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紫禁城已经透着刺骨的寒意,永寿宫的地龙却烧得暖烘烘的。甄嬛扶着高高隆起的腹部,由槿汐搀扶着在殿内缓缓踱步。产期就在这几日了,御医说多走动有助于生产。
“娘娘仔细脚下。”槿汐小心翼翼地扶着甄嬛,目光不时警惕地扫过四周。自从那日对食风波后,她变得更加谨慎,生怕再给主子惹来麻烦。
甄嬛拍拍她的手,唇角带着温和的笑意:“不必如此紧张。这永寿宫如今被皇上守得铁桶一般,连只苍蝇都飞不进来。”
话音未落,外头忽然传来一阵猫叫声,凄厉异常。甄嬛下意识地蹙眉,她素来不喜猫狗这些牲畜。
浣碧忙道:“许是哪个宫里跑出来的野猫,奴婢这就去赶走。”
就在这时,殿门忽然被撞开,一道黑影闪电般窜了进来!那是一只通体乌黑的猫,双眼泛着诡异的绿光,直扑甄嬛而来!
“娘娘小心!”槿汐惊呼一声,下意识地挡在甄嬛身前。
那黑猫却灵活地一扭,绕过槿汐,直直扑向甄嬛的腹部!甄嬛吓得连连后退,脚下一滑,重重摔倒在地。
剧痛瞬间从腹部蔓延开来,甄嬛只觉得下身一阵湿热,鲜血已经染红了裙裾。
“传太医!快传太医!”槿汐的声音带着哭腔,她紧紧抱住甄嬛,朝外头嘶喊着。
永寿宫顿时乱作一团。宫人们惊慌失措地跑进跑出,太医和接生嬷嬷很快被请来。甄嬛被抬上床榻,额上沁出豆大的汗珠,脸色苍白如纸。
“娘娘坚持住,胎位有些不正...”太医把着脉,眉头紧锁。
剧痛一阵阵袭来,甄嬛死死抓住床单,指甲深深陷入掌心。恍惚间,她仿佛看见一个身影在殿外一闪而过——那是叶澜依!
“是...是她...”甄嬛咬着牙,从齿缝间挤出几个字。
槿汐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却只看见慌乱的人群。她握紧甄嬛的手:“娘娘省些力气,现在最要紧的是平安生下皇子。”
产房内的血腥气越来越重,甄嬛的呻吟声渐渐微弱。接生嬷嬷急得满头大汗:“娘娘,用力啊!再不用力,皇子怕是要憋坏了!”
甄嬛只觉得浑身力气正在一点点流失,眼前阵阵发黑。就在她几乎要放弃时,忽然听见外头传来雍正焦急的声音:“嬛儿!朕在这里陪着你!”
这一声呼唤仿佛给了她力量。甄嬛深吸一口气,用尽全身力气——
“哇——”一声响亮的啼哭划破了永寿宫的紧张气氛。
“是个皇子!”接生嬷嬷喜极而泣。
然而甄嬛的腹痛并未停止,反而更加剧烈。太医脸色大变:“还有一个!是双生子!”
这个消息让所有人都惊呆了。甄嬛强撑着最后一丝意识,在又一阵撕心裂肺的剧痛后,终于听到了第二声啼哭。
“是个公主!龙凤胎!恭喜娘娘!”接生嬷嬷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喜悦。
甄嬛虚弱地笑了笑,终于支撑不住,昏死过去。
当她再次醒来时,已经是次日清晨。永寿宫内弥漫着淡淡的药香,雍正正坐在床前,紧紧握着她的手。
“爱妃醒了?”雍正眼中满是血丝,显然一夜未眠,“你可把朕吓坏了。”
甄嬛虚弱地开口:“孩子...”
“孩子很好。”雍正柔声道,“朕已经为他们取了名字。皇子叫弘曕,公主叫灵犀。”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喜悦,“朕已经下旨,晋你为熹贵妃,待弘曕满月之日同行册封礼。等你出了月子,协理六宫之权就交给你。”
甄嬛心中一震,贵妃之位,协理六宫之权...这是她从未想过的荣宠。
“臣妾...何德何能...”她声音哽咽。
雍正轻轻擦去她眼角的泪水:“这是你应得的。你为朕生下龙凤胎,是大清功臣。”
消息很快传遍六宫。熹妃诞下龙凤胎,晋封熹贵妃,赐协理六宫之权——这一连串的消息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
承乾宫内,苏棠正在教弘历写字。听到景泰的禀报,她执笔的手微微一顿,墨迹在宣纸上晕开一团。
“龙凤胎?”她放下笔,语气平静得像在谈论天气,“熹妃真是好福气。”
景泰低声道:“皇上高兴得很,已经下旨晋封贵妃了。还说等出月后,要赐协理六宫之权...”
苏棠浅浅一笑:“这是应该的。熹妃为皇上诞下龙凤胎,是大功一件。”
待景泰退下,安陵容匆匆赶来:“姐姐可听说了?熹妃她...”
“本宫知道了。”苏棠打断她,“这是喜事,咱们该为熹妃高兴才是。”
安陵容急道:“可是协理六宫之权...姐姐好不容易才从皇后手中分得这份权力,如今却要...”
苏棠执起茶壶,为安陵容斟了一杯茶:“权力这东西,从来就不是谁独占的。熹贵妃要协理六宫,本宫让给她便是。”
安陵容不解:“姐姐就这样拱手相让?”
苏棠但笑不语。有些事,争不如不争。况且...她目光落在窗外,甄嬛这一跤摔得蹊跷,那只黑猫出现得更是诡异。这后宫之中,怕是有人比她们更坐不住。
与此同时,景仁宫内,皇后正对着一盆开败的菊花出神。绘春轻手轻脚地走进来,低声禀报了永寿宫的消息。
“贵妃...”皇后喃喃道,唇角泛起一丝冷笑,“她倒是好手段。”
绘春忧心道:“娘娘,如今熹贵妃有了协理六宫之权,只怕...”
“怕什么?”皇后冷冷打断她,“这后宫之主还是本宫。她再得宠,也不过是个贵妃。”
她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永寿宫的方向:“倒是那只猫...查清楚是谁放的吗?”
绘春摇头:“奴婢查过了,是驯马女叶澜依养的猫。她说是不小心让猫跑了出来,已经自请罚跪在奉先殿了。”
皇后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叶澜依...倒是本宫小瞧了她。”
永寿宫内,甄嬛正由浣碧喂着参汤。虽然产后虚弱,但她的眼神却格外明亮。
“叶澜依还在奉先殿跪着?”她轻声问道。
槿汐点头:“已经跪了一整夜了。皇上说等娘娘身子好些再发落。”
甄嬛冷笑:“发落?不必了。她既然喜欢跪,就让她跪着吧。”
浣碧不解:“娘娘,她害得您早产,险些...为何不严惩?”
甄嬛抚摸着身旁两个襁褓中的婴儿,目光深沉:“严惩一个叶澜依容易,但她背后的指使者却未必会现身。本宫倒要看看,接下来还会有谁跳出来。”
正说着,外头传来通报:“端妃娘娘到——”
端妃带着一份厚礼前来探望。她看着两个粉雕玉琢的婴儿,眼中流露出真心的喜悦:“恭喜妹妹了。这龙凤胎是大吉之兆,妹妹好福气。”
甄嬛浅笑:“姐姐过奖了。妹妹能平安生产,多亏姐姐平日照拂。”
端妃执起她的手,意味深长地道:“如今你已是贵妃,又得协理六宫之权,往后更要谨慎。这后宫之中,不知多少双眼睛在盯着你呢。”
甄嬛会意:“妹妹明白。”
送走端妃,甄嬛独自望着两个熟睡的婴儿,心中百感交集。这一双儿女的到来,让她在后宫的地位更加稳固,但也让她成为了众矢之的。
“娘娘,”槿悄无声息地走进来,“苏培盛派人送来消息,说皇上已经命人详查黑猫一事了。”
甄嬛点头:“告诉苏公公,本宫心里有数,让他不必太过追究。”
槿汐不解:“娘娘这是...”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甄嬛轻声道,“本宫如今风头太盛,若是再紧追不放,只怕会适得其反。”
她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目光悠远。这一局,她赢了。但接下来的路,只怕会更加难走。
夜色渐深,永寿宫的烛火却依然亮着。甄嬛轻轻拍着哭闹的灵犀,哼着不知名的小调。弘曕在另一边的摇篮里睡得正香,两个孩子的呼吸声此起彼伏,让这冰冷的深宫有了一丝暖意。
“娘娘,该歇息了。”浣碧轻声道。
甄嬛摇摇头:“本宫再坐一会儿。”
她望着跳动的烛火,心中思绪万千。从甘露寺回宫时的忐忑,到如今的贵妃之位,这一路走来,步步惊心。而这一切,都只是开始。
窗外的风呼啸而过,带着初冬的寒意。而甄嬛的心中,却燃着一团永不熄灭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