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底暗道
乌篷船划至湖心时,沈砚之将船桨往水下猛插,船底突然传来机关转动的咔嗒声。林晚星低头,看见舱板缝隙里透出微光,江墨白掀开木板,露出条嵌在湖底岩层里的石阶,壁上每隔三尺就嵌着盏琉璃灯,灯油里泡着晒干的雪莲花瓣,散着清苦的香气。
\"这暗道是马帮当年运茶用的,\"沈砚之点亮火折子,光照亮石阶上的茶渍,\"盐帮查得紧时,就从这里把私盐混在茶砖里运出去。\"话音未落,万界鼎突然震动,鼎身映出石阶尽头的青铜门,门环是两个交握的茶刀,刀柄刻着与苏茶婆木牌相同的雪莲纹。
走到青铜门前,林晚星刚要伸手推门,混沌天机勺突然指向门楣上的石刻——那看似装饰的云纹里,藏着七个极小的字:\"三沸汤烹雪芽\"。她想起苏茶婆煮茶时的规矩,用玄溟盐米在门前摆出煮茶的火候图谱,青铜门果然缓缓开启,露出庵堂后院的银杏林。
银杏树下的石桌上,摆着套紫砂茶具,壶嘴还凝着水珠。林晚星拿起茶荷,里面的碧螺春芽尖上沾着点朱砂,与沈砚之耳后的痣色如出一辙。江墨白展开河图洛书,书页上的银杏叶图案突然活过来,叶脉化作路线,指向庵堂东侧的藏经阁。
二、辨盐师太
\"施主们是来寻《茶马谣》的谱子?\"一个灰衣师太从银杏树干后转出,手里的茶筅还滴着茶汤。她抬起头时,林晚星看见她左手食指第一节缺了半寸——正是常年用茶刀撬茶砖磨出的痕迹,与沈砚之账册里画的\"断指茶师\"记号完全吻合。
师太引他们进禅房时,案头的天平秤上,左边放着粒盐,右边压着三粒米。\"当年马帮的盐,都要过我这秤,\"她用指尖捻起那粒盐,\"盐帮的硝盐重三分,官府的官盐涩两分,只有雪山融水熬的晶髓盐,才配与碧螺春同煮。\"
沈砚之突然从袖中取出半块马帮令牌,师太看见令牌背面的茶纹,手抖得茶筅掉进茶盏:\"你是......秦账房的儿子?\"她掀开床底的暗格,取出个漆盒,里面装着本线装书,封面上写着《辨盐录》,扉页的题字与秦岳山牢房里的供词笔迹一般无二。
\"二十年前那晚,\"师太抚摸着书页上的茶渍,\"秦账房抱着个女娃冲进庵堂,说盐帮要抢金矿地图,让我把这孩子藏在藏经阁的茶柜里。那女娃颈后有月牙胎记,哭起来像檐角的铜铃,手里还攥着半块雪莲木牌。\"
三、藏经阁的哭声
藏经阁的木门上,挂着把用茶梗编的锁。沈砚之认出那是马帮特有的编法,用三沸的茶汤浇上去,锁果然散开。阁内堆满茶砖,其中一摞砖缝里露出块衣角,林晚星抽出来看,是块绣着月牙的襁褓布,布料与冷霜华幼时穿的襁褓一模一样。
\"姐姐?\"阁角传来怯怯的女声,一个穿灰布僧衣的少女抱着茶罐站起来,颈后的月牙胎记在窗影里若隐若现。她看见林晚星手里的雪莲佩,突然将茶罐摔在地上,碎瓷片里滚出个东西——正是苏茶婆当年塞进小女儿襁褓的雪莲木牌,背面刻着个\"苏\"字。
万界鼎此刻映出惊人的画面:二十年前的听涛庵,师太将两个女娃抱进藏经阁,一个颈后有月牙胎记,一个眉骨有道浅疤。秦账房在外抵挡盐帮,被砍倒时将血抹在茶砖上,写下\"双生女,分两边\"——那茶砖,正是此刻少女脚边的那块。
\"我叫苏念霜,\"少女捡起木牌,指腹抚过背面的字,\"师太说我娘是马帮的人,十年前来看过我,留下这罐'雪顶红'茶,说遇到戴雪莲佩的人,就把茶交给她。\"林晚星打开茶罐,里面的茶叶竟裹着层晶盐,与晶髓盐的光泽完全相同。
四、茶砖里的地图
沈砚之劈开那块带血的茶砖,里面的茶末簌簌落下,露出张用盐水绘制的地图,墨迹遇水显形,正是雪莲谷的金矿全貌。师太突然指着地图角落的标记:\"这是盐帮的密窖,藏着他们走私盐铁的账本,由'三眼盐师'看守。\"
林晚星想起向导提到的驼队木箱,突然明白:\"那些渗血的箱子,装的是被盐帮抓来开矿的马帮后人!\"江墨白将地图与河图洛书对照,发现金矿矿脉竟与茶马古道重合,而听涛庵的地基,恰好建在矿脉最粗的支线上。
此时,庵堂外传来钟声,师太脸色骤变:\"是盐帮的'盐引令'!他们嗅到血腥味了!\"她将《辨盐录》塞进沈砚之怀里,\"账本里记着盐帮勾结官府的证据,找到它,就能为马帮洗冤。\"苏念霜突然抓住林晚星的手,掌心沁出冷汗——她的掌纹里,竟嵌着细小的盐粒,与冷霜华掌心的一模一样。
沈砚之抽出狼头鞘弯刀,刀刃映出藏经阁外涌来的黑影。林晚星望着苏念霜颈后的月牙胎记,突然想起雪莲谷的男孩,混沌天机勺此刻映出最终幻象:苏茶婆当年救下的,是对双胞胎女儿,一个被冷霜华带走,一个留在听涛庵,而那男孩,正是苏茶婆失踪多年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