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绿携新材,旧铺试新味
清明前的雨丝飘在御街的青石板上,洇出一片湿痕。\"晚星紫苏铺\"的檐下挂着串新摘的榆钱,嫩绿的圆片儿沾着水珠,倒比往日的紫苏串多了几分春日气。林晚星正用竹筛晾着白米粉,筛子旁摆着个青瓷碗,碗里是刚剥的春笋丁,嫩得能掐出水。
门帘被风掀起,老陈挑着担子进来,筐里的油纸包还带着露水:\"江南捎来的'2025年新出的冻干荠菜碎'和'速溶豆乳晶'!荠菜碎泡开跟鲜挖的一样,豆乳晶用温水一冲,能结出嫩滑的豆花。\"他放下担子,从怀里掏出个布包,\"还有这'松花粉',货郎说撒在糕上,又香又养人。\"
苏砚拎着个竹篮从后院走来,篮里是刚摘的香椿芽,紫红油亮:\"后院的香椿冒芽了,摘了些,能做'香椿拌豆腐'——嫩豆腐捣成泥,拌香椿碎,淋点香油,清口得很。\"他掀开篮底的布,露出几包\"速食菌菇包\",\"这是新到的鸡油菌包,加笋丁煮'菌菇笋丁汤',鲜得能掉舌头。\"
正说着,周砚扶着张嬷嬷进来,老妇人手里攥着个陶瓮,瓮口塞着棉絮:\"这是我腌的'酱黄瓜条',去年的秋黄瓜,配热粥正好。\"她打开瓮盖,黄瓜条泛着脆绿,\"当年苏先生说,'春吃芽,秋吃果,顺着时令吃,身子才舒坦'。\"
林晚星捏起一撮冻干荠菜碎,忽然笑了:\"有了!用白米粉掺荠菜碎和春笋丁,蒸'荠菜春笋糕';速溶豆乳晶冲开,加松花粉和蜂蜜,做'松花粉豆乳冻';再用香椿芽和嫩豆腐拌在一起,淋上芝麻酱,做'麻香香椿豆腐'。\"
温老者翻着本旧册页点头:\"还得有热汤面!用新到的'速食骨汤包',加菌菇包和酱黄瓜条,煮'菌菇骨汤面',汤浓,面又筋道。\"
正忙得热闹,门口的铜铃突然响了。阿瑶掀帘进来,手里捏着张粉笺:\"星姐!刘管事派人送了信,说今日宫里的娘娘们要到御街'撷芳园'赏花,可能会来咱们铺子歇歇脚。\"
二、花朝逢佳客,方寸藏春味
林晚星手里的竹筛顿了顿。苏砚帮她把筛子放稳:\"就按刚说的做,春日里的吃食,本就该清清爽爽的。\"
张嬷嬷擦了擦案上的水渍:\"当年巷口的'春和糕铺',一到清明就卖荠菜糕,街坊们排队买。你这新糕,定不比当年的差。\"
未时刚过,御街的花担渐渐多了。卖杏花的、卖桃花的,挑着担子在铺前走过,把一路的香气都带了过来。忽然,刘管事陪着几位穿宫装的女子走进来,为首的女子穿月白绣玉兰的宫装,眉眼温婉,正是当今皇后。她身后跟着几位嫔妃,有的穿粉衫,有的着绿裙,倒比御街的花担还鲜艳几分。
\"这铺子倒有几分野趣。\"皇后笑着走到柜台前,目光落在案上的新做吃食,\"本宫听说你添了些春日新味,倒要尝尝。\"
林晚星定了定神,用青瓷盘盛了几样刚做的吃食:
- 荠菜春笋糕:白米粉掺荠菜碎和春笋丁,蒸得软糯,糕体里嵌着嫩绿的碎丁,咬一口全是春味。
- 松花粉豆乳冻:豆乳冻透亮如脂,表面撒着金黄的松花粉,甜中带点草木香,不腻口。
- 麻香香椿豆腐:嫩豆腐捣成泥,拌香椿碎,淋着芝麻酱,香椿的鲜混着芝麻的香,清口又下饭。
- 菌菇笋丁汤:汤色清亮,飘着鸡油菌和春笋丁,菌香混着笋鲜,喝着暖胃。
- 酱黄瓜配白粥:白粥熬得稠稠的,配一碟酱黄瓜条,黄瓜脆嫩,粥香绵长。
皇后拿起银匙,先舀了勺松花粉豆乳冻。匙子刚碰到冻体,她眼里闪过丝惊讶:\"这豆乳冻倒比御膳房的杏仁冻清爽,松花粉的香也不冲。\"她又夹了块荠菜春笋糕,\"这糕里的春笋丁嫩得很,荠菜的味也正,像极了小时候在宫外吃的农家糕。\"
旁边穿粉衫的贤妃笑着说:\"娘娘,这麻香香椿豆腐也妙,豆腐嫩得能化在嘴里,香椿的味又不涩。\"
皇后点点头,又舀了勺菌菇笋丁汤:\"这汤里的菌菇鲜得很,笋丁脆嫩,是用心挑的料。\"她看向林晚星,\"你这铺子的吃食,总带着股子实在的暖味,不像御膳房的,精致得少了点烟火气。\"
林晚星低着头笑:\"都是按时令采的料,想着客人吃着顺口。\"
皇后拿起案上的旧册页,翻到夹着书签的一页,上面画着株香椿芽,旁注\"春食香椿,益气生津\"。她指尖抚过字迹:\"这册页倒像苏先生当年的笔迹,他总说,'吃食不用花哨,合着时令,透着心意,就是好味'。\"
三、意外生波折,反转见真意
正说着,门口突然传来争执声。一个穿宝蓝锦缎的嬷嬷闯进来,身后跟着个小丫鬟,丫鬟手里捧着个摔碎的瓷碗,碗里的糕屑撒了一地:\"你们这铺子的糕子有毒!我家主子吃了这荠菜春笋糕,心口发闷!\"
林晚星心里一紧,刚要开口,那嬷嬷身后的小丫鬟突然红了眼眶:\"李嬷嬷,不是的......主子是早上吃了'馥香楼'的桂花糖糕,那糕太甜腻,才心口闷的......\"
李嬷嬷却不依:\"你个小蹄子懂什么!定是这野铺子的荠菜不新鲜,吃坏了主子!\"她说着就要去掀案上的蒸笼,却被皇后身边的侍卫拦住。
皇后放下银匙,看着李嬷嬷问:\"你家主子吃的糕,还有剩的吗?\"
李嬷嬷愣了愣,从袖中掏出个油纸包,里面是块没吃完的荠菜春笋糕。皇后让刘管事递过来,用银簪挑了点,又闻了闻:\"这糕用的是新磨的粉,荠菜和春笋都是鲜的,没坏。倒是你袖里的香袋,装的是麝香吧?\"
李嬷嬷脸色一白,袖中的香袋\"当啷\"掉在地上。香袋里的麝香末撒了出来,温老者凑过去闻了闻:\"这麝香性子烈,女子闻多了,是会心口发闷的。\"
小丫鬟急得直跺脚:\"李嬷嬷!我说了别带这香袋,你偏要!还想赖人家铺子......\"
李嬷嬷扑通一声跪下:\"娘娘饶命!是奴婢糊涂......馥香楼的掌柜给了奴婢十两银子,让奴婢来闹一场,好让他家的糕子进后宫......\"
皇后的脸色沉了沉,却没发作,只看着李嬷嬷说:\"宫里的吃食,最讲个干净放心。你这般捣鬼,倒是把主子的安危抛在脑后了。\"她又看向林晚星,\"你这铺子的点心,明日送些去长春宫,本宫让宫里的姐妹们也尝尝这春日的味道。\"
四、御街春味浓,烟火续新篇
第二日,林晚星带着新做的点心进宫。皇后握着她的手笑:\"你这丫头,做的点心比御膳房的多了几分地气,本宫倒爱这口实在的。\"还赏了对玉质的春燕簪,说\"插在鬓边,倒合这春日的景\"。
\"馥香楼\"的掌柜听说了皇后驾临的事,吓得关了铺子,据说连夜回了苏州。
御街的铺子里,林晚星正教伙计做\"荠菜春笋糕\"。苏砚在一旁捣着香椿芽,沈慕言帮着晾松花粉,老陈挑着担子送来新到的冻干荠菜碎,周砚则拿着画笔,把这热闹的景象画下来——画里的铺子飘着炊烟,檐下的榆钱串沾着水珠,皇后坐在靠窗的桌前,手里拿着块荠菜春笋糕,眉眼温和,像个寻常的春日游人。
林晚星翻开那本旧册页,新添的一页写着\"御街春味暖,时令最知心\",旁边画着株嫩香椿,芽尖的紫红,和苏砚篮里的一模一样。她抬头时,见苏砚正把新做的\"松花粉豆乳冻\"装进盒子,阳光透过窗棂,在他的发梢落了层金粉。
门口的铜铃又响了,张嬷嬷扶着温老者走进来,手里拿着个竹篮:\"我做了榆钱窝窝,给伙计们当点心。\"老妇人的帕子上绣着新的榆钱纹,针脚虽慢,却绣得仔细。
雨停了,御街的青石板上泛着水光,映着檐下的榆钱串,嫩得发亮。荠菜的香混着豆乳的味飘出去,引得路人频频回头。林晚星知道,这满街的烟火里,藏着的不仅是吃食的香,更是日子的暖——就像这碗菌菇笋丁汤,盛着春日的鲜,也盛着寻常日子的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