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人群开始骚动起来,渐渐的打破了深情的氛围,影响了大家听歌的心情,不过还好,此时那月的歌声也到了尾声。
最后节目的结尾以那月被众多粉丝围堵在弘大,最后在经纪人和导演组的保护下,艰难的冲出包围,坐上了回公司的汽车。
万幸,当日没有发生什么踩踏事件,不然的话,好事也要变坏。不过在这之后,公司对于那月的每次单独演出,都会有详细评估,以免再次造成这次的情况。
回到公司后,结束了各自行程的姐姐们,也对那月表示了关心,同时也详细询问了当时的情况。最后还起哄让那月表演差点儿引起‘动乱’的歌曲。
最后,那月只能在练习室里抱着吉他给姐姐们开了一个专属的演奏会。
不过,事件没有那么容易过去,很快就有好事者,把后面众人推搡的情况拍摄后发到网络上,并配文,韶女时代成员故意在弘大制造动乱,然后一走了之,妄图引起大众对那月的声讨。
不过,那月的歌迷反应的也很迅速,几乎在煽动视频刚刚出现的时候,就有人把那月在弘大唱歌的视频发出,并且详细的解释了当时的情况。
也说明了,后面是司马公司和节目组的人员一起帮忙疏散人群,才避免了发生恶性踩踏事件,而那月之所以先行离开,也是为了避免吸引更多的歌迷。
唱歌视频一发出,后面就有很多当时在场的人跟帖帮忙解释情况,而想引起骚动的人,自然也不会轻易的被按下,于是两拨人马在网络上激情对麦。
‘弘大动乱事件’也随着参与的人数增多而愈演愈烈,越传越广,很是掀起了一阵网络上的腥风血雨,最后上了各大娱乐版块的头版头条,让那些不太关注网络的人,也注意到了这件事。
然后越来越多的人去浏览相关的帖子,一时间那月的名气直线上升,本来在组合里属于人气中等偏上的,现在直升上位圈。
而高人气随之而来的就是高探索欲望,于是慢慢地开始有人对那月进行‘扒皮’,那月也是越扒越有,最后寒国人民得出结论,“除了不是寒国人之外,NANA(娜娜)xi,没有任何缺点。”
毕竟一个人从言行举止,到为人处世,就连家长们最关心的学习方面,那月都是顶尖的存在,这样的人怎能让人不爱。
她整儿个人好像完全是生活在阳光下的,没有任何可以黑的地方,哪怕有也全部都是些似是而非的,没有实质性证据的虚假指控,或者是主观判断,什么长得丑,腿短之类的。
这样的说法那月只是一看了之,并不会对她造成什么伤害,甚至都不能影响她的心情。
而之所以会这样,这其中当然也有那月出道时间短,活动参加的少的原因。
更是因为之前那月人气一般,毕竟红的人才会有人费尽心思的去挖掘黑料,制造黑料,而不红的人,根本就不配让人浪费笔墨,是的,你没看错,这就是娱乐圈的规则玩儿法。
那月唯一让人诟病的是,身为韶女时代的成员,却给对家女团写歌,还写了首大爆曲,这对本公司和组合来说也算是‘吃里爬外’了。
所以有人利用这一点开始疯狂攻击她,然后又上升到了可笑的国籍论。不过,这也从侧面印证了那月那让人嫉妒的才华。
而说到才华,就不得不提那差不多和韶时同时期出道的男子团体里,也有一位让人嫉妒才华的人。
这位刚刚给团队创作的歌曲,在音乐网站上连续七周排名第一,大街小巷的‘谎言’更是让他声名鹊起,是被人津津乐道的天才制作人。
这位的名气,流量,粉丝体量都不是现在的那月甚至是韶女时代能媲美的,所以话题慢慢被对方吸走,轰动一时的‘弘大动乱事件’这才慢慢平息。
这次事情最后总结下来,对那月是好处多于坏处的。
因为事情的发酵,很多人都去看了关于那月唱歌的视频,这些人大部分都被那月的歌声吸引住了,这部分的人可能不是什么死忠粉丝,会为偶像痴,为偶像狂,为偶像哐哐撞大墙。
但是这其中的绝大部分人,以后一定愿意去听那月的新歌,毕竟那月唱歌好听这个印象已经初步形成了,有了这样的印象之后,等那月发新歌的时候,这些人就是试听的基础盘。
而对韶女时代这个组合也是有一定的正向加成的,毕竟提起那月的时候,就会想到她是韶女时代的成员,因此这次事情,对组合的发展也是一个促进,没看最近少女们的综艺都又多了不少嘛!
不过此次事件也让那月明显的感受到了网络的威力,虽然现在还不是很明显,但是那月敏锐的商业嗅觉还是让她发现了网络的巨大潜力,她觉得未来娱乐行业和网络一定会有更深入的绑定。
想到这次事件在网络上的一些动态,一些影响,又想到了最近的新闻上的一些内容,那月觉得自己似乎应该做点儿什么了。
韶女时代的第二次团综,随着队长泰颜姐姐的录制结束,终于迎来了开播,因为最近那月一直是话题榜上的人物,再加上整个事件的起始就是因为这次录制,所以很多观众都十分期待节目的播出。
千呼万唤,终于等到了以那月为主人公的一集,这已经是整个综艺的倒数第二集了,观众的期待已经被拉到最高。
这阵子网络上更是留言不断,可以预见节目播出后无论好坏,一定会被大众讨论一阵子。
身为艺人这样的讨论正是她们需要的,所以公司对此也早早的做了相应的计划安排和流量引导。
和导演们预料中的一样,那月的《可爱颂》一出,瞬间就引起了大众的化学反应,最直观的反馈就体现在寒国年轻人的聚会中。