一家之主,这太不像话了!”
“侄儿下回记得洗脚便是了!”
他明儿就找老大夫来看看,怎么也要把这脚臭给治好了。
“你就是太惯着她了!”
“呵呵!其实也没有......”
“不必说了,这事我心里已经有数了,下回怎么也得说说她了。”
何老夫人不耐烦的摆了摆手。
她只是老了,又不是老糊涂了!
......
“老夫人,你可要给侄儿做主啊!呜呜呜......”
想起自己被废掉的双腿,以后管家可能也当不成了,何才英便恨得不行。
何家重脸面,是不会让一个双腿残疾的人当管家的。
而且没有双腿,到底不便,怕是也当不好管家了。
“到底是咋回事?老身问了半天,你又不说个明白!”
何老夫人有些不耐烦。
再怎么器重,到底也只是个奴才,怎么还跟她摆起谱来了。
“我这腿...我这腿是被人给害了啊!”
“婶子,我听从您的吩咐,去给这些流民说租地的事情......”
何管家站在自己的视角,添油加醋的把事情说了一遍。
“婶子,这事指定是村里人干的!
咱们几个过去的时候,也没招惹什么土匪。
贼人何苦要跟着我一路,就为了打断一双腿。
毕竟路上下手的机会那么多,咱们也找不出是谁干的。”
“依我看,就是村里人干的,他们不服您的决定,不想给何家交租子,想把田地占为己有!”
“这些村民胆大包天,完全是没把何家,也没把您放在眼里啊!”
“你少在这里挑拨离间,我心里有数呢!”
见何管家字字句句都在挑拨情绪,何老夫人有些不耐烦。
还是那句话,她是老了,不是傻了!
她还看得明白呢。
不过既然敢这么对管家,也确实没有把何家放在眼里。
今日他们敢打断何管家的腿,焉知明日会不会打断何家主子的腿?
这是她最不能容忍的。
宁国公既然把辉山给了何家,那何家便是他们的主子。
敢对主子有怨恨的奴才,要么把他们驯服,要么就直接除掉!
若是什么都不做,那便是养虎为患了。
毕竟他们吃何家的饭、喝何家的水,甚至脚底下都踩着何家的地,难道不该服从于何家吗?
“这些人里,哪家是最跳的?”
何老夫人沉思了一会问道。
她还指望着这些流民给何家种地,顺便承担何家的赋税,自然是不能杀光的。
既然如此,杀鸡儆猴是最好的选择。
既起到威慑的作用,又不会伤筋动骨。
“最跳的? 最跳的,当属姓杜的一个娘们!”
上次去的时候,那娘们就不给他面子,双方人马差点当场就打起来了。
这次更是连集会都没有亲自来参加,只让身边的两个人来了。
这不是看不起他,是什么?
“那娘们手底下还养着几个打手......”
“打手?什么打手能比得上我何家的府丁,我何家还怕她不成?”
何老夫人笑了。
有点实力好啊!
这样打起来才有效果。
若是摁下一个太弱的,也起不到威慑的作用了。
“你吩咐下去,今年的地就不租给她了。
不!以后的地也不租给她了。
还有咱们家的山,她也不许去!
打猎、打柴、甚至挖野菜都不行!”
如今百姓早就断粮了,就指着野菜过活呢。
若是不让挖野菜,看她怎么办!
“这......”
何管家面色为难,怪他刚才没有说清楚。
“怎么了?不行吗?有什么问题?”
老夫人面露疑惑。
何家的地,她想租给谁就租给谁,哪里有不行的道理?
“这姓杜的娘们自己有三十亩地呢,就是上次侄儿跟您说的,辉山一带唯一有主的三十亩地,就是她的。”
“原来是她!”
何老夫人恍然大悟。
作为自家锅里得不到的一块肉,何老夫人一直是耿耿于怀的。
“我说谁这么大的胆子,竟敢在辉山跟何家作对,原来是有自己的田地啊!”
“既是这样,咱们把她的地夺过来便是!”
何老夫人很快就下了决定。
这样的事情,他们以前也不是没做过。
抢占一点地而已,对他们这样的人家来说,并不算什么。
再说了,哪个豪门世家没有抢过平民的地啊!
哪怕不是明抢,乘人之危总是有的。
只要遇上天灾人祸,那些老农是决计保不住自己的地的。
虽说残忍了些,但谁让他们是贱民呢?
那就只能受着了!
“母亲要夺谁的地啊?”
这时门口突然传来一道男声。
原来是何家的家主——何良翰,带着妻儿来请安了!
“翰儿来了!”
“怎么这会来了,今儿不上值?”
听见儿子的声音,老夫人有些高兴,顿时把何管家抛到身后了。
“这事等会再说,母亲还是说说,你们准备夺了谁的地吧?”
何良翰自顾自的带着妻儿在炕边坐下来。
“嗐!还不是辉山那边有个刺头子,不听咱们的话,我和才英准备给她一点教训!”
“刺头子?什么样的刺头子?”
“是......才英,你来说!”
何老夫人说着,指了指躺在地上的何管家。
“才英,怎么几日不见,你便躺着了?”
似乎是才注意到瘫在地上的何管家,何良翰颇有些惊讶的问道。
“良翰哥,我......”,何管家欲哭无泪。
他这么大一个人躺在这里,前一刻还在跟老夫人说话呢。
他就不信,何良翰进屋的时候没有看见他。
只不过视而不见罢了。
这也说明,何良翰对他的意见越来越大了。
“还不快从实招来!”
“是!我前些天去辉山......”
何管家断断续续的把事情说了一遍,这回倒是不怎么敢添油加醋了。
“就这些了?”
“就...就这些了!”
听何管家义愤填膺的说完,何良翰倒是没什么太大反应。
依旧数着手里的佛珠,甚至闭上了眼睛。
见此,何老夫人率先沉不住气了。
“翰儿,这些人简直没把咱们何家放在眼里,若是不给他们一个下马威,以后更要无法无天了!”
“母亲,朝廷既然说了,有主的地是归原主人的,咱们也不好去动它,就算了吧!”
“算了?不行,绝对不行!那岂不是便宜了那起子人?”
“你看看,才英都被打成什么样了?”
“若是就这么轻轻的放下,以后谁还把咱们何家放在眼里?这事我不同意!”
“母亲知道,你脸皮薄,不耐烦管这些事。
不过这事也用不着你操心,都让才英去办就是了!”
“对啊!良翰哥,咱们......”
“够了!!!”
何良翰不耐烦的挥了挥手。
“如今是多事之秋,咱们还是消停些吧!”
“多事之秋?出啥事了?”
听见这话,何老夫人顿时面色紧张的看向儿子。
不是才安定下来吗?
宁国公都已经封赏功臣了吗?
“大哥他病了!今儿没有上早朝,儿媳一会就得回去看看!”
见丈夫看过来,宁氏面色有些沉重的说。
“这...这怎么会?国公爷的身体不是一向硬朗吗?”
何老夫人有些不信,宁国公武将出身,征战沙场一辈子,怎么突然就倒下了?
“行了!我和宁氏先去国公府看看,母亲守好家里便是。
至于辉山那边,过些日子再说。
如今没有工夫理会这些小事!”
何良翰说完,便带着妻儿走了。
只留下面面相觑的老夫人和何管家。
“算了!既然翰儿这么说,那便先放一放吧,后面再找机会收拾她!”
“可......”
“没有可是,你先回去把腿养好才是最要紧的!”
“......是!”
见老夫人已经闭上了眼睛,何管家只好不情不愿的告辞了。
想了想,走之前还是问道:
“婶子,那我这差事......”
别养着养着,管家的差事也丢了。
“先让你家那小子帮帮你,把差事干好就行!”
老夫人挥了挥手,暂时倒没有换下他的意思。
毕竟二管家是宁氏的人,若是才英没了,这家中便要成了那妇人的天下了。
那这家里还有她这个婆婆的立足之地吗?
......
丝毫不知又躲过了一劫的杜若,这会已经高高兴兴的准备出门采蘑菇去了。
虽说按照二十四节气,如今该是寒风凛冽的冬日。
但是如今的气候,早已经不适用过去的那套规律了。
现在天气暖和,温度适宜,山林里的野菜就是会长出来,山里的蘑菇自然也长出来了。
自从来到东北,因为需要留人看着屋子,她们娘俩以及该好久没出门了。
就算活动,也是在房子或者窑洞的周围活动,根本不敢走远。
就怕哪天回来,家被人给偷了。
如今有了姜格他们,倒是不用再担心这个问题了。
她也终于能带着明珠去山里走走了。
长时间憋在家里,总归不是什么好事,还是需要出来走走的。
很快,就在山脚下碰见了去采蘑菇的村民。
他们一个个背着背篓,提着篮子,甚至背篓里还放着布袋子,一看去山上采摘的。
见到杜若母女二人,大家都好奇的看了过来。
也有不想惹麻烦,干脆转过身去的。
毕竟杜家事大户,还养着几个打手,看着并不好惹,就连何管家,都没能占到便宜。
所以杜若已经被村里人归类为不好惹的那一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