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就到了冬至,北方各省的整治工作已完成大半。在北方某省的清淤现场,施工队举行了简单的“阶段性完工仪式”。看着清理干净、拓宽后的河道,省水利厅长感慨道:“从一开始的被动应对,到现在的主动备战,我们终于明白,防汛工作没有‘旁观者’,只有‘参与者’,只要齐心协力,就没有补不上的短板。”
当天下午,陆云收到了应急管理部送来的《北方各省冬季防汛整治阶段性报告》,报告里详细列明了各地的整治进度、工程质量和群众反馈。数据显示,北方各省已清淤河道500多公里,加固坝体28座,更新排水管网1200多公里,群众满意度达98%。
陆云翻看报告时,秘书进来汇报:“陆首长,北方某省的村民给您寄了一封信,还有一张照片。信里说,感谢政府重视水利,现在看到整治后的河道,心里特别踏实;照片上是村民们在清理后的河道旁种的小树,说要和政府一起,守护好家园。”
陆云接过信和照片,照片里,村民们正笑着栽种小树苗,河道旁的泥土里,一排排小树苗整齐排列,充满了生机。信上的字迹朴实无华,却满是真诚:“以前怕下雨,现在盼下雨,因为我们知道,有了扎实的水利设施,再也不怕洪水了……”
看着信和照片,陆云心里满是暖意。他对秘书说:“把这封信和照片,转发给全国各省的水利部门和应急管理部门,让大家知道,我们的努力,不仅是在修水利,更是在守护老百姓的希望。”
秘书点点头,转身出去转发文件。陆云靠在椅背上,想起这大半年的防汛历程——从冬季南部、西南的备战,到夏季17场台风的平稳应对,再到北方洪涝后的反思与整治,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却也凝聚了太多人的坚守与付出。
他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汛后反思补短板,政企同心谋长远。防汛不是一时之功,而是长久之责,唯有始终保持警惕、持续发力,才能筑牢安全防线,让老百姓在每一个汛期,都能安心、放心、舒心。”
此时,北方各省的整治现场,施工队还在冒着严寒忙碌,争取在明年汛期前完成所有工程;南部、西南各省的巡查队,依旧每天坚守岗位,排查水利设施隐患;应急管理部的值班室里,工作人员盯着屏幕上的气象数据,随时关注天气变化——所有人都在为明年的防汛工作默默准备着,只为守护好每一个家园,守护好老百姓对安稳生活的期盼。
陆云看着北方各省冬季整治的阶段性报告,指尖在“部分地区资金缺口较大”那行字上停留许久。他拿起电话,直接拨通财政部负责人的号码,语气明确:“北方水利修复、清淤不能因钱停步,我申请追加一笔专项拨款,优先保障受灾重点区域。”
财政部负责人当即回应:“陆首长,我们已经初步测算过,北方10省至少还需350亿元,只要您的申请获批,我们三天内就能完成资金拨付,绝不耽误整治进度。”
挂了电话,陆云立刻起草专项拨款申请,详细列明资金用途——60%用于河道清淤与坝体修复,25%用于排水系统更新,15%用于施工人员物资保障,每一项都标注得清晰明确,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
申请提交后,上级很快批复同意。财政部按照约定,三天内就将350亿元专项款足额下拨到北方各省的财政账户,还特意同步给陆云发来了资金拨付明细,方便后续监管。
陆云拿着明细单,立刻把秘书叫到办公室,语气严肃:“这笔钱是北方水利修复的‘救命钱’,也是老百姓的‘安心钱’,必须专款专用,绝不能出现截留、挪用的情况。你立刻安排督查组,明天就下去,全程监督资金使用。”
秘书连忙记录:“督查组分成10组,每组负责一个省,重点查资金流向和使用情况,对吗?要不要提前通知当地政府?”
“不用提前通知,搞突击督查。”陆云叮嘱道,“不仅要查财政账户的资金流水,还要去施工点问工人工资有没有按时发、物资采购有没有虚报价格,发现问题立刻上报,绝不姑息。”
第二天一早,10支督查组就低调奔赴北方各省。第一组抵达北方某省后,没有去省政府报到,直接去了受灾最严重的清丰县,先到县财政局调取了专项款的使用流水,又直奔河道清淤现场。
在清淤现场,督查组的同志找到施工队队长,问道:“你们的工程款有没有按时到账?工人工资每月都能结清吗?有没有出现拖欠的情况?”
队长连忙拿出工资发放记录:“工程款每月都按时到,工人工资每月5号准时发,从来没拖欠过,这是工资条,您可以看看。”督查组的同志翻看记录,确认工资发放无误,又查看了施工物资的采购清单,对比了市场价格,没有发现虚报情况。
但在北方另一省的某县,督查组却发现了问题。该县财政部门将5000万元专项款,挪用了2000万元修建县城的文化广场,还伪造了“河道清淤工程进度报告”,试图蒙混过关。
督查组当即固定证据,第一时间把情况上报给陆云。陆云得知后,气得拍了桌子:“之前已经通报过挪用防灾资金的案例,还敢顶风作案!立刻让纪检部门介入,追回挪用的资金,对相关责任人严肃处理!”
纪检部门迅速行动,当天就对该县的财政局长、分管副县长进行了约谈,责令该县在三天内追回挪用的2000万元,全部返还到水利专项款账户。相关责任人也被停职检查,后续将根据调查结果进一步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